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艺文

《风》之探求——一位出版人对《诗经·风》的新译新说

面对美人一腔怅惘的《月出》

  [新译]
  
一轮月出月皎皎,照我所爱美姣姣。
  窈窕轻舒绰约姿,令我倾慕情难表。
  月如圆盘银光照,照我所爱身苗条。
  婀娜仪态挠我心,令我暗恋幽难熬。
  月光如水月色好,月色美人相映耀。
  玉影缥缈撩愁肠,令我痴迷欲醉倒。
  [新说]
  三章月色“皎兮”“皓兮”“照兮”(清亮、明亮、透亮)都美,各美其美;三章美人“僚兮”“懰兮”“燎兮”(漂亮、美丽、撩人)都娇,各娇其娇;三章男子都心动,怦怦然,心烦意乱,情肠百结。三章都有所不同,施以华彩,就丰富了画面色泽;着笔细腻,就牵出了幽人的幽思。
  月色,美人,月就是人,人就是月;男子,情思,人就是情之所寄,情就是人的外化;混融为旖旎幽情的舒缓柔曼,洇成了一幅足可愉悦品赏的夜色佳景。更有冀望的愁想一丝,萦绕在空气中,飘飘渺渺,不忍心挥斥,也挥之不去。
  金圣叹评《水浒》讲过,“良夜如此,美人奈何?……月毕竟是何物,乃能令人情思满巷如此,真奇事也”“灯下看美人,千秋绝调语。……灯下看美人,加一倍袅袅”。此时,将金言的“月色”和“灯光”一并邀来给《月出》作伴,月下看美人,皎洁之光,沐浴着身姿,美姣姣的光影和本人成了两人,似十分明丽。然而,尽管是明眸皓齿,远观在灯下却依然花容朦胧,美的还是那婀娜多姿的优雅身形。月下的美人,迷人自不待言。纵得不到美人作伴,皎月空灵,月下独酌,品《月出》此诗,也无异品了一杯好酒。
  这诗的美人,颜值之美原著说得有点佶屈聱牙且语词变化叠叠多多,正是如此,才足够你去驰骋想象,其美如何震慑,如何特别惊心动魄,都是你自己许许多多的絮絮叨叨喋喋不休出来的,才让你备感真切。那迷离幻象竟然逼出了自感到不可近切的苦闷,被撩得心里骚动的不安,被引动起驰魂夺魄之痴恋,让人欲罢不能而牵肠挂肚……凡此,说白了无非惊鸿一瞥,但此一瞥,迷离惝恍,扇动如斯燃情,还细节历历可以计数,已属非寻常的感奋。
  美人、美意、美情,仅隔薄纱,却只可观赏,绝难亲承芳泽。这遗憾,是甜蜜的痛苦,是堪称可萦绕于心的百年惦记,只有经受着如此揪心的爱之煎熬,才有如此之诗。此月甚美而不可得,还会带来一分牵挂往后的煎熬:它终会消逝,究竟会消向何处,还可寻于何处?添此层煎熬,是多情风流不舍美人的诗外惦念使然。当然,《风·月出》情长纸短已无法言说。惟到后世,到了宋代才有辛弃疾氏《木兰花慢》补了代言:“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说的是此夜月色,也许被另一朝代、另一世界的别人享受去了。谁呢?有如“乌兰巴托之夜,那么静那么静,连云都不知道”。好诗,即便在长久的以后,诗外都能延申出许多意趣。诗魂,正在此处。
  这是《风》里用词最讲究色彩变化,最讲究文字搭配雕琢,最追求外观形式感的唱诗。特别是其形制,按照当代汉语横读分行排列,呈现出方块汉字每个字占地大小相等,每章唱诗块面方方整整、周周正正的建筑美感。凡三章,其内在肌理的织体以第一章为标准模式,章章句数整齐,字数一样;诗句的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等等,以及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无不三章对应,与第一章形成工整对称。第二、第三章,既依照第一章的模板格式,又只变换极少的字词来构型,故而全诗三章每章16句本总共有48个字位,但只用上了24个不同字,就使整体饱满成型。这是典型的设模子填充构型的诗歌范本,堪称《诗经》一绝。

宋安群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02期

  • 第2024-08-30期

  • 第2024-08-29期

  • 第2024-08-28期

  • 第2024-08-27期

  • 第2024-08-26期

  • 第2024-08-23期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21期

  • 第2024-08-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