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省直机关工委指导下,由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牵头联学联建,推动理论联学、资源联享、活动联办、队伍联建、工作联动,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在联学联建中,各政法单位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合作共赢助力山西现代化建设的新动能新引擎。
“法院+”联动解纷新路径
4月10日,山西省“总对总”暨山西多元解纷平台工作推进会在省高院召开,就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完善机制和平台功能,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西、法治山西提出明确要求。
在省委政法委的领导、指导下,目前,省高院已经牵头建成山西多元解纷平台,汇聚133个法院3977名专业调解员、1457个派出所5085名基层民警、1276个司法所79829名人民调解员、23148个综治中心76397名网格员的解纷力量,实现平台互联互通、资源联动联调、治理共建共享,打造“政务网+基层治理”多元解纷山西模式。
省高院立案庭副庭长杨如珍说,平台上线以来,共调解案件72.28万件,调解成功率达73.32%。
全省法院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主动融入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格局,诉源治理、多元解纷质效考核指标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万人起诉率持续保持全国最低。
记者从省高院民二庭了解到,省高院和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积极构建工会参与调解协商、人社部门行政执法、劳动争议仲裁、司法审判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格局。
4月2日,省高院、省总工会联合召开工作交流会商会,就加大劳动争议诉源治理力度、发挥好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作用、注重典型案例指引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近年来,省高院、省总工会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常态化工作交流会商机制的意见》,健全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各级工会138家调解组织、444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全省法院委派工会成功调解案件1.97万件,调解案件总数位居“总对总”合作单位第一,取得明显成效。
“五一”前夕,省高院、省人社厅、省总工会还联合发布劳动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府院协同、裁审协同、审执协同,共同解决劳动领域矛盾纠纷,明晰劳动争议多元解纷途径,向社会传递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治声音。
记者获悉,这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涵盖劳动报酬、工伤赔偿、财产权益、休息权等内容,其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徐某波等98人与某餐饮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因该公司内部股东之间产生矛盾,一位股东拒绝配合使用账户资金,导致未按时支付员工工资。徐某波等人离职后,拖欠的工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在这个案子的处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多方做工作,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98名务工人员集体讨薪案得到圆满解决。
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涉及人数多,社会影响大,不仅关系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稳定。
省高院民二庭庭长李晓轩说,这个案子是运用“人民调解+仲裁+法院”联动解纷模式,处置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的典型案例,各方协力一站式联动化解纠纷,有效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让公平正义直抵人心
2022年7月19日,“三晋执行利剑”全省集中敦促履行周《通告》发布会在省高院召开。会上,省高院发布了5起依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典型案例,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分别通报了依法打击拒执违法犯罪情况,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现场监督见证。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连生在“三晋执行利剑”集中攻坚行动动员会上强调,“此次集中攻坚行动,是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关于切实解决执行难重大决策部署的有力举措。”
通过集中攻坚,进一步夯实了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推动执行工作向更加规范、更高水平、更高境界迈进。在2023年的攻坚行动中,全省法院执结案件28.51万件,执行到位649.88亿元,老百姓的“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采访过程中,省高院刑三庭副庭长赵宏给记者提供了她们自己打造的logo:天平利剑,守护正义——这是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三庭、刑四庭联合党支部的党建品牌。赵宏解释说,利剑与天平的融合,彰显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惩恶扬善、打击犯罪、守护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底色是中国红,背景是一个篆书的“法”字,党徽闪耀在天平利剑的上方,代表人民法院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23年6月,在第36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省高院组织三级法院开展了“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宣传活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高频率、广覆盖的禁毒宣传,增强全社会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组织旁听庭审、举办禁毒法治讲座等形式,省高院积极参与禁毒综合治理,做好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并且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切实帮助广大青少年防范和远离毒品危害。
“我们有17名刑事法官兼任各个学校的法治副校长。”赵宏介绍,省高院还印制了《青少年预防毒品手册》,并将手册发放到太原市八一小学等学生们手中,将禁毒知识传递到校园、传递给学生。
