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背着红薯去县城、市里卖,不仅路远,价格还低,自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通车后,红薯在地头就卖光了,价格还比之前翻了几番,我们村人均收入从三四年前的七八千元涨到1.7万元。”
“‘老楼’变成‘电梯房’后,5年没下过楼的老伴(因病致残),也能坐着轮椅下楼去转一转了,高兴!”
“因工伤没有了劳动能力,企业停产后断缴了我的各项社保,也拿不到伤残津贴。阳泉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帮我解决了难题,不仅为我申请了3万元的司法救助金,还多次到人社局、社保经办等机构督促,我最终拿到了每月2730元的伤残津贴。”
……
提及阳泉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为民办的一件又一件实事,阳泉市的市民们、平定县半沟村的村民们、骑行爱好者们、3000余条农村四好公路沿线村庄村支部书记们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直夸各个党组织带给他们的幸福感越来越浓,这也成为基层党组织为民办实事最好的印证。
追本溯源,是因为阳泉市直机关工委始终将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扛于肩,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能定位,明确“11324”党建工作思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建和创”品牌为抓手,用“1+N”辐射引领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培育“党建品牌”,带动党建和业务融合共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为中国式现代化阳泉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清廉之风”护航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清廉机关建设是全面建设清廉山西的基本单元,具有纲举目张的引领效应,是政风、行风、民风的“风向标”。阳泉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党委以开展“五大行动”铸造“阳泉交通一路清风”廉洁文化品牌,护航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阳泉段287公里主线率先在全省实现贯通,同步建成支线、连接线213公里,沿途串联起5片旅游富集区、40多个旅游景区景点,交通运输服务业营收增幅全省第一,源头科技治超新模式唱响全国,成功创建全国绿色出行城市,太旧高速改扩建工程落地阳泉,整体工作稳固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第一方阵。
5月中旬,山西晚报记者驾车行驶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路面以红、黄、蓝三色喷涂标线,如一条蜿蜒的彩带,盘桓在太行深处。车窗外深邃的峡谷直跃入眼,一片片苍翠秀美的林木接连闪过,其间掩映着土墙黛瓦的古朴村落。
沿途的村落,不乏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的,漫步其中,古老的青石路、古树、古寺庙、古戏台等映入眼帘,独具特色的门楼、雕花的窗棂等,都在讲述着这一座座古村落的历史和繁华。村民们说,以前环山抱水的村落,与外界的联系一度只有一条土路,车辆过处,尘土飞扬,经济自然是滞后的。自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和农村四好公路一点点修通后,大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半沟村是阳泉市有名的“红薯村”,因村里的沟坡地属红沙质土壤,肥沃疏松,非常适合红薯生长,因此,半沟村种植红薯的历史有60多年。“过去不敢多种红薯,唯一的销路就是肩扛手提去县城、市里卖红薯,路途远不说,沿街叫卖,而且还卖不上价。”56岁的康海春说,旅游公路开通后,红薯在地头就能卖掉,而且每斤的销售价格从之前的五六毛到现在的3元多,每亩地的收入都在万余元。
如今,半沟村不仅成立了合作社,还有了红薯种植基地,加上从2016年开始举办的多届“半沟红薯文化节”,村民的人均收入也从之前的七八千元涨到1.7万元。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骑行爱好者尹先生,他说自己早上6时出发,会一直骑行到下午2时,除了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骑行外,还会骑行到修好的四好农村路,在村里逛一逛也是别有一番风味。行走在一条条连接十里八乡的四好农村公路上,记者感受到了村民们走出了一条条“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阳泉市连庄村支部书记杨志胜说,随着四好农村路的修建,大大解决了村民出行的难题。“以往村民出行每天只有两趟班车,现在7路公交车延线,村民出行更加方便了。”杨志胜说。
对此,阳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连海表示,通过创建清廉机关,阳泉市交通运输局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干部面貌更加昂扬向上、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有序、作风效能更加廉洁高效、干事创业氛围更加务实浓厚,基本形成“以实为首、以和为本、以干为乐、以廉为荣、以绩为准”的良好风尚,也真正将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儿上。
党建融合业务 厚植为民服务情怀
