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美食

盛夏粥安

  • 海鲜粥

  • 水果粥

  • 芹菜虾仁粥

  • 小米粥

  • 蔬菜粥

  • 红豆粥

  •   炎夏酷暑,人们往住食欲不振,而夏天通常又是体力消耗较大的季节。此时,粥便成了人们调节胃口、补充体液的重要渠道,纷纷登上人们的餐桌。
      粥,也有人称呼稀饭,指用谷物煮熬而成的一种糜烂状的食品,为我国正餐主食和点心小吃的种类之一,其历史悠久,历来有“黄帝始蒸谷为饭,煮谷为粥”的传说。《礼记·檀弓上》中已有“粥之食”的记载。《生汉书·冯异情》载:“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唐代时,皇帝曾把粥作为恩赐臣属的御品。宋时,市上已普遍出售“糖豆粥”“肉盒粥”“七宝素粥”等。清曹廷栋撰有《粥谱说》,清黄云鹄留下《粥谱》并列粥方240余种。经历代发展,如今粥的品种纷呈异彩,百味杂陈。如以主料论,有大米粥、玉米粥、小米粥等;以佐料来说,有肉粥、菜粥、药粥、奶粥和蛋粥等。各地都有一些受人青睐的风味粥,如北京的豌豆粥,稀而不澥,沙甜糊软;上海的小绍兴鸡粥,原味鲜美,独具风味;天津的羊肉粥咸鲜味厚,粥汁浓稠;陕西的黑米粥浓稠甜美,味美适口;广东的及弟粥糜水交融,味鲜香厚,而艇仔粥爽脆软滑,鲜美清香。此外,苏州的鸡酥豆糖粥、杭州西湖藕粥等,也风味各俱,令人垂涎。
      粥以其独特的风味,博得了不少文人墨客的交口赞美。唐代储光羲爱食用茶叶所煮之粥,赋诗曰:“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宋代陆游的“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道出了食粥延年之功用。宋代苏东坡对粥爱之有加:“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时珍。”明吴宽对栗粥情有独钟:“腰痛人言食栗强,齿牙谁信栗尤妨。慢熬细切和新米,即是前人栗粥方。”张谊《宦游纪闻》说:明代解缙在荒歉之年,“常甘贫而啜粥”,曾赋诗云:“水旱年来稻不收,至今煮粥未曾稠。人言箸插东西倒,我道匙挑前后流。捧出堂前风起浪,将来庭下月沉钩。早间不用青铜照,眉目分明在里头。”读来令人失笑。清代净香居主人嗜食甜浆粥,在《都门竹枝词》中写道:“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条”。
      人们对粥如此厚爱,不仅仅是粥可充饥解渴,增强食欲,而且还在于它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宋代苏东坡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夜饥甚,吴子野劝吃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万妙不可言。”宋代诗人张耒撰有《粥记》一文,劝人食粥养生,写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脏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妙。”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足见食粥之好处。
      的确,在我国传统的食疗药膳中,粥占有一定的位置,如:龙眼肉粥,养心安神,健脾补血;白术猪肚粥,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枇杷叶粥,清肺化痰,止咳降气;蒲公英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竹叶粥,可清心火,消除烦热;韭菜粥,补肾壮阳,健脾暖胃;陈茗粥,清热止痢,除烦止渴;赤豆粥,补血健脾,利尿消肿;百合粥,清心安神,润肺止渴。
      现代医学认为,不论大米、小米、玉米,一旦煮成粥之后,其营养成分便呈水溶状态,易被人体吸收。煮粥时,再佐以其它辅料,如红枣、桂圆和绿豆等,则更富营养。“粥能益人,老少相宜”,点破了食粥之妙。

    缪士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27期

    • 第2024-06-26期

    • 第2024-06-25期

    • 第2024-06-24期

    • 第2024-06-21期

    • 第2024-06-20期

    • 第2024-06-19期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7期

    • 第2024-06-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