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接近尾声,太原市高一新生已经报到,开学季已然来临。各学校的新生群、班级群也逐渐组建并活跃起来,伙食费、资料费、班费等各类缴费信息在群内不断“涌现”……出乎意料的是各种费用成为不少骗子眼中的“肥肉”。
近期多地频发班级群诈骗案件,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对学校的信任,精心编织陷阱,让不少家庭遭受经济损失。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专业人员,一起揭开这些骗子的“套路”,提醒广大家长、学生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警惕 多名家长在班级群被骗
近日,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公布了一起案例:短短两天内,两个班级36名家长被骗。经警方深入调查,发现诈骗事件的源头均指向两名学生,他们在使用快手时,被“加群送王者荣耀皮肤”的诱饵吸引,通过QQ扫描不明二维码加入了一个禁言状态的QQ群。
随后,群内人员诱导他们添加了所谓的游戏皮肤“客服”QQ,并进一步哄骗学生分享了班级群的微信二维码。骗子利用这些二维码轻松潜入班级群,冒充班主任身份,以收取学习费用的名义成功骗取了多位家长的转账。
无独有偶,太原市反诈骗中心也曾公布一起案例,太原市某高中部新生班级群有诈骗分子冒充老师诈骗家长,班级里十几名家长总共被骗2000余元。据民警介绍:“骗子首先盗取班级学生微信号,并在中午12点20分将头像改为班主任头像,以收取书本费、试卷费为由,在群内发布支付宝二维码,有11名家长扫码付款被骗,每人198元。”民警提示:“骗子行骗大多是选择在中午老师休息的时间,并且支付宝二维码上会备注‘新华书店’等称号来混淆视听。家长稍不注意就会上当,此类警情年年有。”
揭秘 民警拆解此类诈骗
每年开学季,不法分子冒充老师收费这类诈骗往往都会“卷土重来”,让人防不胜防!一方面是善于伪装,另一方面他们更是抓住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心理才能屡屡得手。谨防开学季诈骗,了解诈骗套路很关键。
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职工新村派出所副中队长、太原市反诈讲师文强对此类警情进行拆解,并围绕“骗子如何潜入班级群”“如何冒充老师”“如何收费”等方面给出警示。文强告诉记者:“首先,骗子会利用部分学生打游戏的爱好,通过赠送游戏皮肤,诱导学生给骗子班级群二维码。骗子扫码进群后,将自己的头像和名称改为班主任头像和名称,以收取学习费用为由头,让学生家长转账进而骗钱。”
此外,行骗入群的方式还有很多。“不法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后便可进入;有些学校在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群微信号、QQ号(老师的微信号、QQ号、手机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不法分子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会要求老师将其拉入班级群;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把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文强进一步分析。
骗子是如何冒充老师,迷惑学生及家长的呢?文强分析:“骗子一旦成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对方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只需下载头像、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迷惑性极强。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随后,一般群收款该功能较为方便,且金额固定,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收款率较高。同时由于群聊的‘真实性’,很多家长并不会有所怀疑。”
更为狡猾的是,骗子还会“演双簧”。“如遇有家长质疑,假‘班主任’就会直接回应,或者控制另外一个加入群的诈骗号和自己演双簧,对质疑的人进行‘敲打’。绝大部分家长都不敢得罪班主任,所以马上就交了钱。等部分家长反应过来或真的班主任看到信息时,骗子早已收款退群走人,逃之夭夭。”文强谈道。
支招 老师、家长如何防范?
那么如何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呢?太原市西城实验小学副校长建议:“作为老师,首先要防范骗子潜入。为防范骗子潜入群内,班主任可对本班级群的群成员身份进行再次核查,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其次是加强联络群管理。学校、老师要加强联络群管理。家长群应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并实行实名制,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再次是做到群信息不外泄,群内发言要谨慎。老师应要求群成员谨慎发言,不乱发、乱点链接,不轻易向无关人员转发群内的重要文件、通知等等。”
而对于家长而言,要有防范的心。对此,太原市反诈讲师文强建议:“家长首先要学会分辨信息真假。如遇班主任在群内收费情况,应先核查群内是否有两个班主任头像(微信、QQ头像和昵称是可以随时更改的),如果有,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家长还可以向学校或班主任直接打电话、发短信,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不要急于转账、汇款,避免被骗。其次,家长要有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意识。对于涉及个人和孩子隐私的信息,尽量避免发在家长群或者其他公开的网络平台,也尽量不要提及孩子具体的姓名、班级等详细信息。最后这点家长们也需要注意,那就是切勿随意拉人进群。家长、学生不要随意对他人公布班级群信息,不要轻易拉人入群。若发现有新加入的人员,可提醒班主任核实对方身份。”
防范诈骗应从细节入手,但如果不幸落入“圈套”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如果大家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时,要及时拨打反诈专线96110进行咨询;如果不慎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并保存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切勿通过网上寻找维权机构等途径,避免二次上当受骗。”文强补充道。
注意 这些陷阱务必提高警惕
8月25日,太原公安也为大家送上一份开学季网络防诈大礼包,梳理几种常见的诈骗骗局,提醒广大学子和家长朋友,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高防骗意识,在转账和填写个人信息时再三确认,牢记只有自己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才能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骗局1:缴费、退费诈骗
骗子在班级家长群里,使用班主任的头像、昵称,冒充班主任发布虚假缴费信息,引诱家长和学生转账,或者利用伪基站、木马链接等手段,以学校名义给家长发送退费短信,引导家长点击链接,按要求填写个人银行账户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诈骗预防:学校应加强对各班级群的核查,及时清理身份存疑人员,加强群聊管理,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学生和家长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在缴费、退费前再三确认收款人身份,不随便点击他人发送的链接,不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骗局2:冒充熟人诈骗
骗子盗取学生微信号、QQ号后,冒充学生本人向家长要钱,向学生的亲戚、朋友借款,或者以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得病等为由,要求学生家人、亲戚、朋友转钱。
诈骗预防:当接到转账的信息时,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后再转账。
骗局3:开通和注销“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实际就是“高利贷”。部分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通过贷款平台,误入诈骗分子“校园贷”的诈骗圈套中。注销“校园贷”是指诈骗分子冒充贷款公司的客服,声称“有贷款记录,如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以帮助受害人注销为由,引诱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等,从而实施诈骗。
诈骗预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贪图虚荣,不互相攀比,合理消费,戒除贪婪心,拒绝“校园贷”,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
骗局4:以资助为由诈骗
诈骗分子多冒充教育部门、民政部门或某慈善机构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学生本人,称有一笔捐助款或者助学款无法到账,需要核对身份、银行卡号等详细信息,引导受害人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卡内的钱转给对方。
诈骗预防:勿信“天上掉馅饼”,不贪图小便宜,时刻注意个人信息保密,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外露或告知陌生人。重点是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号、密码、电话号码等。
骗局5:机票退改签诈骗
诈骗分子借此冒充航空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以航班延误、航班取消等为由实施机票退改签诈骗。
诈骗预防:在接到类似航空公司电话、短信时要第一时间通过正规途径与航空公司进行沟通,不要随意点击短信中附带的链接,更不要通过任何方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
山西晚报记者 田晓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