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好过了,人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健康长寿。养生之道随之火爆,各种进补的食疗、药疗“方子”被人们奉若至宝。人们常饱口腹之欲,却不知养心养德才是养生之总法:“养生先养德,德高人自寿。”
孔子提倡“德润身”“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自己践行并将其传授于弟子。相传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思想影响至今。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被后世称之为“孔圣人”。在人均寿命不足半百的年代,孔子活到了73岁,达到了当今我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值,可谓高寿之人。
“药王”孙思邈是唐代名医,中国医德思想创始人。他提倡的“大医精诚”被我国传统医家奉为座右铭,其医德规范主张可与希波克拉底的医学誓言媲美。他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他一生不慕名利,拒绝做太医院院长,只做为百姓治病的医生。他一切以治病救人为先,处处为患者着想,对前来求医的人,不分贵贱、贫富、老幼、亲疏,皆平等相待。他出外治病,不分昼夜,不避寒暑,不顾饥渴和疲劳,全力以赴。治病时,集中精神,专心救护,从不草率行事。他一生行医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嫌脏臭污秽,不借机索要财物。他逝世前留下遗嘱:要薄葬,不要焚烧那些纸扎的阴间器物,祭祀时不宰杀牲畜。
孙思邈高尚的医德,为后世之楷模。他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享年142岁。他的年龄在后世研究者中有多种版本,最少是101岁,最长的是165岁。不管怎么说,他是一位年逾百岁的大医家,其长寿秘诀与他践行自己的“养生大旨”密不可分。
修心养德,益寿延年。古有圣者,今有仁人。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大夫”,百岁老人叶嘉莹先生,在2023年10月15日南开大学举办的“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深情地说:“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书为工作、为事业的人。”她对生活的要求极其简单,一箪食一瓢饮,有诗读就可以了。1993年,叶嘉莹先生用自己的退休金约10万美元在南开大学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晚年又卖掉房产,将自己的稿费和版税收入悉数捐出,累计捐赠3568万元,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用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培养。这就是书生叶嘉莹先生的仁人志士胸怀。
“养生第一条是养心,养心先要养德,道德是做人的底线。”我国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如是说。他是我国中医学临床家、理论家、教育家、战略家。我国现有的中医药大学、中医医院能独立设置,国家中医药事业得到大力发展,邓铁涛先生功不可没。享年104岁的他在遗嘱中说,自己最大的遗产就是仁心仁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被追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百岁老人叶嘉莹先生、邓铁涛先生等可谓当今德艺双馨之标杆。
医学界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长寿老人90%以上都是德高望重、心胸宽广者。如此看来,若要健康长寿,除了养护躯体,延缓衰老,更重要的是养心养德。
德高者,人自寿!
□胡梦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