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物志

太原市常青藤中学李嘉厚:

学习能力是一次次深思熟虑后的熟能生巧

  •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拍摄:田晓瑛  制作:李慧辰

  •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2024年太原市中考,来自太原市常青藤中学校157班的李嘉厚获得705分的好成绩。中考结束后,李嘉厚接连在成都、太原两地进行数学竞赛封闭式培训,停训休息的空隙,他接受了山西晚报记者专访,开头这句励志的话是他送给山西晚报读者朋友的。
      言语之间是少年特有的自信和豪情,李嘉厚相信人生会有二百年,那自然要击水三千里,不畏艰难、奋发图强。在访谈中,记者感受到,可以用“稳重”和“自信”来形容李嘉厚,面对记者的问题,他时而沉思,时而腼腆,但每一次思考后的回答既细致全面,又真诚认真,还有那不时露出的自信笑容,和立秋后的太原天气一般,清爽又温暖。
      稳了!他是班集体的“定心丸”
      回忆起查分的紧张瞬间,李嘉厚记忆犹新:“先是得知山大附中录取分数线是685分,果然和预想中的一样高。但是我不太紧张,因为我的预估分数最低是705分。”当时,妈妈也做了一个特别巧合的梦,她梦到嘉厚考了705分,所以在分数还没具体公布时,为了稳定嘉厚的情绪,妈妈也脱口而出他考了705分。当然成绩公布后,大家都惊呆了,竟然都成真了!
      看似巧合的背后,隐藏的是真实力,那便是李嘉厚的“稳”。有多稳呢?不夸张地说,从小学三年级到中考,他基本稳居全班前茅。稳定的心态是怎么练就的呢?李嘉厚谈道:“其实我也会遇到一些小困难,但在问题面前,我首先想到的是寻找解决办法。比如说有段时间文综成绩不理想,我就找班级文综较强的同学请教,学习别人更优秀的技能,看看能否运用到自己身上。”虚心求教是他的秘诀。
      正如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在《一生的旅程》中所说:“一切困难都是可解决的问题。”从外貌看,李嘉厚是个比较腼腆的大男孩,但他绝不是一个焦虑的人。“脚踏实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这才是最重要的。遇到问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坦言。
      与此同时,因为“稳”,李嘉厚还是班级的“定心丸”。他的班主任张静评价他:“这孩子特别稳,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他对于学习的积极乐观和坚韧不拔,还带动了整个班集体一起向上。”
      棒啊!自信和劳逸结合是他的学习法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谈到自己有哪些优秀特质时,李嘉厚说出了“自信”二字,是的,这份自信来源于对自己足够的了解。“我相信我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遇到难题或者是学习瓶颈时,第一想到的并不是退缩,而是相信我自己一定能战胜或者突破它。当你对自己有全面认知时,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勇气,会鼓励你勇往直前。”
      这份自信可以说是157班的特有氛围。“我们班的自信boy张智轩就像一轮小太阳一般感染着我们,也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自身的可贵。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变得‘迷之自信’啦。”李嘉厚笑着说。
      与此同时,劳逸结合可谓是李嘉厚的另外一个“学习法宝”。在他的学习节奏里,睡觉第一,吃饭第二。所有的作业都会在晚自习时完成,直到初三后期,李嘉厚都不会把作业带回到家里,会保证每晚10点入睡。甚至在周末时,他也不会推迟入睡时间,第二天再赖床不起。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让自己多多放松,有时出去打球或者溜达。
      好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家长的培养。“我记得初一时,一到中午我爸就会把我按到床上强制睡觉,即使有作业,他也会强制收走。他对我良好作息的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嘉厚回忆道。直到现在,爸爸还会不时约着李嘉厚一起到汾河边的自行车道夜骑,进行一场父子间独有的“约会”。
      拼吧!学习需心法也要实战技能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学子?不仅要养成“心法”,实战中的“技能”也是“规定动作”。
