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到右分别为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郝鹏骁博士、国际考古遗址保护专家代表莫妮卡·洛佩斯·普拉特博士、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施婉特丝·格桑博士。
部分国际考古遗址保护专家、高校知名学者以及山西相关院校文博专业师生、省相关文博企事业单位文保工作者齐聚龙城合影留念。
跨越数千年,从尼罗河流域到中国北方黄河,从印度到阿富汗,在古代泥塑中,探寻昨天与未来,寻访文明的记忆和传承。6月13日,山西古代泥塑保护与研究国际合作学术交流会议在太原召开。部分国际考古遗址保护专家、高校知名学者以及山西相关院校文博专业师生、省相关文博企事业单位文保工作者齐聚龙城,共同探讨国际及山西古代泥塑的历史价值和保护利用工作,分享古代泥塑勘察调研山西行的成果,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由山西省文化遗产勘测与保护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主办,山西省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协办。
山西现存古代彩绘泥塑有12000余尊,由唐至清序列完整,是全国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省份之一,堪称“中华彩塑艺术宝库”。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许多珍贵泥塑文物面临自然环境侵蚀、保护不当、损毁严重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加强古代泥塑保护与研究工作迫在眉睫。交流会上,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用各自的方式讲述古代泥塑保护工作系列观点、难点以及方法。
当日,国际考古遗址保护专家代表莫妮卡·洛佩斯·普拉特博士、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施婉特丝·格桑博士、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郝鹏骁博士共同带来主题为《泥塑:制作工艺研究和在保护中所面临的挑战》的讲座。莫妮卡博士将阿富汗、印度塑像与山西古代泥塑进行对比,从泥塑本身“定义”到材质、胚土、取样采集等多维度进行经验分享与探讨。每一尊文物都有它的特殊性,格桑博士呼吁文物保护工作要科学制定方案,关注文物本身之外,还要从文物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维度研究,要考虑该文物对于当下和未来的传承与发展。郝鹏骁博士致力于彩绘颜料劣化机理研究,现场担当起了“文物翻译官”。在郝鹏骁看来,此次山西勘察调研收获满满,伫立在古代塑像前,她无数次与它们隔空对话,产生文物与文保工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文物很宝贵,但也很脆弱,能留存到今天实属不易。”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馆员刘晚香以及山西博物馆藏品研究部主任霍宝强分别为大家带来“山西寺观塑像病害种类与制作工艺”以及“山西彩塑基本情况及保护现状介绍”的主旨发言。两位文博工作者分享奋战数十年的文物修复经验以及论证方法,完成一批又一批文物抢修与保护工作,感叹山西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及时性。他们表示,每一件现存文物,需要一代又一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坚守,不止是文物守护,更是守望文明。
精彩的观点、碰撞的实践经验……每一位专家学者的分享,基于文物工作的热爱与值守,更是专业领域的对话与探讨,现场掌声不断。从6月4日至6月14日,山西古代泥塑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勘察调研一行用时10天,走过大同、忻州、晋中、晋城、长治等地,山西省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学生代表们也随行出发,将产教融合真正践行到“文物现场”,这也是开创我省高校文博专业相关学习与实践的篇章。现场,山西省文化遗产勘测与保护研究院代表程群、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代表叶春艳以及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索慧君与学生王梓阳登台分享交流这趟难忘之旅。通过他们的表述,让更多嘉宾感受到这场泥塑之行的意义以及团队背后的故事,更让人们看到“文物与新生”的向上力量。
山西晚报记者 孙佳森
现场特写
文物修复进入“科技+”融合时代
发言人:山西省文物局文物科技处处长张晶晶
“这场古代泥塑山西调研行及时且必要,它是一次全新尝试和探索。”省文物局文物科技处处长张晶晶表示,去年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在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文物局指导下,山西省文化遗产勘测与保护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大学、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三家单位牵头,联合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160多家单位,推动山西文物保护领域科学院研究和联合。
山西是文物资源大省,看照片、视频都不如身临其境看现场,山西古代泥塑更是有它的鲜明特色,泥塑彩绘保护也会融入许多科技保护。张晶晶表示,文物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文物工作者不应该局限于拼命保护、修缮、抢救,而是要带着新时代使命去研究和思考,将预防性、研究性保护工作做扎实。
此外,她强调,开展科学研究和检测分析,这些宝贵的科技数据将助力文物工作中,调研行只是一次开始,也是产教融合的实训过程。未来,她希望能够有更多年轻人参与文物科技工作,联合基础课题项目研究,真正能够将山西古代泥塑保护研究工作传承下去,同时,将山西古代泥塑保护工作弘扬出去,唤醒公众对古代泥塑的认知与珍惜。
国内外联合发力保护山西文物瑰宝
