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据日本广播协会消息,自民党相关人士14日透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决定不参加9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竞选。这意味着自民党新总裁选出后,岸田将退任日本首相。
另据共同社报道,岸田决定放弃参选、不再谋求连任,与持续低迷的内阁支持率有关。共同社分析说,自民党内部的“黑金”丑闻使内阁支持率持续徘徊在20%左右的低水平,也让岸田失去了自民党内部的支持。岸田判断再度当选难度增大,因此放弃参选。
目前,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已表明参选意向,数字大臣河野太郎也向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表达了参选意愿。
延伸
岸田退选原因曝光日本未来走向何方?
8月14日,东京传出重要消息,相关人士透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基本决定不参加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岸田政权于2021年10月上台,不满三年就将匆匆谢幕。在接下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自民党将选出继任者。
岸田此次为何决定退选?这是否意味着岸田派式微?谁最有希望接任岸田,成为下一任自民党总裁,继而有希望成为下一任日本首相?这一切,对日本政局变化又有何影响?就一系列问题,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接受采访,进行解读。
面临党内和民意阻力 岸田步拜登后尘?
陈洋认为,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岸田文雄宣布将不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与不久前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不参选2024美国总统大选,有相似之处。
在陈洋看来,岸田与拜登都遭遇了党内和社会民意的阻力,特别是2024年以来,岸田内阁支持率持续低迷。
日本共同社此前实施的全国电话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岸田内阁支持率为24.6%,连续9次不到30%,而不支持率高达60.7%,支持率持续低迷。
共同社等分析,导致岸田决定放弃的因素至少有两重。其一,虽然岸田此前摸索了参选的可能性,但内阁支持率仅为20%多,自民党内出现了希望换掉岸田的呼声,认为在岸田带领下,参加下届众议院选举难免陷入困境。
其二,可能是自民党派系政治集资宴会收回扣事件后,岸田的应对失去了党内支持。报道称,岸田就不参选的理由向身边人士透露,收回扣事件“必须有人负责”。
陈洋则进一步分析称,事实上,岸田本人采取了很多补救措施,比如:通过宣布加速修宪,来讨好自民党内保守势力;通过内政外交举措,来讨好社会民意,试图获取支持。但总体来说,这些做法成效有限。
与此同时,陈洋指出,2024年以来,岸田率领的自民党在多场国会议员补选、地方行政长官选举中失利,因而加速了岸田在自民党内的“不人气”。当然,也在于岸田本人可能没有成功说服自民党内“大佬”麻生太郎,获取其支持。因此,岸田宣布不参选,是自民党内和社会民意共同作用的结果。
面临“混战” 自民党总裁选举形势复杂
伴随着自民党内主要派阀的解散,以及时下岸田宣布不参选,陈洋认为,这意味着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将变得难以预测,也意味着这次或将有多人参加总裁选举。
以往,自民党内派阀的存在使总裁选举结果相对容易预测,因为很多派阀会提前宣布所支持的对象,往往结果会在总裁选举还未正式开始时,就已基本确定谁最终当选了。
然而,如今自民党内只剩下麻生派,此次选举谁将成为新一任自民党总裁,就相对难以判断了。
再者,陈洋指出,岸田如今宣布不参选,意味着很多人将可以“名正言顺”地参选,比如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
由于一直担忧背上“令和版明智光秀”的骂名,茂木敏充一直未公开表态要参选。但随着作为总裁、首相的岸田不参选,茂木敏充及其他岸田内阁成员均获得参选资格,如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经济安保大臣高市早苗等。
此外,正在窜台的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以及前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前经济安保大臣小林鹰之等,也均有可能参加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
陈洋分析,总体来看,茂木敏充和石破茂最终当选的概率相对大一些。
就茂木来说,其虽然在日本社会知名度不高,但在自民党内相对有影响力,是一位实干家,且麻生太郎并不反感茂木。
就石破茂来说,其同样也是一位实干家,有政治抱负,社会知名度也相对更高。但是,其在党内相对不受欢迎。
陈洋预计,有可能会在两人中选出一位新总裁乃至日本新首相。但总体而言,日本政局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刻,可能谁都无法知晓最终结果。
面临多重变化 日本未来走向将如何?