      在数学方面,李嘉厚从难题和基础题两部分拆解:对于基础题来说,强调“训练”的重要性,“基础题重在多练,通过训练来提高计算准确度,从而提高做题速度。不要小看基础题的训练,往往一个小小的粗心就会让你步步错。在训练的同时,还需要有惩罚机制,帮助自己长记性。”
      难题就属于拔高部分了。他首先强调韧劲和耐心:“不要一上来就想着我要把这道题啃下,也不要一看到难题就放行。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也许你会花10分钟、1小时,遇到难的竞赛题用四五个小时思考都不在话下。只要你是带着自己的思考、专注且耐心地去分析它,都会有收获的。做出来那是一大成就感,做不出来再看答案,也是一种对自己思考方向的纠正。之后要做的,就是通过一次次的深思熟虑,总结经验教训,夯实知识点,查缺补漏,从而达到面对相同题型时的熟能生巧。”李嘉厚将自己学习数学的技巧倾囊相授。
      学习能力正是一次次训练、一次次深思熟虑后的熟能生巧。他还补充道:“我记得有个小伙伴用了3天时间啃一道数学竞赛题,当他最终做出来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说‘我终于拿下它了’!那种成就感是非常吸引人的!”
      记者对面的李嘉厚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一个优秀学子对于一门学科的真正热爱,可以说他对数学的喜欢延伸到了心流层面。提到英语,李嘉厚说主要得益于父母的引导和熏陶。李嘉厚的父母均从事医疗工作,英语属于必备技能之一,所以从小学开始,父母就十分重视他的英语学习。从每天单词的背诵到新概念系列的学习,李嘉厚在父母严厉的监督中,渐渐培养起了对英语的爱好。此外,妈妈还给嘉厚购买英文杂志、挑选英文版动画片给他看,着重培养他的语感。“父母对于我的英文学习还是很严厉的,如果没有按时完成学习内容,他们是会大发雷霆的。”李嘉厚回忆。
      爱了!父母重过程而轻结果的高质量陪伴
      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曾子杀猪、孟母三迁等故事至今耳熟能详。李嘉厚的父母工作非常忙碌,他从小到大包括平时的一日三餐和上下学,都离不开姥姥的付出,李嘉厚对于姥姥的情感也十分深厚。父母虽然没有长时间的陪伴,但给予了他高质量的陪伴,这也成为嘉厚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我爸妈只要回家,几乎不碰手机和电视,基本上都在陪伴我学习。除非有特别重要的医院电话,他们才会出去接听。”李嘉厚谈道。
      此次采访,记者也提前征求了一些家长问题。围绕“孩子期待怎样的父母”这一主要问题,李嘉厚用自己父母的行为做了回答:“我的父母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他们既严厉又温柔。面对学习习惯的养成,他们是严厉的,做不到会狠心责罚;对于成绩是宽容的,不会因为某一次的成绩不好而埋怨我。”
      重过程而轻结果,这是一种坚守长期主义思维后的行为产物。“嘉厚在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学习内驱力和方法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班主任张静表示。
      嘉厚这种脚踏实地的品质和常青藤中学校的理念如出一辙,该学校的校训便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老师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李嘉厚所在的157班,就涌现出一批全面发展的自信的学生。与此同时,学校还提供多种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学术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掘和培养兴趣、才艺。“学校组织的英语节、语文节上,李嘉厚都积极参与,充分锻炼了各种能力。”班主任张静表示。
      接下来,李嘉厚还要前往哈尔滨进行数学竞赛的集训,预祝这位自信的少年在自己喜欢的学科海洋里自在畅游,会当水击三千里。

    山西晚报记者 田晓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8-14期

    • 第2024-08-13期

    • 第2024-08-12期

    • 第2024-08-09期

    • 第2024-08-08期

    • 第2024-08-07期

    • 第2024-08-06期

    • 第2024-08-05期

    • 第2024-08-02期

    • 第2024-08-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