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迎端午

“晋祠有礼”太原市种植类非遗传习中心,香粽堆满筐,按订单装盒出货

有棱有角还有面 晋祠香粽叫得响

  •   端午未到,粽叶已飘香,眼下已经进入粽子预订销售的高峰期。5月29日,走进位于晋祠公园南侧的“晋祠有礼”太原市种植类非遗传习中心内,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紧张地忙碌着,粽叶洗煮、江米淘洗、粽子包制、初次蒸煮、真空包装、二次高压高温灭菌……每道工序环环相扣、各个环节有条不紊。黄绿饱满的密封香粽堆满了筐,按订单装盒出货。
      “三片粽叶,三颗枣,一根马莲拴得好。”三片黄绿的粽叶一一叠放,一弯一拽形成一个尖尖的圆锥状,抓一撮泡好的江米,放入三颗去核蜜枣,再抓一把晋祠江米填满,将粽叶弯折盖住,这样左右折叠,层层包裹,用事先准备好的马莲草捆好扎紧,就这样,一收一拢一缠一绕之间,不到1分钟,一个有棱有角有面的三角粽就成型了。负责包粽子的都是土生土长的晋源人,从小就开始包粽子的她们,早已练就了一双灵巧的双手和扎实的包粽子技术,每人每天能包1000多个粽子。
      将包好的粽子整齐地码放在巨大的不锈钢桶内,箅箕压于表面再用石块压实,蒸煮一个半小时,一桶400多个粽子,就在时间与温度的加持下,完成了叶、米、枣的“灵魂”交融,散发出浓厚迷人的香气,不禁让人口舌生津。“晋源人端午包粽子的习俗源远流长,高品质的粽子离不开优质的原材料,精选优质晋祠江米,枣是秘制的无核蜜枣,用料考究无添加,保证原滋原味,每吃一口香粽,米香枣香叶香马莲香萦绕舌尖,融汇成人情的味道、时间的味道、传承的味道、晋源的味道。”“晋祠有礼”非遗传习中心负责人武练根说道。
      煮至七八成熟,将粽子取出冲凉降温,再晾6个小时,直至没有水滴出,再进行真空包装。其间提前2-3小时,把全自动杀菌锅内的3吨纯净水加热到120°,随后将约1000个粽子放入全自动杀菌锅内,下锅后煮20分钟,再用水蒸气杀菌20分钟,最终冷水喷淋降温出锅,通过高温高压完成对粽子的二次加工和杀菌。出锅后的粽子卫生紧实,品相一流,趁热品尝,黄绿的粽叶一扯开,热气腾起,江米已变成了半透明状,红枣饱满完整,吃起来口感软糯香甜,筋道拉丝,好吃不腻,受到了顾客一致好评。
      据了解,为了解决保质期短、流通性差的问题,“晋祠有礼”非遗传习中心专门引进了一台全自动杀菌锅,还添置了净水过滤器、真空压缩机、洗米机、发泡桶等设备,让生产流程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延长粽子保质期至6个月,让商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目前该中心每天能生产粽子3000-5000个、400余盒。
      除了“晋祠有礼”非遗传习中心,晋源区端午福粽非遗工坊同样进入了粽子赶制的高峰期。而在晋源区的街头巷尾,售卖粽子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晋阳端午习俗源于3500多年前的张姓先贤、治汾第一人——水官台骀。关于台骀治水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台骀,能其官,宣汾兆,障大泽,以处太原”。远古时期,台骀率太原的先民,在灵石山头欲打开山口疏导洪水,古晋阳湖周边的百姓为了感谢挖山民众,用湖边苇叶,包上糯米成粽子,放在竹筏上顺流飘到前沿,挖山民众吃了粽子,终于打开山口将洪水导入黄河。人们感念恩德,建“台骀庙”祭祀,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户户也都会以包粽子、挂艾草、点雄黄等方式纪念治水英雄台骀,形成晋阳端午节习俗,2006年入选为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晋祠大米既是太原农耕历史的荣耀和农耕文明的活的见证,也是弥足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晋祠有礼’非遗传习中心将以传承晋祠大米非遗文化为己任,持续打响‘晋祠香粽’品牌,扩大生产规模,拓宽销售渠道,严把品质关,促进村民就业增收,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传承开发更多晋祠大米相关衍生品,让小粽子成就大产业。”晋源区非遗协会会长郭志文充满信心地说。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婷 通讯员 杨润德 韩暖晴 王惠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03期

    • 第2024-05-31期

    • 第2024-05-30期

    • 第2024-05-29期

    • 第2024-05-28期

    • 第2024-05-27期

    • 第2024-05-24期

    • 第2024-05-23期

    • 第2024-05-22期

    • 第2024-05-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