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上下游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挥毫泼墨 太原抒写“土特产”文章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脱贫群众增收稳定、农村改革步伐稳定,产业融合强力推进、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治理有序推进,省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实效……近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立足特色打造乡村发展新优势
  提起呆萌可爱的羊驼,人们很难将它与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联系起来。在阳曲县杨兴乡坪里村,这种原产于南美洲的动物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坪里村的七峰山羊驼基地便成了坪里村及周边村民致富的大平台,依托各级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的注入,让村民劳有所获,腰包更鼓,带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提质。
  推动清徐县建设醋专业镇,做强食醋全产业链;加快小店、清徐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打造杨房村“六新”现代设施农业样板区、西怀远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徐沟蔬菜产业强镇;晋源区、小店区做强花卉“美丽经济”,花卉产业面积3600余亩,今年一季度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阳曲县七峰山羊驼、娄烦孔雀小镇、古交和谐源林麝等特色养殖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太原市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深入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29家,其中,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9家,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太原市强化龙头企业带动,精准强链、延链、补链,形成集聚优势。紧紧围绕“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因地制宜把特色资源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不断壮大酿品、乳品、肉制品、主食糕品、预制菜品、果品等6个特优产业集群,一季度集群产值38.1亿元。开展“公用品牌全国行”“百万乡品进省城”等系列活动,搭建农超、农企、农旅产销对接平台,叫响清德铺红薯、丰滋红枣、晋祠大米等“太原本土”产品,“清徐葡萄”远销京、津、粤、湘,“娄烦土豆”出口东南亚,“阳曲小米”走进外交部,让特优农产品走出去、叫得响、卖得好,带动特优产业提档升级。
  规划先行再塑乡村建设新风貌
  柏板村位于尖草坪区,近年来,申报了市级示范标杆型美丽宜居示范村。其间,对村内街巷道路重新铺设,并同步启动雨污分流、弱电管网入地及路灯亮化、立面整治、小游园、绿化等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完成后,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出行环境将明显改善。窑庄村是杏花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廊道沿线村,该村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拆违治乱、户厕改造、上下水管网更换等工程,街巷硬化基本实现全村覆盖,幼儿园、养老院、公共厕所、小游园、文化活动广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太原市以“百村示范、双百提升、全面整治”为抓手,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坚持“先规划、后建设”,94%的行政村已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2024年将实现应编尽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体系全覆盖,无害化处理达100%;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8.8%,小店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实现全域治理;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3%以上,垃圾、污水、厕所治理率稳居全省首位。农村清洁取暖实现全覆盖。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走在全省前列,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覆盖率分别达到96.15%、98.25%。数字赋能乡村建设,重点乡镇5G网络全覆盖,阳曲县、娄烦县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着眼农文旅融合,围绕“田园乡韵醉美太原”主题,培育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6个、省级美丽休闲乡村15个,推出5条乡村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构建“一小时车程”乡村休闲旅游圈,“农中有旅、以旅促农”的产业格局初具规模。
  “七大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1月,太原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太原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就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七大工程”是《实施方案》提出的七项重点任务,具体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基础设施提档工程、公共服务完善工程、乡村产业延链工程、集体经济壮大工程、治理效能提升工程、群众精气神提振工程。其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档、公共服务完善工程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让村庄环境更加舒适,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农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乡村产业延链、集体经济壮大工程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让村庄强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治理效能提升、群众精气神提振工程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打造文明、和谐、善治的乡村美景。“七大工程”坚持统筹部署、协同推进,聚焦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对“千万工程”系统思维的深刻把握和灵活运用。
  具体的方法路径是:以“百村示范、双百提升、全面整治”为抓手,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发展基础、人口规模、产业水平等,根据村庄当前急需和今后规划建设的重点内容,分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环境整治村三类,梯次推进。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领,成立七个工作专班,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等牵头部门统筹协调,指导各县(市、区)组织实施。
  精品示范村以巩固完善、创建精品、示范引领为重点,率先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产业支撑有力、生活富裕富足的和美乡村;提档升级村以补短板、提标准为重点,持续提升农村环境舒适度、生产生活便利度和农民群众满意度;环境整治村以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实现干净、整洁、有序。目前,全市和美乡村建设已全面启动,今年,全市计划建成22个精品示范村、88个提档升级村;到2027年,全市将建成10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200个以上提档升级村,全面完成“百村示范、双百提升”目标。

  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实习生 要芮芸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23期

  • 第2024-05-22期

  • 第2024-05-21期

  • 第2024-05-20期

  • 第2024-05-17期

  • 第2024-05-16期

  • 第2024-05-15期

  • 第2024-05-14期

  • 第2024-05-13期

  • 第2024-05-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