省高院刑三庭、刑四庭联合党支部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将党小组建在审判团队之上,建立“五学联动”学习制度,通过诵读经典、组织志愿者服务、与帮扶村“双联双促”等活动,持续提升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解决了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现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省扫黑除恶先进集体”“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省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协同推动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建设
“现在开庭!”2023年12月22日15时,审判长敲响法槌,一起因工伤保险资格认定和行政复议案引发的行政诉讼二审案件在太原中院大法庭公开开庭审理。80家省直重点普法责任单位厅级领导旁听了这起行政诉讼案件庭审。这是省高院、省司法厅联合组织开展的省直国家机关厅级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
为了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省高院以学习宣传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为契机,将行政复议法纳入“八五”普法重点内容,通过旁听庭审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化解行政争议。
如何凝聚行政审判与行政复议合力,提升新时代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行政审判工作怎样跟上、适应,正确适用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做实诉源治理,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如何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共同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3月18日,在首届全省行政审判行政复议工作同堂培训班上,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冯军,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苗伟进行了授课,全省从事行政审判、行政复议工作的400余名学员同堂畅谈新问题、新理念、新举措。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一家公司在自有养殖场内屠宰了一头生猪,并售出了3.5公斤猪肉,被农业农村局以未在屠宰定点从事屠宰活动为由,做出罚款51000元的处罚决定。公司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认为农业农村局的处罚结果明显畸重,依法判决撤销。
省高院通过对行政诉讼进行研判,发现全年行政机关因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和明显不当被判决败诉的案件达223件,占到败诉案件总数的15.92%,成为导致行政败诉的一大主要原因。
于是,2023年10月,省高院发布了行政审判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行政机关存在忽视法定执法程序、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
针对一个个症结,白皮书提出了6条17项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建议。这份直面问题、对症下药的白皮书,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位省领导作出批示。省高院行政庭庭长程彦斌介绍,这已经是省高院连续第10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通过研判行政诉讼情况,做实依法监督、协同治理,助推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建设。
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山西省高院研判行政诉讼情况,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推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在共商共识中推动共治
为了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全省法院积极把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贯穿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检察机关全面推进知识产权融合履职改革工作,加强综改区等重点功能区知识产权保护;省公安厅主动对接12个重大问题调研课题组,营造“办事便捷、执法公正、服务优化、安全感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省司法厅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年度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工作要点,联合省委政法委出台《山西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加强目标引领……
2023年3月31日,在我省启动实施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上,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联手打出“组合拳”,以务实“硬措施”营造更优“软环境”。
这些年,省委政法委、省高院发挥联学联建牵头作用,政法各单位落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同心同向凝共识、同力同行共担当、同步同频聚合力,切实找准找实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大公约数”。
2023年9月8日,省高院、省检察院召开“两院”工作交流会商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两院”《关于建立常态化工作交流会商机制的意见》,双方就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共同建立民事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案件办理协作机制、共同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共同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沟通协作化解机制等7个问题进行了交流会商,就统一司法理念、强化协作配合等达成共识。
据记者了解,省高院党组和省检察院党组探索建立了工作交流会商机制,最大限度在重大问题上凝聚共识、共商共议,最大力度共同推进司法审判、检察工作现代化建设,共同促进司法公正和法治进步。
为了进一步落实落细这次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2023年9月27日,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召开了刑事司法工作交流会商会,讨论审议《关于办理重大刑事犯罪案件有关证据问题的会议纪要》《关于推进刑事案件二审开庭专项工作的方案》等文件,取得了良好的会商成果。
2024年5月24日,本年度第二次刑罚执行工作联席会召开,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省未管所等部门结合实践,对准确把握财产性判项执行与减刑假释的关联标准,减刑、假释考核周期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达成了一致意见。
如今,在共商中达成共识,在共识中推动共治,已成为政法单位的常态,各政法单位凝聚合力、彰显担当,携手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
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