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岫亭
宋·江定斋
倚槛穹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诠释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可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因为气遇冷成露,露遇寒凝霜,“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天气渐寒始于霜降,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
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大量捕猎小兽,以便度过不易觅食的冬天;二候草木黄落,野草枯黄、树叶掉落,大自然即将进入冰雪覆盖的冬季;三候蜇虫咸俯,寒气袭来,连蜇虫也蜷缩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晚秋霜降,是秋日风景最真实的写照,也为冬天的登场做了最后的预演。
霜降时节,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落叶归根,深秋风景如画。温柔的太阳、瓦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演绎着秋的神奇。秋风掠过脸颊,略显寒意,零星的枯叶,不时地飘摇落下。林间的小道上铺满了落叶,踩上去窸窣作响。此时的菊花作为秋天的使者,在霜降时节更是绽放出斑斓的光彩。它们或黄如金、或白如玉、或紫如霞、或红如火,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竞相争艳。人们踏秋赏菊,饮酒赋诗,感受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延寿客”,更是“不老草”,更寄托了人们对长寿和健康的深切向往。而那遍地的小野菊,也开得如火如荼,它们仰望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叶,见证着秋天的浓墨重彩、丰硕收获和人们的喜笑颜开。
广袤的田野里,稻谷、玉米、花生等都已收完了,清晨的薄霜,在阳光的照射下,融化成了一颗颗小水珠,逗留在嫩绿麦苗的叶尖上。而农人们一边收拾着收割后的残局,一边进行着新一轮的田间管理。而在霜降的画卷中,最耀眼的是如同燃烧着的火焰一样的满树的红柿子。它们热烈而绚烂,如繁星点点,点缀在枝头,为寂寥的秋日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此时品尝柿子,是一场味蕾的盛宴,也是一次对古老智慧的体验。正如那句俗语所言:“霜降吃丁柿,寒气不侵体。”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也是对生活细节的传承。
在静静的晚秋,人们也会思绪万千。白居易在《村夜》诗中写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他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霜降后的乡村夜景,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陆游的《霜月》则是一幅清冷而美丽的画卷:“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霜降之夜,月光如洗,枯草之上,霜花绽放,白得刺眼,又白得纯净。寒窗之内,月光投下新的影子,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那么遥远,让人不禁沉醉在这份清冷的美中。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新营小斋凿地炉》则描述了霜降时节人们的生存状态,“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各种室外的劳作都停止了,人们开始准备猫冬了,把门窗缝都用泥涂严,屋里生起火炉来替代暖和的天气。
霜降,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清冷的诗意,仿佛是秋日里最后一抹轻叹,悠悠地落在岁月的书页上。正因为它是秋季的尾声,带着满身的寒意与故事,所以霜降时节的传统习俗也有许多。
人们常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在这个时节,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补充营养、增强体质。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等食俗应运而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福之欲,更在寒冷中传递着温暖。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栗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霜降后气候转凉,食用栗子进补尤为适宜。同时,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时光飞逝,秋去冬来。霜降时节,不妨停下脚步,在寒意渐浓中品味大自然的静美,看看草叶上那薄薄的霜华,欣赏秋菊在秋风中的傲姿,品味季节交替的独特韵味。
山西晚报记者 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