发言人: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黄继忠
“我们总强调文脉传承、文物守护与传承,现场看到这么多年轻面孔,我最大感受之一就是山西文物保护事业后继有人。”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黄继忠表示,今天交流会,莫妮卡与格桑两位博士介绍泥塑的时候,用的是中文发音“ni su”,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将“泥塑”这两个字,从山西出发,走向世界赋予它的中文意义与价值。同时,黄继忠强调,通过莫妮卡博士对比印度、阿富汗以及山西泥塑保护修复方法等差异性,看到不恰当、不合理修复文物,只会为文物带来破坏。他提出,文物保护与修复一定要谨慎,更要重视科学修复的必要性。
黄继忠表示,山西是不可忽视的地上文物大省,其中古代彩塑、泥塑、壁画更是全国之典范。如今山西古代泥塑仍存在一些问题,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将会给予相应的保护研究专业技术支持以及国际交流平台。最后,他希望通过搭建国际交流以及研究平台,真正保护好山西瑰宝。
践行文化遗产产学研深度融合
发言人:山西省文化遗产勘测与保护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梁宪亮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凝聚智慧的学术交流会,创下山西古代泥塑国际交流之首。”山西省文化遗产勘测与保护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梁宪亮表示,此次交流会作为“丝绸之路古代泥塑预防性和干预性保护现场调查中国行之山西”活动的重要内容,旨在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分享保护经验、交流保护成果,共同探讨古代泥塑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古代泥塑保护与研究工作迈向更高的水平。同时,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之一。
未来,山西省文化遗产勘测与保护研究院将与国际专家学者、国内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开展关于古代泥塑文物保护与研究项目,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好古代泥塑等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讲好山西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数据共享助力文博保护与研究
发言人: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叶春艳
“穿越千年,与时空对话,更是与华夏文明对话。山西很多现存古代泥塑是中国艺术和技术的典范。这些古代泥塑太珍贵了,它不仅是我们文物工作者的使命,也是需要推动全民共同保护的伟大事业。”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叶春艳老师表示,这场山西古代泥塑保护与研究国际勘察调研行,她全程参与其中,收获颇丰。沿途所到之处,叶春艳都会将脚步放下来,真正去研究古代泥塑的现存状态,更会与随行专家们一起探讨泥塑所用的材料、修复的方法等。
此次山西古代泥塑行只是开端,叶春艳表示,希望今后可以通过引入国外成熟的保护经验和先进的科技保护手段,加强对山西古代泥塑的深度研究与保护工作,充分让文物保存下来,并根据文物保存、习俗传统、游客及信众诉求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古代泥塑保护最佳实践指南,共同探索一条山西泥塑保护的科学路径。最后,她呼吁文物保护科学数据的共享,这些数据将会切实助力到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
花絮
“泥塑姐妹”的山西之旅
丝绸之路是最早连接东西方世界的贸易路线之一,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山西古代泥塑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勘察调研行,也是丝绸之路古代泥塑预防性和干预性保护现场调查中国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致力于研究丝绸之路古代泥塑的莫妮卡博士一直想要将丝绸之路沿途所有国家不同年代泥塑进行专业调研、勘察,这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接收到格桑博士邀请后,便第一时间赶赴山西。
这一趟山西之行,她与格桑博士还多了一个称呼“泥塑姐妹”。沿途勘察泥塑,“泥塑姐妹花”观察十分细微,不舍得放过任何细节,经常沉浸其中,忘却时间。
在莫妮卡看来,山西调研行是十分珍贵的工作经历,她将山西古代泥塑与其他国家塑像进行对比,从泥塑本身“定义”到材质、胚土、取样采集等多维度进行经验分享与探讨。
莫妮卡表示,山西古代泥塑令人赞叹。关于泥塑保护,她建议一定要科学论证,泥塑保护工作者除了研究塑像本身之外,还可以根据泥塑周围的残存壁画、泥塑出土土样等进行研究,沿着丝绸之路,莫妮卡发现每一尊泥塑泥层之间也需要研究考量,未来中国泥塑研究者还可以关注泥层之间是否有布料或者纸张的存在。
从香港大学到上海大学教学,来自德国的格桑博士被称为“中国通”,与团队交流可以自由切换“普通话”与“英语”,了解中国文化、中国风土人情,更与山西有着天然联系。
这是她第六次来到山西,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启示与收获。格桑表示,此次特别邀请莫妮卡博士来到中国,旨在希望莫妮卡可以对中国不同朝代泥塑进行研究对比,通过国际专家视野,建立交流合作,并真正助力到更多现存泥塑的保护。
格桑提出,任何保护都应该基于科学论证,山西古代泥塑保护更需要制定适配的文物修复方案。修复保护一定是真正赋予文物生命力,否则,过度修复也会是另一种损害。格桑强调,每一尊现存泥塑都不相同,所以修复方案本身不存在“最佳”,但是对待文物一定要科学评估,不仅从材料考究,还要研究文物本身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因素,这些因素对于现在和将来可能产生作用于价值,基于科学评估之后,再制定适合方案。
山西晚报记者 孙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