阳泉市人民检察院于2023年初获评山西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一年共帮助685名农民工讨回850余万元欠薪,帮助93名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37万元。所办理《山西某建筑公司与阳泉某房地产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民事检察和解案》,为企业挽回2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所办理的《冯某玉诉阳泉某社保经办机构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争议化解案》,为重度工伤职工争取到其应享受的工伤待遇。办理清缴欠税公益诉讼案件13件,依法催缴欠税共计1.46亿元。
细数一件件为民所办的实事,阳泉市人民检察院机关党委副书记王晋升说,这些都得益于阳泉市人民检察院的9个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以第七党支部为例,他们创新运用“检察和解+”工作模式,多措并举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如运用“检察和解+公开听证”,推动当事人从“对立”走向“对话”。运用“检察和解+司法救助”,暖民心纾民困,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申请司法救助金。通过“检察和解+执行和解”,建立检察和解与法院审判调解、执行和解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法检两院步调一致,确保和解协议履行到位。通过“检察和解+外部协作”,系统推动社会问题的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近年来,阳泉市直机关工委引领所属101个党组织不断创新,将党建与业务融合,更好地为民办实事。
因工作特殊性,审计人员“出门办公”是常态。党员常年分散各处,如何将党员力量拧成一股绳?阳泉市审计局党总支构建了“支部+项目”党建模式,把党组织建在审计组,做到审计项目开展到哪,党旗就插到哪里,党建工作就拓展到哪里,充分发挥审计一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服务中心、保障民生、支持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积极出力,干出实效,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阳泉市审计局2023年度完成各类审计项目9类55项,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25.57亿元,审计促进增收节支、资金拨付到位3.35亿元,移送事项32件。审计信息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刊发26篇,审计报告、专报受到书记、市长批示2篇,纳入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问题96个。
聚民意惠民生 各级党组织不断增强凝聚力
聚集民生重点、群众关切的问题,阳泉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根据市直机关工委制定的《关于加强党建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工作职能,培育党建品牌、回应群众期盼,将其转化为惠民生促发展的强大动力。
阳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机关党委坚持“四下基层”,将方针政策送到群众身边,将调查研究从“脚力”化为“能力”,将倾听群众呼声和现场办公化为为民服务的常态。2023年,不断推进社区物业管理能力提升,目前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进驻率达到86.78%。全市既有住宅自愿加装电梯项目实施进度进一步加大,年初计划实施的13部自愿加装电梯已全部竣工,同时被列入改造计划的49个老旧小区已全部开工。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党委深化“支部共建”,共建支部共同编制《阳泉电网110千伏及以上电网设备停检安排规范》等制度,进一步提高重要用户供电可靠性。针对配网优化提升工作,共建支部联合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大力开展不停电作业,城网停运次数和配变平均停运时长分别压降45.45%和52.72%,公司首组配网自愈线路在城区正式启动。针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共建支部协同作业,助力平定七亘“红绿融合”主微协同等2项示范项目顺利开工。
阳泉市人民政府国防动员办公室机关党总支通过创建“红盾”党建品牌,建成人防主题馆,面积1000余平方米,涵盖人防历史介绍、人防知识科普、党建知识以及阳泉人防党建情况介绍等部分,接待了来自全市50余家单位5000余人次的参观学习。同时建成人防综合场馆,面积500余平方米,集体能训练和体育锻炼于一体,为党员群众提供体育训练场地。
提及机关党组织为民办实事取得的成绩,阳泉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王瑞萍表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组织努力让机关服务资源和群众潜在需求之间精准对接,不断擦亮“连心群众争当先锋”“初心永驻忠心为民”等活动品牌,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儿上。下一步,阳泉市直机关工委将继续深化拓展“11324”党建工作思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正风肃纪,为阳泉高质量发展贡献市直机关力量。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