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有机农业助力‘千万工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在灵丘落下帷幕。该论坛从2014年到2024年已经连续举办11届。11年来,论坛作为灵丘的一张闪亮名片,推动和见证了灵丘的开放发展、绿色发展、转型发展。而大同市以车河为起点,逐步推广“车河模式”,建成了一批有机农业发展示范区、样板区、先行区,逐步走出一条发展有机农业、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转型之路。
在举办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的过程中,灵丘将其打造成为延揽人才的高端平台和人才盛会。据灵丘县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论坛截至目前,共有1800名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有机农业、生态环境知名专家学者,国内科研院校的专家、有机农业知名实践者共同就全域有机农业发展探索、技术体系及灵丘有机农业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有机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等方面深度参与。其中不乏具有世界影响力在专家学者。比如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孝德、日本岛根大学原副校长保母武彦、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等。
多年来,专家们在论坛上激扬思想火花,传授行业经验,播撒科技种子,围绕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机农业集群产业、有机农业产业化开发、“三社一体绿色供应链”建设、品牌打造与市场营销等主题展开讨论,为大同农业传经送宝、开阔视野、梳理提升,拓宽完善大同农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为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作出大同贡献。
亚洲有机农业联盟(IFOAM-Asia)主席周泽江说,中国北部一个小县连续多年举办国际有机农业论坛,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亚洲和世界有机事业的发展,靠的正是在千百个车河典范带动下的有机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主论坛外,海内外学者在分论坛参加论坛,论题基本涵盖了灵丘县乡村振兴及经济社会发展亟待全面提升的学科、行业、专业领域。
累次论坛期间,灵丘县陆续成功举办了“首届有机社区·民宿论坛”“首届有机农业·有机产品展览”,吸引50多位民宿设计建设专家参加论坛,60多家企业参加展览。由此衍生并发展灵丘县民宿、文旅、文创、农产品加工及新能源、新材料、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环境设计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论坛见证和推动了灵丘的开放、绿色和转型发展。推动灵丘县以有机筑基,走出了一条以科带农、以科兴农、以工促农、以旅助农、城乡互动、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10年来,灵丘县在南山区四乡一镇(红石塄乡、上寨镇、下关乡、独峪乡、白崖台乡)1185平方公里土地上,规划建设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相对封闭的连片有机农业园区。
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有机食品生产基地3万亩,其中有机认证基地13个,认证面积1万亩、认证品种108个,有机农业总产值达5亿元。绿色、有机认证品种累计达到151个,先后创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乡2个、示范村2个、千亩核心片2个、样板区7个,有机农业生产基地13个,辐射带动发展有机旱作农业10万亩。实现了从国定贫困县到“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县”“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的华丽转变,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大数据产业强势突进、新能源产业领跑赛道、通用航空产业蓄势待飞,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已现雏形。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创建名单等殊荣,世界乡村复兴大会、中国有机大会、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组委会联合授予灵丘县“有机之乡”称号,也受到1200多家海外媒体的关注。“有机农业”已成为灵丘一张亮丽名片。
“如果说第一届车河论坛是中国农大与灵丘县双方区域性单纯的产业研讨,那么从第三届论坛开始就拓展成覆盖全国乃至世界国际性会议,也是灵丘吸引人才、聚集人才,助力发展的人才平台。11年来,仅中国农大在灵丘就培养了50多名研究生,为灵丘培养了1000多位乡土种养技术人才,论坛不仅有效解决了灵丘有机农业发展及乡村振兴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为发展全域有机农业乃至山西旱地有机种植提供了智力支撑,扩大了灵丘的影响力,打造了灵丘的名片,可以说‘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已成为灵丘引才聚才的特色品牌”。领衔编制车河规划者、车河论坛发起人之一、中国农大教授胡跃高如是说。
此外,论坛期间举办的灵丘县深化省校合作人才工作成就展,紧紧围绕人才汇聚、发力、成长等重点,梳理中国农大专家团队与灵丘本土人才紧密合作的工作成就,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做法的解析,全方位、多角度展现灵丘“汇聚天下英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和良好态势。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