陈洋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结果将对日本政局走向有重要影响。
首先,从自民党自身的执政来说,本次选举结果将左右自民党能否继续稳定执政。本届日本众议院议员任期将于2025年10月30日到期。这意味着,2025年10月30日前,日本必须举行众议院选举。
同时,2025年夏,日本还将举行参议员换届选举。受政治“黑金”丑闻影响,自民党支持率持续低迷,而即便选出新的自民党总裁,其能否率领自民党赢得明年这两场重头选举,将决定该党能否继续稳定执政。
而从日本国家发展整体而言,岸田担任日本首相和自民党总裁的三年,日本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
陈洋指出,这三年,日本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大国博弈之间选边站队,由此引发日本国内乃至周边国家的担忧。
因此,未来新的日本自民党总裁能否修正、纠正当前的一些错误战略方针,无疑也将决定着日本未来的走向。
日中关系仍是下一任日本自民党总裁以及未来的日本首相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万象会见日本外相上川阳子时表示,当前中日关系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中国的对日政策始终保持稳定性、连续性。
王毅强调,希望日方树立客观正确对华认知,奉行积极理性对华政策。双方相向而行,维护双边关系政治基础,加强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真正把战略互惠关系落到实处。
王毅还就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重申了中方立场,强调应确保利益攸关方有效参与、独立取样,建立长期国际监测机制。
据中国新闻网
观察
又是一年“8·15”日本动向令人忧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9周年的日子。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和实施的殖民统治给众多国家带来深重灾难,也将本国国民拖入深渊。二战结束后,日本理应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然而,日本右翼势力从未放弃成为军事大国的迷梦,一方面竭力掩盖和美化侵略行为,突出其受害形象,另一方面一步步架空和平宪法,试图摆脱战后体制。日本的种种举动令国际社会担忧,值得高度警惕。
错误史观横行
每年“8·15”和其他重要节点,总有一批日本右翼政客公然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象征,日本政客参拜该神社遭到日本国内爱好和平人士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曾多次导致日本与近邻国家关系紧张。
今年,日本又接连曝出自卫队人员大规模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先是陆上自卫队幕僚副长小林弘树被曝带领数十名自卫队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随后,日本媒体又挖出海上自卫队训练舰队司令官今野泰树去年5月曾带领165名海上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毕业生集体参拜靖国神社,其照片刊登在靖国神社内部刊物上并配文“正式参拜”。
公务人员参拜靖国神社涉嫌违反日本宪法所规定的“政教分离”原则。日本防卫省内部有明确规定,禁止自卫队员作为部队或组织参拜神社等宗教设施。然而面对舆论质疑,陆上自卫队称参拜是请假进行的个人行为,并不违规,仅以参拜人员使用了公务车为由给予轻微处分;时任海上幕僚长酒井良则回应称相关事件属“个人参拜”,海上自卫队“不打算调查”。
此外,日本海上自卫队前海将(海上自卫队最高军衔)大塚海夫今年4月出任靖国神社第14代宫司。这是自卫队前将官首次出任这一职位,而二战期间靖国神社宫司由退役陆军大将铃木孝雄担任。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巧合”令人不安。
掩盖历史污点
今年4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审核通过令和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材《国史教科书》。该教科书大肆宣扬“皇国史观”,否认日本强征“慰安妇”的事实,这是其首次审核通过,意味着这一“有毒”教科书明年有可能进入中学课堂。
1993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发表“河野谈话”,承认日军直接参与在朝鲜半岛、中国等地设置“慰安所”及强征当地妇女充当“慰安妇”,并对此表示道歉和反省。但《国史教科书》公开唱反调,称“慰安妇”是“是拿报酬工作”,“日军没有强行抓走朝鲜女性”。
这样的教科书何以通过审核?日本“儿童与教科书全国网络21世纪”代表委员铃木敏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对历史修正主义采取纵容态度,企图以颠倒黑白、美化历史的教科书扭转国民历史认知。其结果是误导了孩子们对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理解,助长了对中国和韩国的排外情绪。
坚持调查宣传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告诉记者,日本小学历史教科书涉及二战的部分,有关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轰炸以及东京遭空袭等受害内容多达十几页,而对日本侵略罪行的描述几乎没有,更别提南京大屠杀了。
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建设“美丽国家”为幌子,日本试图洗白侵略历史污点的行径不断上演。时至今日,日本青少年对战争责任知之甚少,关于战争罪行的记忆正在快速消失……
架空和平宪法
近年来,日本利用朝鲜半岛和台海局势、乌克兰危机等渲染紧张气氛、制造恐慌,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借机大幅调整安保政策,逐年增加防卫预算,并不断放宽武器出口限制,一再突破和平宪法限制。
日本先后打破多项军事禁忌,不断突破“专守防卫”原则。2022年12月,日本政府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提出日本将致力于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等政策主张。根据文件,日本计划在2023至2027财年将防卫费总额增至约43万亿日元,是此前5年的近1.6倍。
今年3月,日本政府决定允许向第三国出口日本与英国、意大利共同研发的下一代战斗机,并进一步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及其实施方针,打开了向第三国出口武器的大门。
自2022年以来,日本先后与澳大利亚、英国以及菲律宾签署互惠准入协定,结成“准同盟”关系。日本还加强与北约的勾结,图谋“引狼入室”,将北约引入亚太地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年4月访美期间,双方将防卫关系提升至前所未有水平。
日本上述种种举动有悖于其和平宪法的“专守防卫”理念,给东亚地区带来安全威胁。日本前外务省官员孙崎享指出,日本与亚洲邻国之间的纠纷本可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但日本政府一味迎合美国要求,走上扩充军备的危险之路。日本现在应认真思考,究竟怎样的政策才能给日本带来真正的安全。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