5月中旬以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省气象台在发布消息时,频频提到干热风。干热风是什么?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5月19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频频被提到的“干热风”
5月11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通过官方途径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预警中提到,目前,山西南部主产区冬小麦大部处于灌浆期,中部和南部长治地区大部处于抽穗扬花期。未来10天以晴热天气为主,麦区无降水,预计5月14日、18日-19日,中南部部分地区有冬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5月14日,主产区运城北部、临汾南部和晋城中南部,以及晋中和临汾山区局部有轻到中度干热风发生风险;5月18日,主产区运城北部、临汾北部和南部、晋城局部有轻到中度干热风发生风险;5月19日,晋城中部等局部有轻到中度干热风发生风险。
5月16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再次发布消息,要求多措并举做好干热风天气防范应对。5月19日10时47分,山西省气象台解除高温橙色预警,解除区域:运城大部、临汾盆地、吕梁南部、忻州西部局部地区。同时,预计未来24小时内,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地的局部地区最高气温仍在35℃以上。临汾、运城和晋城等地的小麦产区仍将出现中等以上的干热风。
什么是“干热风”灾害?
干热风又称“火风”“热风”“干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出现在黄淮海平原、晋南、关中盆地以及新疆一带,影响面积大,出现频次高。此外,华北、西北和黄淮地区春末夏初期间也可能出现。干热风常在春末夏初少雨、高温天气时发生,这个时候也是我国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的关键时刻。如果此时温度急剧升高,湿度快速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便容易导致麦田蒸腾过快,小麦根系缺水灌浆不足,小麦出现大面积秕粒歉收,甚至死亡。
小麦受害后一般可减产5%-10%,个别严重的可达20%以上。当日照强烈,地面增温迅速,形成气温高达30℃,最小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30%,风速达到每秒3-4米会出现干热风天气。发生干热风后,小麦体内的水分消耗很快,从而破坏叶绿素等色素,阻碍光合作用进行,从而使植株很快由下往上青干。在小麦灌浆时期,如遇到干热风,对麦穗灌浆不利,会导致小麦提前“枯熟”、麦粒干瘪,粒重下降,导致小麦严重减产。我国的华北、西北和黄淮地区春末夏初期间都有出现,一般分为高温低湿和雨后热枯两种类型,均以高温危害为主。
我省“一喷三防”促增产
在我省河津僧楼镇的农田里,小麦已经进入灌浆期。由于连日来当地白天温度超过了30℃,空气干燥,麦田水分蒸发严重,小麦遭遇干热风的概率较大。从5月5日开始,我省禹门口灌区已启动小麦灌浆浇水工作,五台机组开足马力,帮助农户抢浇灌浆水。
当前,我省小麦处于灌浆期,干热风将对小麦灌浆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发小麦早衰。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各地要牢固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的理念,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按照“夏粮一天不到手、工作一天不放松”的原则,毫不放松抓好干热风防范应对工作。要求以乡镇为单位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方式推动人员、器械、物资、资金落实到位。有关人员要积极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立即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落实好防范技术措施,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各相关县(市、区)要迅速将作业任务落实到主体,并督促做好无人机检修、备足叶面肥等物资。
各地要结合实际,分类施策开展防范。对于5月9日前实施过“一喷三防”作业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通过灌水的方式降低麦田近地表气温,提高田间湿度,改善田间的小气候条件;没有灌溉条件的,鼓励通过无人机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保水能力,补充叶面营养,提高叶面光合强度,有效改善小麦生理机能,促进灌浆。对于尚未开展“一喷三防”作业的地块,要立即组织开展喷施作业,最大限度减轻干热风的影响。
密切配合,全力做好保障工作。要协调水利部门,检修灌溉设施,做好水量调度,保证灌溉尤其是喷滴用水。与气象部门加强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科学测算所需救灾资金,积极争取本级财政支持,必要时向省市财政部门申请,并按救灾工作要求同步开展喷施作业,先喷施防灾、后补助资金。
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强化信息上报,及时准确做好干热风发生情况、防范工作情况总结,确保上报数据真实可靠。一旦发生干热风灾害,要配合保险机构做好现场勘验、理赔等工作,全力减轻农民因灾损失。
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