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孟绍勇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编辑。从事出版工作27年,长期工作在出版一线。
组织、策划、参与、责编的多种图书获得国家级荣誉,《金珠玛米小扎西》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戏曲文献学》等2种图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话剧艺术通史》《一诺的家风》2种图书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诺的家风》《老土豆》双双入选中宣部2017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撰写的《国家出版基金是提升出版业社会效益的助推器》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被推荐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等。
孟绍勇说,一位优秀的出版工作者,需具备全方位能力,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文案撰写、营销宣传……要样样精通,还要成为新技术的倡导者、使用者、推进者。跬步千里,一生跋涉。一代代出版人,通过一部部出版物,影响一辈辈读者的成长,涵育社会风尚,架设文化传承桥梁。当代山西出版人要身体力行,为后辈塑造山西出版的“职业规范”。
全能编辑的养成
“你们的核心资产是什么?”在采访之初,山西晚报记者向孟绍勇询问。意料之中的答案,该是编辑、印刷、发行、供应、媒体全产业链的企业架构,或是支撑集团发展、令人引以为傲的编辑人才队伍,甚或《山西文华》《三晋石刻大全》《中华佛教史》《沈从文全集》《山西文物大系》等“拳头”产品。没想到,孟绍勇脱口而出:“传承文明、服务教育,为人民出好书的理念。”
大学毕业至今已近30年,虽然岗位几度调整、身份数次变换,孟绍勇一直坚守在出版行业,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他担任过报纸、杂志、图书编辑,了解各种出版业态,连贯的工作经历,让他对出版比旁人更多了几分理解。他认为,所谓“图书出版”,不只是简单生产出版物,而是把出版事业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的担当,是服务国家科技、教育进步的不懈努力。
近些年,面对教育政策调整、图书市场遇冷、库存积压严重、数字转型乏力等困境,省内多家出版社面临新的挑战。非常时期,山西出版人坚守初心使命,不忘文化担当,迎难而上,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积极拓展新的出版业态,努力开发新的业务增长点,图书品质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取得长足的进步,斩获各项国家级出版荣誉,晋版图书品牌影响力日益彰显。
孟绍勇说,在基层出版社工作期间,为了组到优秀书稿,他数次往返北京,拜访专家、学者,最终敲定《中国印刷史图鉴》出版合同,让这部厚重之作留在山西;为了打造晋版童书产品线,他与青年作家孙卫卫当面深谈,催生了少儿读物《一诺的家风》,该书不仅赢得了少儿读者的喜爱,还荣获全国多项大奖;委托朋友力邀诗人周公度跨界创作少儿文学作品《老土豆》,图书出版后同样“两个效益”突出。
孟绍勇清楚地记得他被任命为希望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的日子。一个正值工作盛年,醉心于文化事业的出版人开启了新的征程。他结合少儿出版的特点和使命,立足长远、经营当下,确立了“传承文明、服务教育、助力成长、播种希望”的整体发展思路,并提出“以精品图书打造出版影响力,以工匠精神凝聚作者附着力,以优质服务培育市场向心力”的实践路径。在他的带领下,希望出版社斩获多项国家级出版荣誉,被评为“全国版权示范单位”,连续五年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任务指标,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大幅增长,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转型后的文化繁荣
当下,各种媒体形态和传播渠道层出不穷,不断更新迭代。传统出版行业囿于多年的经营模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有些应接不暇,市场表现后劲乏力。但孟绍勇认为,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过程,整个行业暂时走低,并不意味着单个出版社就没有机会。“我们经历过高速增长,现在迈入了平缓增长阶段,我们不找借口,只找出路。”
在他看来,精品出版的底色不会变,创新发展意味着无限可能。
深挖三晋大地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赋予其现代化内核和新的传播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正在成为山西出版传媒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出版集团聚焦我省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古建、考古、文博产品线,依托数媒中央实验室构建新媒体营销矩阵,带动了出版营销发行渠道的升级,也丰富了相关的图书出版业务。
在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晋版阅读中心,一面20多米长的通天书墙展示着出版集团近10年的精品出版成果,书架上的一本本获奖图书,如同一座座文化丰碑,记录着山西出版人的努力。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再到中国好书、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每年2200多种新书的出版,都是山西出版人为文化积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当今这个崇尚多元文化的时代,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迅速发展、竞相争艳,中华民族要以崭新的姿态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文化领域的交流与互动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的出版具有宏阔的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从文化战略的高度认识、了解、译介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并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推介出去,让世界了解当下的中国。
在推动出版“走出去”方面,山西出版的故事同样精彩。近几年,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多家出版社入选海外馆藏百强出版社,年均输出版权120余种,多种图书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贡献了山西出版力量。2021年,山西出版传媒集团被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并被评为2021-202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山西省版权示范基地。
写好晋版振兴新篇章
当代山西出版有着辉煌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初期,省内各出版社都迎来了迅猛发展期,出版了大量双效俱佳的精品图书。然而,随着政策的调整和图书市场的风云变幻,有些出版社对新兴的出版理念、管理模式、运营机制缺乏足够的了解,没有及时跟进,逐渐感到吃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晋版振兴计划”应运而生。
2021年,孟绍勇被任命为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兼任集团总编辑一职。站在更高的平台,就要有更开阔的思维和更全面的考虑。当时,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已经提出“晋版振兴计划”,但相关工作尚未正式展开,任务就落在了孟绍勇身上。孟绍勇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山西出版在全国的位置,与国内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入的改革,山西出版才能更好地迎头赶上,这是我们这一代山西出版人的使命。
在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孟绍勇主抓的“晋版振兴计划”是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围绕高质量发展,立足做强主责主业,推动山西出版产业升级迭代的一揽子计划。这个计划以激发出版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为关键,以打造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自主策划精品出版物集群为抓手,以优化调整晋版出版物品种结构为核心,以带动上下游互动和全产业链协同为基础,以培育晋版品牌和搭建人才梯队为目标,努力形成一套契合实际、顺应趋势、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科学机制和体系。
孟绍勇说,图书出版是传承文化薪火、传播人类文明,需要稳扎稳打、深入持久。他深知,只有坚持文化创新和不断提升出版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随着晋版振兴计划的落地实施,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在主业崛起、品牌打造、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近三年,集团先后有6种图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19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1种有声书入选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20个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重点出版物规划。
工作室成员眼中的文化名家
胸怀理想 脚踏实地
对工作室的成员来说,孟绍勇是一位谦逊、和善,令人如沐春风的领衔人,更是一位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出版人。作为集团领导,他有着宏阔的视野、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学识,这些让他在从事出版管理工作时不疾不徐。但他对细节的把控,令人印象深刻。在采访中,大家纷纷表示被他的“细节魅力”深深吸引。细节之处见真章,多年的编辑生涯,塑造了他对文字的敏感,在审阅选题和出版方案时,他总是能发现大家忽略的细节,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使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一个人的工作理念与他的文化承担意识是密切相关的。孟绍勇说,“传承文明、服务教育”是他坚守多年的出版理念。在他看来,“传承文明”应该是所有当代出版人的使命,当代出版人应该像无数先贤一样,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服务教育”则是将出版人的价值最大化的手段,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无数出版人积累、传承、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惠及最广大的民众。
正是基于这样的出版理念,孟绍勇在烦琐的日常工作中始终不忘开展调研工作。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工作室成员深入研究山西出版历史,挖掘传统文化价值,积极参与省级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要课题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完成了多项具有影响力的调研报告,为山西出版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他的影响下,工作室的成员们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也找到了自己在这个行业中的定位和价值。
本版文字: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
本版图片: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