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近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宁沈阳举行,活动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两项推介活动的获奖名单,山西省文物局申报的两个项目获奖,分别是“探索利用一般债券 创新低级别文物保护利用路径”案例,入选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十佳案例”;“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入选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
2023年,国家文物局首次开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推介工作,产生了良好业内影响和积极社会效应。今年的遴选推介工作得到了各地各单位高度关注、热烈响应,全国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和中央有关单位共申报有效案例217个,经过多轮评审20个推介案例脱颖而出。
山西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约占全国总量的7%,排名全国第四位。在这500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低级别”文物占比高达97%。与文物数量相反的是,不同等级的不可移动文物修缮资金呈倒金字塔分布,寥寥可数的资金投入与散落万千的文物遗存存在“悬崖式”缺口。针对这一困局,经报请山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山西省文物局联合山西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通知》(晋文物发〔2022〕19号),从2023年起在全省实施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的政策,力争用十年时间使全省低级别文物保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政策实施一年来,全省共安排政府一般债券资金3.58亿元对299处低级别文物进行了保护修缮,成为山西有史以来在低级别文物保护利用方面投入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的一次新探索。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山西还深入实施“文明守望工程”,批准设立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成果共享”的文物保护利用新格局。
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是对山西省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山西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公众。该项目以“表里山河臻藏晋显”为主题,通过三维建模、WebGL、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图形算法等数字技术,将全省各地的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复制和展示,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查询、浏览、检索、导览、鉴赏、互动等服务,最大程度实现文物数字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打破地域壁垒,博物馆、国保单位联动,依托数字化技术的时空优势,集中展示重点国保单位和馆藏精品文物,特别策划镇国寺万佛殿、晋公盘、晋侯鸟尊、木板漆画等文物深度鉴赏专题。“导览”“鉴赏”“推荐”“展览”一站式全感官饱览文物资源大省臻藏的国家宝藏;“文博地图”“耳朵里的山西”“发现周边”行旅精彩尽收眼底;“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文物鉴赏”“文物魔墙”亲密接触国宝在手;“国宝中的山西”“云展精选”“文物上新了”动态追更时刻在线;“临时展览”“云展览”“常设展览”国宝说话精彩纷呈。
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自上线以来访问量突破30万,并入选第九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优秀推介项目,其独特的数字化展示方式和丰富的文物资源,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参与,也引发了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阅读总访问量超过200万。
此外,由山西博物院推送的《“晋·见中国”》系列短视频,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运城市广播电视台推送的《守望文明》系列短视频,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推送的“考古云讲堂第四季”——《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华“礼”之源》,山西博物院、山西云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推送的《山西壁画“漫游记”》系列短视频获得“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入围项目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