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刚踏入初三的门槛,迎来了第一次摸底考试。本以为他能借此机会展现一学期以来的努力成果,然而成绩揭晓时,却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期。那晚,家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氛围,儿子的脸上也失去了往日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几分沮丧和迷茫。
看着他低头不语,心里五味杂陈。作为父亲,我深知这个阶段的重要性,也明白一次考试的失利并不能定义他的全部,但我也担心这会影响他的信心,甚至可能让他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
为了缓解他的压力,也为了让他从失落中走出来,我决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他好好聊聊。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清晨,当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叫他起床吃早餐时,却发现他的房间空无一人,桌上留有一张纸条:“爸,我出去散散心,很快就回来。”我的心猛地一紧,担忧之情油然而生。我急忙拨打他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他略显疲惫却坚定的声音:“爸,我没事,就是想去郊外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整理一下心情。我知道这次考试没考好,但我会努力的,你放心吧。”听着他的话,我虽然仍有些不放心,但也意识到或许给他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自己调整状态会更好。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好,儿子,你去吧。但记得要注意安全,早点回家。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找回状态。”
挂断电话后,我坐在沙发上,心中既有担忧也有期待。担忧的是他在外是否安全,期待的是他能通过这次短暂的离开,找回那份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作为父亲,我学会了在关心与放手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既不过度干涉,给予儿子足够的个人空间与自由去应对挑战;也不失时机地表达支持与鼓励,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力量。更是尊重与理解的体现,它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也让儿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与坚韧。我相信,这会成为我们家庭幸福与和谐的基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到下午,我收到了他发来的照片和简短的消息。照片中,他站在一片开阔的田野上,笑容灿烂,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也更加坚信,我的儿子,他有着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面对成长中的挑战。
晚上,他准时回家,手里还提着一只精致的风铃,说是要送给妈妈作为惊喜。我笑着接过风铃,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欣慰。那晚,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心情和未来的打算,空气中弥漫着温馨和希望。我知道,无论前路如何,只要我们一家人携手同行,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张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