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彩云)8月12日至13日,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运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运城市研学课程讲解大赛。来自运城市各县(市、区)文旅局择优推荐的27名讲解员各展风采,带来一堂堂别开生面的趣味研学课程。
“一亩等于多少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煤矿下为什么不能穿化纤材料的衣服?”“澄泥砚的土来自哪里?”比赛过程中,讲解员们带来的内容各有特色,从煤矿工业研学到临晋县衙文化研究、澄泥砚的文化与工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大家或制造悬念,或设计问题,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开启“研学之旅”,用问题贯穿“旅行”,让孩子们带着好奇去游玩和探索。这也体现了大赛的关键得分点——要有“研”有“学”,统筹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比赛过程中,沉浸式体验的形式让人印象深刻。圣天湖之旅为孩子们准备了面团,让“小小馍法师”们亲自体验蒸馒头的过程;澄泥砚之旅中,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个物料包,在遇到“汾河瑾泥有什么不同”的问题时,可以把物料包中的泥块拿出来亲自研究;煤矿之旅中,孩子们拿上普通手电筒和矿井灯下矿亲自对比,感受二者的效果不同……
下一步,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围绕研学根本目的,把握原则规律,紧跟市场前沿,契合师生需求,指导研学旅行相关单位开发更多更优质的课程产品,变“研学游”为“研学优”,持续擦亮运城研学旅行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