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宋·杨万里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
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
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
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夏至,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时称“夏节”或“夏至节”。
自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朝廷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到了宋代,夏至成为了法定节假日,从这一天开始,百官要放假3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叫“歇夏”。宋代庞元英所撰《文昌杂录》里就有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到了清代,夏至仍然被视作“国之大典”。
司马迁所著《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祇,皆用乐舞。”“地祇”即地神,周代时,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祭典。明清时期,夏至前两个月,内务府就开始维修斋宫。夏至前二十五天,太常寺开始集中办公,筹备祭祀有关事宜。夏至前三日,皇帝到太庙告请太祖配神,除急事外,不办公事。坊间流传这样一首诗:“赤日炎炎似火烧,京里老爷锦扇摇。欲得晴空展双翅,纳来寒玉配君腰”。民间每逢夏至,也会忙着祭祀,名曰“祭天”,以祈求风调雨顺。“祭天”仪式,南北有别。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防止涝灾。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进入夏至就进入了“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的到来,宣告着炙热的盛夏即将来临。初伏一般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末伏结束。一年过半逢夏至,到了夏至日这天,与冬至日相反。北回归线开始南返走“回头路”了。白天一天天缩短,黑夜一天天加长。
夏至这一天,古代妇女们会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用来消夏避伏。据《辽史·礼志》记载:“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此外,《酉阳杂俎·礼异》有载:“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彩扇用来纳凉,香囊可除汗臭,粉脂涂抹身体,防生痱子。在朝廷,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皇家有采冰之地,也有储冰之所,还有与之对应的岗位。比如,考古出土的“冰鉴”,便是古代的“冰箱”;《天龙八部》中虚竹和尚在西夏皇宫储冰的地窖里偶遇了梦姑;山西宁武的万年冰洞也曾经是隋炀帝避暑胜地汾阳宫的采冰场,古代能用冰消暑是奢侈的享受。
夏至在古代是隆重的节日。唐代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就描写了当时人们过夏至的情景:“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从方方面面讲到了夏至时节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一年中最热的这段时间,民间惯称“三伏天”。“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夏至的到来,宣告着炙热的盛夏即将来临。三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比常日消瘦,故又称之为“瘦夏”“苦夏”或“枯夏”的说法。
为了记住一个节日,中国人是最有智慧的,我们用最容易让人记住的方式来过节,那就是“吃”。俗语云:“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一层含义是尝新,收了新产的小麦大麦,做成各种面食,尝尝新粮的醇香,品品丰收的喜悦,感谢大地和上苍的恩赐,同时也是对自己和家人辛勤劳作的犒赏。另一层意思,面条细长,面食筋道,寓意长长久久,祝愿家人平安健康度过接下来的三伏天。当然这些都是人们熟知的,以为吃面不过是为了讨得一个好寓意而已,其实在传统医学以及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中,面比米多一个碳基,在夏天更有利于人们的心脏健康,夏季人们出汗多,汗为心之液,故而,多吃些对心脏好的食物,是人体养生所需。
北方有打卤面、炸酱面、红烧肉面、牛肉面、鸡蛋面……特别热的地方喜欢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南方也有不少品种的面条,比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除了吃面,南方人在夏至还喜欢吃粽、吃鹅。南朝《荆楚岁时记》中有“夏至节日食粽”的记载。而到了唐代,在夏至这天除了吃粽子,还流行吃烤鹅。白居易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一诗中云:“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中医认为鹅肉有益气补虚,有和胃止渴的功效,故江南一带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之说。
夏至到来,老人们总会不厌其烦地给小辈们讲点夏天的禁忌,以便大家能安然度过暑热。比如,过了夏至,有“三不”:不碰凉、不吃冰、不做激烈运动;过了夏至要吃“三瓜”,苦瓜、冬瓜和丝瓜。到了夏季,满架疙疙瘩瘩的苦瓜清灵灵的,摘了凉拌热炒,可消热去燥、解暑生津,冬瓜有利尿消水肿的功效,丝瓜也是食药同源的夏季美味。明代诗僧释函可曾咏《苦瓜》云:“苦瓜生五岭,赖以解炎毒。塞外亦繁生,不能悦群目。我来无故人,见之等骨肉。畏苦乃常情,甘兹信予独。”夏天还要多喝“三豆”汤,绿豆、红豆、黑豆……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养生智慧。
每一次夏至的到来,都是对过往岁月的一次回顾,在不变的自然规律中,我们学会了顺应与珍惜。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