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补贴、大牌限时补贴、各种满减赠送优惠……10月14日,阿里、京东、拼多多在同一天启动了双11活动,各种花式促销,纷纷抢滩双11这一大市场。而在国庆假期刚一结束,抖音就抢先开启了双11活动,拉开了“史上最长”双11的序幕。
“史上最长”双11提前启动
为什么说是“史上最长”双11?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双11整体提前了约10天开启。据预测,各大平台“抢跑”加上返场期延长,整个大促活动将持续到11月30日。这意味着大促的“战线”,将拉长至一个多月,成为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双11活动,再次刷新了双11购物周期。
不仅如此,各电商平台在优惠力度上也进行了加码:今年天猫双11,在官方立减85折,或跨店满减每300减50活动基础上,还额外投入300亿元消费券及红包。拼多多首次推出“百亿消费券”活动,并将“百亿加倍补”升级为“超级加倍补”。京东则在10月31日开启“百亿补贴日”,提供海量爆品官方加补限时低价。
山西晚报记者注意到,支付体系的整合是今年双11的一大变化。目前多数淘宝天猫商家提供的付款页面,已经显示出了“微信支付”这一选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选择支付方式,从而实现“支付自由”。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微信支付”功能,需要更新至最新版的淘宝APP。
怎么买才最便宜?这是个难解的题
跨店满减、官方立减、定金翻倍、定金权益、前一小时半价、口令红包、支付红包……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的促销活动,再次迷乱消费者的眼。
“一会儿是主播带货,一会儿是厂家直播,一会儿是某平台自营销售,同样的产品,各大直播间推出五花八门的活动机制,各种计算、比价,搞的人头大心累,索性不买了!”“一年一度的‘数学考试’又来了,但似乎是最难解的题,你通过认真计算,刚觉得这家便宜,没多久又发现似乎另一家更便宜……”“能不能去掉花式促销,标出实实在在的价格。”网友们纷纷吐槽,并期待价格能更清楚、更透明。
怎么买才最便宜?这几天,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上万条双11最省钱攻略、双11无门槛红包攻略汇总等相关笔记,“最低价”攻略,手把手教你“薅羊毛”,最省钱“满减攻略”,揭秘“平台新玩法”等等,还有人细心地贴出了满减时间清单,甚至建群共享消费券。
双11的价格真的是年度最低吗?有着十多年网购经验的资深网购达人胡女士透露,大促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和商家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如直接降价、满减、优惠券、折扣券等,这些优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品的价格。但有些商家会在双11前提高商品价格,然后在双11期间再进行“降价”,实际上消费者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优惠。这种现象虽然不多,但确实存在。部分商品会限时抢购,这种价格往往比平时低很多,但数量有限,需要消费者快速抢购。
此外,还有部分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可能会夸大商品优惠力度或进行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误解价格信息。在赠品上,同样为“买一送一”,有的送的是小样,有的送的是正品;有的送的比买的少,有的送的比买的多,消费者都需要看清楚。
山西晚报记者注意到,不少美妆品牌都在今年双11推出了买正装送正装的优惠机制,比往年买正装送小样的力度更强。不过,多数赠送的“正装”距离有效期仅有一年的时间,消费者收到商品后要仔细查看有效期,先使用有效期短的。
买买买之后,这些注意事项看清楚
随着双11消费潮来临,大量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物,每年都有不法分子以平台退货退款名义实施诈骗活动,屡屡有消费者上当受骗的案例。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正规网购平台的退款、赔付款都是从顾客支付账户原路返回,没有所谓的“退款链接”,也无需下载其他APP,要求另行下载APP或扫码入群等,大概率是骗子。如果快递丢失,物流公司一般会将等额货款赔给卖家(寄件人)再由卖家重新发货,不会主动联系收件人进行退款,更不可能提供“退款链接”。
凡是接到自称“商家”或“客服”的电话,声称商品需要退款或重新付款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流程办理,并第一时间登录官方平台核实真伪。消费者可通过“中消协帮您查”小程序查询家电、钟表、家装服务商的联系方式。
山西晚报记者 程洁
