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湾村位于忻州市偏关县晋蒙交界处,距县城38公里,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这里是黄河与长城唯一的交汇点,是黄河入晋第一村,黄河从内蒙古高原流到此地向南拐弯流入晋陕峡谷。这里有山、水、黄河、长城、古村落、古城堡、古渡口、烽火台,还有原汁原味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更有说不尽的历史话题。
此地西边黄河滔滔南下,紫塞长城环北蜿蜒,形势十分险要,自古为兵家重地。明代在长城沿线设置了九个防守区,称九边重镇,其中太原镇的总兵就驻在偏关县。明代崔镛的《偏头关》“半壁孤城水一湾,万家烟火护偏关。黄河曲曲涛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环。铁笛数声催戍急,玉河千里叹储艰。荒陬丰绝今如此,未许将军即解颜”一诗,就形象地描绘了此地的形势和当年戍边的艰难。因老牛湾在黄河万家寨水利工程上游,使这里往日奔腾咆哮的黄河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平湖,昔日浑浊的河水也变得十分清澈。
老牛湾堡是附属于长城的城堡。据《山西通志》记载:“老牛湾堡北至边墙一里。明成化三年(1467年)总兵王玺筑墙,崇祯九年(1636年)兵备卢友竹建堡。”该堡北控黄河,南接偏关,是黄河河防长城第一堡,是黄河边墙的起始点,是山西长城的最西北角,是黄河与长城开始比肩并行的地方。这个城堡高7米,东西、南北各500米长;堡墙由夯土筑成,并用砖和石头包裹;城垣四周设马面7个,整个城堡只在东南方设一个城门,并建有瓮城。
老牛湾护水楼,又名望河楼,也叫老牛湾墩,位于老牛湾堡北200米,据民国四年(1915年)《偏关志》记载是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79年)所建。楼平面呈正方形,底部每边宽7米,砖石结构,空心二层;楼南设一门,门额匾上刻有“老牛湾墩”四字,在距地面7米处向南开一窗户,顶部有碟口。
老牛湾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晋陕大峡谷从这里开始,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大河奔流的壮丽景观在此一览无余。
吴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