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往事

少年离乡 博学于文 情系桑梓

——张颔先生与家乡介休

  •   介休地处山西中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被誉为“三贤故里、寒食清明之源、琉璃之城、文化名邦”。
      历史上,介休是特别重视儒学教育的县域之地。据《山西通志》《汾州府志》中提供的资料,明清时期,介休县共出现过64名进士,317名举人,武进士22名,武举人149人。
      介休儒学教育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从两汉时期开始,介休是晋省内儒学教育发达县邑中的佼佼者。介休市回銮寺现存宋咸平五年(1002年)碑记载绵山已有静林书院,介休大地上先后成立了景贤书院、三贤书院、育才馆、绵山书院,书院数百年文脉不衰,一直到1902年改名为介休高等小学堂。
      介休古代儒学教育不仅发达而且还普及到了城乡,各地遍布私塾和义学(社学)等启蒙学校。《介休县志》中列举出的义学、私塾可以说遍及城乡,清朝末年,仅张兰一村就办有私塾10多所。
      清代雍正年间,因介休历年考取的举人多,因此在省内确定的文武附生、增生、廪生的学额数多至二十名,介休成为省内县学规模最大县邑之一。
      2018年,著名作家、《张颔传》作者韩石山先生受邀到介休讲座时对介休人杰地灵有过这样的评价:“我来介休有一种朝圣的感觉,因为你在别的地方说当地地灵人杰可能是一种客套说,但是在介休却是真实感受。地灵是因为有绵山,有汾河,汾河流经这个地方。人杰是这儿在春秋时期有介子推,到东汉时期有郭林宗,到了北宋时期有文彦博,也就是一个地方有著名人物的很多,一般到了后世就衰落了。可是介休这个地方很奇怪,她在春秋时期有一个人物,在东汉时期也有一个人物,到北宋又有一个人物,我粗略地算了一下,介休这儿基本上是每隔800年左右就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出现,从北宋到现在也是大约800年,又有一个人出现,就是张颔。
      有人可能认为,张颔不过是个学者,我可以这样说:像张颔这样的人物,山西近百年来就这一个,如果放到全国来讲也为数不会太多。可见,一个地方出现一个优秀的文化人实际是非常难,而介休居然做到了。”
      张颔先生就是一位从介休走出来的文博大家。
      1 阔别家乡却情系故土 收集整理介休“宝卷”
      1920年,张颔先生生于山西省介休县城西北坊庙街。1928年,入县城西北坊初级小学读书。1932年,就读于县城高级小学,1935年春毕业。同年,加入“行余学社”学习写意花卉、书法、篆刻、文字之学,并随杨竹民先生学习书画篆刻,兼习《说文》。
      行余学社成立于光绪末年,由介休人王鋆创建并任社长,地点设于介休南街“广源永”茶叶店,兼营钟表业。王鋆先生尤其喜好金石书画,善收藏,擅隶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社聚集有一批像岳宝树、曹子勤、李庚瀛、杨竹民等成员,素以书画、篆刻、碑拓、制印、藏书等著称,学术氛围甚浓,使得张颔先生在少年时期吸取到了丰厚的滋养,对他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1936年(时年17岁)张颔先生离开家乡介休,到湖北樊城“协玉号”当学徒,1938年参加革命,从此,他阔别家乡,投身于革命事业。
      但无论何时何地,张颔先生言语中总伴有浓浓的乡音。他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先后在整理介休宝卷、修订研究地方志、抢救保护介休古迹祆神楼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为家乡的文博事业和地域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介休宝卷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介休地域的特有文化现象,有深厚的民间基础。早期,张颔先生多次收集整理、誊抄家乡“宝卷”资料。1957年,他将研究文稿在《火花》杂志第三期上发表。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介休宝卷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专项调查,编写出版了《山西介休宝卷说唱文学调配报告》。在介休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出版了《介休宝卷》。
    2 为古建保护竭尽全力 祆神楼得以保全至今
      张颔先生对家乡的古建保护有重要的贡献。祆神楼位于介休市顺城关,相传创建于北宋时期,祆神楼是一座雄伟高耸、建筑风格独特的木结构楼阁。它集山门、乐楼、过街楼于一体,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建造风格独特、结构严谨,屋顶琉璃精致华美,檐下木雕与众不同,是研究中国祆教文化的“活化石”。
      祆神楼与万荣县秋风楼、飞云楼有三晋三大名楼之美誉。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祆神楼因年久失修,加之期间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因素,古建结构遭到多次的损毁,建筑坍塌,濒临消亡的境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祆神楼被卖给介休县拔丝厂,即将面临被拆除的厄运。张颔先生通过介休县原博物馆馆长师延龄得到此消息后,积极呼吁并及时制止了祆神楼被拆毁的命运,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下来。在后来的保护修复中,张颔先生又多次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并争取到了国家和山西文物局的资金支持。
      张颔先生情系介休,一生中为介休的文物保护、史志编纂、历史文献考证、文化研究给予了很多帮助。先生被介休县人民政府聘为介休县县志编篡委员会顾问,参与对《介休县志》的编纂、校审等工作。张壁古堡的历史研究与开发,先生给予很大的帮助支持,被山西张壁古堡文化研究院聘为名誉院长。
      3 倾心研究地方文化 “归根”二字道尽游子情
      张颔先生对家乡方言、地方风物等方面都倾注心力,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考证。在先生的轶闻笔记中多有记载:如介休方言,如“死面饼”称“火烧”,“跑”介休人称“跋彶”,“阔绰”介休人称“宽绰”,“三个人”介休人称“三会人”,“猫头鹰”介休人称“信狐”,“灌肠”介休人称“碗秃则”,“泡茶”介休人称“泼茶”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都作过详尽的考证。他将濒临消失的地方方言、谚语用文字记录下来,进行了抢救性保护,这是介休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介休的文化场馆、学校、景区等总能看到先生为家乡题写的匾额:“介休博物馆”“介休图书馆”“林宗书院”“介休一中”、介休绵山“抱腹栖云”“张壁古堡”,介休后土庙“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介休洪山源神池的“胜水灵源”,介休世纪广场的“清明宝鼎”,铁四处门楼“纳民轨物”。还题写有“介休报”“介休历史文化丛书”“文史资料”等珍贵的墨迹。张颔先生故土情结浓厚,在他诸多的书画作品和手稿信件中,落款多为“介休张颔”或“界休张颔”落款,闲章有“介休长甘氏”“沧海沈浮客,绵山草木人”。晚年,先生数次自署“归根”二字,寄托魂归故里的深厚情感。
      2015年,张颔先生接受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专访,先生那浓重的乡音让我们倍感亲切,尤其他顺口谈到介休的谚语时,总是一种亲切自然、随性又不失智慧幽默之感。
      