相关
网购前货比三家务必理性辨识“第三方测评”信息
进入一年一度的双11网购促销季,消费者面对海量的促销商品,有必要货比三家、综合考察。随着“种草”“真实体验”等概念兴起,一大批“第三方测评”网络账号走俏,吸引不少消费者购物时将其作为决策参考。中消协16日发布消费提示,“第三方测评”可以提供参考,也可能因“跑偏”“变味”而误导消费者,应理性看待互联网促销活动和商品测评类营销信息。
关注“第三方测评”主体口碑信用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三方测评”通常是指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组织或者个人,宣称通过自身测试、测验、体验或引用对比专业检测结果、分析调研数据、表达主观使用感受等方式,对商品的质量、功能、设计、成分、服务、性价比等方面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并将结果通过自媒体以图文、视频或直播的形式进行发布推广。
一些“第三方测评”账号主体的口碑信用不佳,不同平台的博主对于同一款商品可能有着不同的感官评价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结论,同一博主在不同时期测评同类型相关产品时也有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还有一些“第三方测评”账号发布的信息并非原创,均为网络搬运或复制杂糅相关信息整合而成,可信度和科学性有待商榷。大量发布作品的“第三方测评”账号背后,许多是不能承担责任的自然人,让轻信“第三方测评”的消费者在情感上受挫,在消费维权上也面临难题。
因此,消费者在浏览相关测评信息时,对于评论吐槽意见较多、带货推销倾向明显甚至有失公允的,要及时搜索查证、自觉远离;针对偷换测评概念、测评结果自相矛盾等涉嫌误导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可保留证据向相关互联网平台和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依法主张自身权益。
留意宣称测评方法
“第三方测评”信息吸引网友关注的原因之一是其基于普通消费者真实感受和视角,利用更加多元、细致、专业的测试、测验、体验等方式,向公众多维度展示或推荐不同品牌、系列的商品和服务信息,承担“试错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决策参考。
然而,一些“第三方测评”账号披露的测评过程全靠主观评价,缺乏科学的测评方法,无法提供真实可信的实验凭证;一些博主、主播的点评话术充斥着“必入”“智商税”“谁买谁后悔”“错过等一年”等词句,看似情真意切,其实套路深沉,不仅误导消费者,有些还涉嫌不正当竞争或商业诋毁。
消费者在浏览有关“第三方测评”信息和推荐产品时,要留意查验有关测评项目是否合理,测评信息或数据来源标注是否清晰,相关数据结论有无常识性错误或逻辑谬误,还可以翻阅查验该账号作者往期成果、点赞情况和网友评论留言,综合比较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警惕以科普分享为名行营销带货之实
针对某些主播、博主推出的各类“测评红黑榜”“必备好物清单”“避雷清单”等,应当多平台、多渠道进行比较,客观理性看待各类测评榜单和测评内容。
针对“第三方测评”主播、博主提供的引流优惠信息,特别是所谓“无脑购入”“家人们放心冲”等具有强烈情绪和引导性质的标题、口号时,消费者更应保持清醒。
2023年5月起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的情形外,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
部分“第三方测评”账号没有把握好公正客观和经营盈利的关系,为了商业利益变身流量代言人,以科普分享为名行营销带货之实,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还有少数博主、主播和经营者偷换检验检测指标项目概念或虚假展示检验检测报告,更有甚者直接伪造虚假检验检测报告,推销涉嫌价高质次的仿冒、伪劣商品,一经查实均须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经营者以商业宣传、产品推荐、实物展示或者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价格、售后服务、责任承担等作出承诺的,应当向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履行其所承诺的内容。
中消协敦促各“第三方测评”营销主体,恪守公平诚信原则,为消费者呈现真实、有效、可信的消费参考信息。建议有关网购平台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报告适用和查验规则,让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提振消费信心。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