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山西发布

今年1至6月

太原市迎来108个优良天

  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佳 实习生 赵佳琪)7月31日,太原市召开生态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山西晚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太原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美丽太原建设,省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今年1至6月,太原市优良天数108天,优良率为59.3%,优良天数比去年同期增加3天。
  在治气方面,太原市坚持综合施策、重点突破,通过深化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深入推进臭氧污染防治攻坚,强化移动源和扬尘污染防治,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和联防联控,持续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至6月,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18,同比下降0.4%。六项污染物浓度有2项同比下降,分别是:二氧化氮、PM10。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达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在治水方面,坚持系统治理、标本兼治,通过加快“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着力补齐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入河排口监管和黑臭水体整治,健全完善汛期水质管控机制,全力推动流域水质提升。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共52个项目,预估总投资约231.36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40个,开工率为76.92%,开工项目中已完工14个,完工率26.92%。累计完成投资约83.1亿元。汾河太原段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根据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监测数据,2024年1月至6月,全市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
  在治土方面,坚持守土尽责、源头管控,通过深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深入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探索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有效防范土壤环境风险。
  在环境安全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从严监管,通过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全领域推进环境问题执法攻坚,持续做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夯实生态安全基础。
  相关
  108个优良天是怎么来的?
  在太原市生态环境专题发布会上,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负责人表示,2024年以来,太原市坚持综合施策、重点突破,全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深化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完成了太钢轧钢环节深度治理、垃圾发电厂氮氧化物治理,正在拆除东山矿1座炉窑,清徐县3家焦化企业备用干熄焦改造8月底前完成,晋煤物流“公转铁”项目10月底全部建成,城六区2家烧结类砖瓦窑企业目前已停产并于12月底前完成淘汰,6家水泥粉磨站深度治理年底前完成。采用清洁能源或国六以上排放标准车辆重点企业车辆运输达到5家。上半年重点工业企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减排14.96%、12.17%和9.87%。
  深入推进臭氧污染防治攻坚。积极应对今年夏季高温少雨不利气象条件,扎实开展臭氧削峰攻坚行动。完成工业企业源头替代174家,防治设备维护538家,泄漏检测与修复8家。完成餐饮业油烟治理装置二轮清洗3585家。4座重点储油库和29座加油站安装三次油气回收装置。
  强化移动源和扬尘污染防治。在123家工业企业示范推广中重型车辆门禁系统管控,开展中重型货车路检路查、渣土车专项整治、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三大攻坚行动”。全市共监测发现并处罚超标排放车辆42辆,深入实施工地扬尘污染治理评级管理和差异化分级管控措施,创建星级工地482处,发现并整改问题3699个,立案查处38起,有效打击和遏制扬尘污染违法行为。
  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和联防联控。充分发挥大气污染指挥调度平台数据监测、分析、调度作用,整合高空视频、用电监管、无人机巡查、渣土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在线监控等功能,精确锁定污染源头,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任务台账,限期“销号清零”。截至6月底,发现并交办问题5039件。落实汾河谷地联防联控机制,5月份以来,启动重污染预警1次,发布调度令4期(加严管控9天)。
  持续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成2023年度温室气体排放线下核查,7家发电企业完成配额清缴。加快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启动成立太原市中欧碳足迹创新中心,中部城市群气候投融资储备项目已累计达186个,52个项目获得银行授信和贷款,其中授信总额422.47亿元,贷款总额177.82亿元。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实习生 赵佳琪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31期

  • 第2024-07-30期

  • 第2024-07-29期

  • 第2024-07-26期

  • 第2024-07-25期

  • 第2024-07-24期

  • 第2024-07-23期

  • 第2024-07-22期

  • 第2024-07-19期

  • 第2024-07-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