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案组

白领了50元水果 “掏”了33万元代价

太原警方打掉一快递引流电诈犯罪团伙,已有上千人被骗上亿元

  •   太原的李女士收到一份莫名其妙的快递,内有小礼品和刮刮卡。她刮奖中了一份水果,却没想到会为此付出了33万元的惨重代价。警方查明,这样的中奖快递已经向全国各地发出了数百万件。6月20日,太原市公安局向社会发布信息,万柏林警方打掉一个快递引流电诈犯罪团伙,受害人涉及18个省份1000余人,被骗资金上亿元。
      白得一份水果后觉得“靠谱”
      2023年12月4日,太原市民李女士焦急地走进万柏林分局反诈接待大厅,称自己因为收到一个陌生快递,结果刷单被骗33万元。经了解,民警得知,2023年12月2日,李女士从小区的菜鸟驿站取到了一个陌生快递,虽然自己近期并没有网购,出于好奇,她还是拆开了快递,里面除了一个小小的记事本外,还有两张小卡片,一张是某电商平台的宣传页,另一张是刮奖卡片。
      卡片上宣称,为回馈老用户特举行抽奖活动,奖品从手机、扫地机器人、洗碗机、暖手宝,到一份当季水果不等。不明真假的李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刮开了刮奖区,结果中了五等奖。相当于“白捡”了一份送货上门的水果,李女士十分开心。随后,她按照卡片上的领奖说明,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并提供中奖编号。经过客服验证后,李女士被拉入一个聊天群,不到一个小时,李女士就收到了同城配送的一份新鲜水果。
      “这份水果的价格是50元左右。”李女士表示,收到免费的水果后,她觉得这个群“很靠谱”,因为这份信任,她也坚信自己的“中奖”是电商平台回馈客户无疑。随后,李女士收到群内客服发来的二维码,称除了领取水果,还可以做任务赚钱。像大多数刷单受害人一样,李女士从此一步步掉入了刷单诈骗的陷阱。两天时间,她先后投入6笔资金,共计33万元。直至无法提现,她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是被骗了,无奈向警方报案求助。
      为行骗购买30万个快递单号
      “这明显是通过‘引流’行骗的流程,受害人最初可能会有警惕心理,但进群后就很容易被‘洗脑’。”办案民警霍帅介绍,所谓“引流”是指犯罪分子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受害人进入电诈团伙的社交群,进而实施诈骗。常见的引流方式有打电话、发短信,面对面扫码关注等。通过快递发送“中奖”信息进行引流,此前并不多见。接到报警后,万柏林警方组织反诈、网安、刑侦等部门成立专案组,对涉诈账户紧急止付,并综合多种手段对案件开展分析研判。警方发现,同一时期,太原市出现了不少类似案件。
      “当时,我们的思路就是从李女士收到的快递入手,对此案件展开调查。”警方介绍,专案组先是通过快递单号找到揽收派发的快递站点。此后,又通过对快递站点负责人王某审查得知,2023年11月某天,有人一次性向其购买了30万个快递单号。对方随后通过货车将包装好的快递,分批从河南安阳运送到王某的快递站点,由其发往全国各地。经过侦查,专案组得知购买快递单号的人是李某,一段时间以来,其在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大量购买快递单号。2023年12月14日,专案组在河南安阳某小区将李某抓获。李某交代,其只负责购买快递单号,发送涉诈快递的另有其人。该人名叫“阿峰”,除了微信号码,李某对“阿峰”一无所知。
      18省千余人被骗上亿元
      专案组民警通过货车司机,找到河南安阳一个名叫靳某平的人。2023年12月21日,专案组在河南安阳抓获靳某平,并在当地一个院子里发现大量尚未包装的涉诈小卡片及小礼品。靳某平交代,其受雇于“阿峰”,负责寻找货车,将包装好的快递送往全国的各个快递站点,但不知道“阿峰”是谁。为了尽快侦破此案,警方不断调整思路,终于在今年3月7日,查清了“阿峰”的底细。原来“阿峰”是犯罪嫌疑人靳某飞、董某国、何某某共用的一个网络昵称。
      3月10日,专案组赶赴河南安阳展开抓捕,在当地警方配合下,于3月10日至3月12日将包括3名主犯在内的涉案人员共40余人抓获。经过审查,其中7人涉嫌犯罪,其他人员均属于只负责包装快递的小时工,对诈骗引流的犯罪事实并不知情。经查,2023年7月以来,靳某飞通过境外聊天软件联系到上线“东”,并开始勾结董某国、何某某从事诈骗引流犯罪。警方确认“东”的真实身份为余某后,于3月底赶赴广东深圳将其抓获。
      经统计,该犯罪团伙共发出快递500万余件,受害人涉及18个省份1000余人,被骗资金上亿元。该犯罪团伙共获利300余万元,除退赔李女士16万元外,其余已被挥霍一空。
      警方:务必保护好个人信息
      诈骗分子之所以能够实施这类快递引流的刷单诈骗犯罪,一个原因是他们非法获取了公民的信息、住址、电话等等这些个人信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快递公司未按规定核验寄件人的身份。
      对于掌握个人信息的企业、机构、商家来说,非法泄露个人信息是一种违法行为,我国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规定:快递企业和快递从业人员不得违法提供从事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如果违反规定,将由邮政部门责令改正、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公民个人来说,一方面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说一些废弃的快递单据要撕毁,另外一定要记住,如果收到不明快递应当拒收,如果里面有一些抽奖卡也不要去参与所谓的抽奖。那些先做任务后返利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一定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20期

    • 第2024-06-19期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7期

    • 第2024-06-14期

    • 第2024-06-13期

    • 第2024-06-12期

    • 第2024-06-11期

    • 第2024-06-07期

    • 第2024-06-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