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已工作,但家里的弟弟们还在上学或插队。母亲正值中年,因没有太原市城镇户口,连临时工作也找不到,后来在家里给一家单位缝补工作服,贴补家用,没想到缝补衣服需要的棉线却成了问题。
那时,我们住在东岗粮库宿舍的平房里,后来搬来个在公安部门工作的邻居。他得知妈妈没有工作,又想找些活计贴补家用时,恰好有家单位想找人做些缝补洗涤作训服装的事。单位的作训服装的补丁由退换下来的旧上衣顶替,缝补几十件旧衣服会有一件做补丁,如果有剩下的布头,就归自己了,但缝衣服的棉线却要自己解决。在商品匮乏的年代,几乎没有不要票证的商品,棉线、缝纫机线是按人凭本定量供应。我们家里的棉线、缝纫机线用不了几天就用完了,就借邻居的购货本买线,几个月下来就把购货本借遍了。
当妈妈一筹莫展时,我想到了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就在并西商场棉线柜台当营业员,在当时来说,那是个热门工作。棉线供应始于1960年9月,太原市商业局印发了《太原市居民购货证》,按户发放,每户一本。居民们买棉线凭购货证登记购买,毛巾、袜子、汗衫背心、电灯泡等商品也是凭本登记购买。后来,缝纫机线、布鞋、布胶鞋、帽子、火柴等十几种生活用品都实行凭购货证登记供应。1978年太原市凭票证或定量供应的商品70余种。好在在购货本上登记购买,就有了“走后门”的空间。
利用休息天,我带上购货本,到商场找到了同学,看到商场人不多,其他营业员也离得远,就和同学说出了买棉线和缝纫机线缝补衣服的苦衷。同学也没多说话,按本上人口足量拿棉线,登记时少记一点,按拿到的棉线交钱结账后,我拿上购货本和线就走,也不多说什么。就这样,每当缝补衣服的棉线不够时,就去找同学“走后门”,登记得少一些,买得多一点。其实,自己也很难为情,给同学出了难题,估计每次买线,同学心里会非常忐忑,毕竟不符合政策,至今想起来都感到愧对同学。
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流通体制的改革,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和减少流通环节,商品供应有了很大改善,凭票证供应的商品越来越少。
1983年3月,汗衫背心、棉毛衫裤不再凭本登记供应,12月起棉布免票供应,棉线、缝纫机线也敞开供应了,买棉线再也不用走后门了。
后来,妈妈上了年纪,我们哥几个也都上了班,收入大大增加,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妈妈也不再给人家缝补衣服了。
梁建军(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