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书》记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大概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没有哪个节气有过期不候的紧迫感,尤其这个节气直接下达的指令就是——及时耕种,农事上一旦错过了这个节气,那就是饿肚子的大事。
“芒”,指的是有芒作物的收获。
“种”,指的是谷黍类作物的播种。
兹体事大,故而对“芒种”这一节气,人们观察的周全而又细致,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了无数与之相关的经验,产生了种种由此而生出的智慧。
我国是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的运行规律和气候变化总结出来的,自古以来就指导着农事生产,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农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文化。
芒种作为一年中最忙碌的节气,与稻麦两熟制的实行密切相关。历史上,古人曾以黍与稷为主食,但随时间流转,稻麦逐渐取代黍稷。这种转变源于稻麦更优越的口感与营养价值,且得益于农耕技术的进步与水利系统的完善,特别是战国时期石磨的发明,使麦子能被轻松磨成面粉,极大地推动了面食发展,加速了麦子作为主食的普及。在此背景下,稻麦两熟制应运而生,从北宋开始发展,南宋时期进一步壮大,最终成为广泛应用的耕作制度。
芒种这一节气正是对两熟制的农耕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解释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农谚亦云:“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掌灯夜插秧。”形象地说明了芒种的“忙”,因此,芒种也有“忙种”的说法。
“芒种三日打麦场”“忙不忙,先打场”“拉到场里一半,收到囤里才算”“有风没风,堆到当中”“会扬场的一条线,不会扬的一大片”“湿麦进仓,烂个精光”……这些大白话一般的农谚背后是几千年来农人们在劳作中体会到的技术要领,又是经验之谈。
小麦的抢收之后便是夏种繁忙的开始。“夏种无早,越早越好”“芒种不种高山谷,过了芒种谷不熟”“夏种晚一天,秋收晚十天”“夏季田,早一宿,高一拳”“五黄六月去种田,午前午后差一拳”“播夏谷,抢时间,不用耕,不用翻”“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赶节令、抓农时,争分夺秒的紧迫感油然而生,每分每秒都要安排周到,否则,误了农时意味着的就是饿肚皮。
农耕本就是靠天吃饭的营生,赶农时自然是要看天时,老天的脸色是要随时掌握的,况且二十四节气本就是一个指导农业生产的天文时钟。人们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总结出了一系列与这个节气有关的经验,不仅仅只是用来耕种,还会根据这一段节气的天气状况对庄稼未来的长势和收成进行一定的预测,以便有备无患。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芒种落雨,端午涨水”“芒种打雷是旱年”“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看天看的是未来的丰歉,看的是一年的营收,看的是后半年的年景。
气候冷干时,麦子丰收;气候暖湿时,稻子满仓。古人在日积月累的对自然万物的认知中,拥有了经验,产生了智慧,学会了运用对冲思维应对多变的气候,确保粮食的稳定供应。麦子在深秋播种,初夏收获,恰好填补了稻子收获后的土地空闲期,解决了青黄不接问题,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此外,旱地与水田轮作进一步分散风险。不同的作物对气候、土壤及病虫害的抵抗力不同,轮作打破了病虫害的生命周期,降低了其适应力,减少了农药使用。古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节气在指导人们生产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且在一些重要的节气中,会相应产生一定的节令。这里说的节,是指民俗节日,即民间约定俗成,而非行政命令规定的,俗称“节令”。节令的含义,一个是遇节则有令,每一个节都有它的内容和特定的形式,大家共同遵守;另一个意义是因令而成节,是因为那些日子具有特殊的意义,要进行特殊的活动。这令,便是这个民族人人遵守的民俗。
芒种节气前后,恰逢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俗称夏节。古有端午节、端阳节、天中节、天长节、沐兰节、五月节等多种名称,民国初,定为“夏节”。民间有“不吃五月粽,寒衣不敢送,吃了五月粽,才把寒衣送”的俗谚,意思是粽子的出现标志着夏季来临,是一年生活转折点的信号。
汉末时,人们把它同夏至相提并论,比如,同样是南朝的《荆楚岁时记》就说:“夏至节日食粽”,该书引《风土记》的内容说:“仲夏端午……俗重此日与夏至同。”对于端午节,人们是十分重视的,主要是认为此日为阳极之日,阳极而转阴,所以很长时间内人们都把端阳日视为恶月恶日,会举行许多活动辟邪恶。
梅雨五绝
宋·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
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
少忍数旬蒸米成。
唐代时端午风俗已普及到家家户户,宋代是端午风俗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都市的繁荣促进了民间风俗的发展,端午节的粽子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且花样丰富多彩,明清时期,北方端午食粽风俗盛行,远胜过南方。端午节如今被很多年轻人戏称为“粽子节”。这种大江南北共享同一种饮食的盛大场面,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人们在一定的自然时令、气候环境、社会场合和人生阶段等特殊环境中的心理和文化需要,一些特殊的信仰、礼仪、社交、审美等文化在这一刻被突出出来,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最终形成了强韧的民族纽带,烙印在一个民族共同的基因密码中,成为了坚韧的民族纽带,内化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