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不凶猛:叫醒文物里的神兽》
欢颜 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大观
艺术是生活的再现,文物更是。在本书中,每件文物上的动物,都在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顺着文物上这些鸟兽留下的足迹,作者探寻历史留下的细碎线索,慢慢剥开尘网,揭开一个又一个谜题。全书用学术的态度,看真实的文物,写通俗的文字,讲有趣的故事,学硬核的知识,品世间的道理。
北燕虎形青铜器,威风凛凛,学名叫虎子。虎子是溺器,通俗点说,就是尿壶。哎呀,用老虎做尿壶,你们只管自己爽了,有考虑过“兽中之王”的感受吗?
估计这只老虎如果有灵,上翘的尾巴会瞬间耷拉下来,低下头——羞煞王矣。
这件虎子出土于辽宁省北票县冯素弗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确切历史纪年的大墓。冯素弗是北燕皇帝冯跋之弟,当年和哥哥冯跋一起打天下,出生入死,居功甚伟。天下打下来了,北燕建国,哥哥冯跋称帝。这个有勇有谋的弟弟,又辅佐哥哥六年,像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扶上马,送一程。公元415年,冯素弗病故。他用自己一生的辛劳、殚精竭虑,成就哥哥冯跋的一世辉煌。史料记载,冯素弗病故,归葬北票墓地,冯跋破例“七临之”。在弟弟的墓前,他涕泪长流,哭之甚恸,这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冯跋是想把弟弟唤醒吗?他的千里江山,他的无尽荣华,这个与他共度无数惊心动魄的夜、闯过无数激流险滩的人,都无缘再享了。最是生死不由人,纵是英雄也枉然。
五胡乱华,十六国以当时北方民族政权为主。但北燕皇帝冯跋是汉人,或者确切地说,是鲜卑化汉人。以前,我们经常听说的是少数民族的“汉化”,但历史的真实是,“汉化”与“胡化”是同时上演的。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皇族是汉人高氏,也是高度“胡化”的。
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更喜欢用金属器,而不是汉地流行的瓷器。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更具流动性的生活里,在颠沛流离的迁徙中,金属器的坚固耐用明显更有优势。瓷器易碎,而且重,这些都让它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受待见。
反观汉地,则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艺术特征。东汉越窑瓷器虎子是只可爱的小老虎,它的头侧偏,不知看到了什么,咧开嘴大笑起来,笑得虎牙尽露。而我们也被它天真纯净的笑容感染,不由莞尔。虎子,一般都是用正面大开的虎嘴作器口,这件作品匠心独运,呆萌的小老虎侧头一笑,充满了现代动漫气息,真是又呆又萌又美好。
就像当时的汉地,相对稳定的农耕社会,四时更替,春作秋收,日子简单,没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与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制作一件精美的瓷器,它易碎,唯有岁月静好的生活,才能留存易逝的美。
到了唐代,虎子继续使用。只是,它不能再叫“虎子”了,因为要避唐太祖李虎的名讳,“虎子”改叫“马子”。
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国皇帝,他追封自己的爷爷——西魏名将、柱国公李虎为唐太祖。“虎”是常用字,这下好了,为了避李虎的名讳,下面真是乱成一锅粥。
古代帝王的名字,多用生僻字,倒不是故意为难我们,恰恰相反,是为了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当时要避帝王名讳,如果帝王的名字用一个常用字,就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像清代雍正帝叫胤禛,嘉庆帝叫颙琰,名字虽不好念,但“懂事”,不给人民群众添麻烦。
唐太祖李虎也不是不懂事,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孙子,祖坟冒起了青烟,他一下从“公”变为“帝”,估计他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这奔涌而出的巨大喜悦了。
虎子,托李虎的福,再也不用和这不体面的溺器捆绑在一起了。
唐代的虎子,改名叫马子,我们今天用的“马桶”一词,即源于此。
在唐代,不仅虎子不能叫虎子了,连老虎都改叫“大虫”了。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虎牢关”改为“武牢关”;成语“管中窥虎”变成了“管中窥豹”;历史悠久的虎贲军也被废止了;虎符则变成了鱼符……
相比于爷爷李虎带来的混乱,李渊这个孙子倒是好多了。只是,曾经以冶剑著称的浙江龙渊,再也不能叫龙渊了。春秋战国时期,铸剑鼻祖欧冶子在此铸剑,忽然出现了“五色龙纹”,人们就将此地称为“龙渊”。龙渊这个地名叫了近千年,到了唐代,为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此地改名“龙泉”,也就是今天浙江省西南部的龙泉市。这里也是大名鼎鼎的龙泉青瓷烧造地。
不管叫什么,虎子一直在沿用,只不过器形有变化。清代广东地区曾经出现过一种洋人造型的陶瓷虎子,叫作“巴夏里夜壶”。巴夏里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驻广州总领事,当地人把巴夏里的形象放在夜壶上,用以表达对侵略者的痛恨。
虎子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电视剧《人世间》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也有用到这类溺器。有人说,味太大了吧,可相比在寒冷的冬夜出门上厕所,人们更倾向于这种简省。两害相权取其轻,人类总是这样理性。直到抽水马桶的普及,虎子才不用“闻味儿”了。
在博物馆里,不管是威风凛凛的青铜虎子,还是调皮可爱的陶瓷虎子,它们静卧于一隅,等你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