    4 介休成立张晗纪念馆 弘扬先生治学精神
      张颔先生对故土的一片深情感化了介休人民,在介休大地上生生不息地传颂着他的故事。在介休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弘扬和传承张颔先生博学于文、严谨治学的精神品格,多次举办文化宣传、文化交流活动。
      2016年,举办了“文寿齐颐·庆祝张颔先生九七华诞作品展”,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张颔先生的家人、弟子将此次展览的书画作品全部捐赠给介休市博物馆永久珍藏。2017年,张颔先生不幸逝世,介休人民痛失一位引以为傲的亲人。介休市社会各界人士自发组织参加了先生的追悼会,深切追忆和缅怀这位介休的先贤。2017年,在介休市新城公园树立了张颔纪念铜像。2018年,介休市邀请著名作家、《张颔传》作者韩石山先生在介休举办“张颔与地域文化”专题讲座。
      介休市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积极倡导地方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重视对张颔先生学术成就和人文思想的传承和研究,有关张颔先生的文稿资料陆续收录到《文化介休》内部资料中共有30余篇。协会多次参与配合张颔家人、弟子将老先生生前的部分珍贵的资料捐赠到介休市博物馆、行余书社。
      介休市政协委员多次提出“重视张颔先生的文化传承和研究”的提案,呼吁成立张颔学术文化研究会,举办张颔先生学术交流文化活动,成立“张颔艺文馆”等建议。提案得到了介休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于2020年11月16日,介休举办了“纪念大家张颔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动。2021年11月16日,张颔先生诞辰101周年之际,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介休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着墨家山——张颔先生与他的家乡介休”展览暨座谈会。2022年,以张颔先生名字命名,设立了“介休市张颔文艺奖”。2023年11月16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介休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在介休共同举办纪念张颔先生诞辰103周年座谈会暨《着墨家山——张颔先生与他的家乡介休》新书发布会。
      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张颔先生的学术成就,激励后人秉承先贤志存高远、严谨求微、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介休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张颔纪念馆,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是介休市委、市政府加强文化建设的具体行动,必将对介休文化兴市、文化强市的战略规划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原樱子 原家敏(介休)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05期

    • 第2024-11-04期

    • 第2024-11-01期

    • 第2024-10-31期

    • 第2024-10-30期

    • 第2024-10-29期

    • 第2024-10-28期

    • 第2024-10-25期

    • 第2024-10-24期

    • 第2024-10-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