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夜读

轻松阅读,领悟国学之美,《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词》节选

苏轼的题画诗里有他的最爱——河豚

  •   《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词》
      蔡志忠绘 李虹编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本书由漫画大师蔡志忠、《环球时报》记者李虹携手打造,收录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1-6年级112首古诗词,用漫画+原文+拼音+注释+译文的形式,以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的漫画使其焕发活力,给孩子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孩子全面理解古诗词含义,让小学生在诵记古诗词的同时,切实感受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美,爱上并传承传统文化。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蒌蒿:草名。河豚:鱼的一种,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的画所作的。惠崇是一位能诗能画的名僧,他的《春江晚景》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知识拓展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书法家、政治家,其实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北宋“第一美食博主”。苏轼不仅爱吃,会吃,还会做。据说,以“东坡”命名的美食有60多道,比如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羹、东坡饼、东坡酥等。
      苏轼年少时勤奋好学,弱冠之年便高中进士,被称为“宰相之才”,可他的仕途却历经磨难,屡遭排挤、贬谪。不过,身为吃货的他,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一路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写到哪儿。
      苏轼第一次被贬到了湖北黄州。因为薪水很低,为补贴家用,苏轼在城东边的坡上,开垦出一块荒地,种了些粮食蔬菜。他给这块地取名“东坡”,自此以后,开始以“东坡居士”自称。那时的人们吃肉以羊肉为主。没钱的苏轼吃不起羊肉,只能吃便宜的猪肉。于是他研制出东坡肉的做法,还写了一首《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第二次被贬到了广东惠州。这里气候炎热,湿气很重。但苏轼却发现了美味的荔枝,还写了《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惠州待了三年,苏轼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海南儋州。在宋朝,海南可是偏远地区,不仅溽热潮湿,物资匮乏,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但凭着吃货坚忍不拔的精神,没有肉,苏轼就想办法自己找肉吃,终于他发现了海南特色美食——生蚝。苏轼夸赞生蚝“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并写信给亲人,让他不要说出去,免得大家来跟他抢。
      作为出色的美食博主,苏轼不光会吃,美食文案也写得又多又好。据统计,苏轼有近50首诗词都是关于美食的。也正是这份对美食、对生活的热爱,让苏轼在大风大浪中得到了治愈。
      《惠崇春江晚景》中也提到了苏轼的一个最爱——河豚。但是河豚体内含有毒素,如果做法和吃法不当会中毒,甚至丢掉性命。即使这样,苏轼也无所顾忌。苏轼还有一段“拼死吃河豚”的故事。
      苏轼被贬谪到常州时,对当地的河豚十分着迷。当地有一家人特别善于烹饪河豚,听说大文豪苏东坡喜欢吃,就邀请苏东坡尝尝他家的手艺。苏东坡到了之后,开始大快朵颐,吃得非常开心。而主人一家子都躲在屏风后面,想要听一听大文豪有什么美食品鉴。可是苏东坡光顾着吃了,什么话都没说。
      主人心中一直在打鼓:“难道是我的烹饪技术不过关吗?苏大学士居然连一句话都不肯说。”没想到这时候苏东坡突然丢下了筷子,大声说:“值得一死于是!”意思就是:“你家的河豚太美味了,尝到这样的美味,就算是死了也值得了。”一家人听到后乐开了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30期

    • 第2024-05-29期

    • 第2024-05-28期

    • 第2024-05-27期

    • 第2024-05-24期

    • 第2024-05-23期

    • 第2024-05-22期

    • 第2024-05-21期

    • 第2024-05-20期

    • 第2024-05-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