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孔向东
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现任运城市盐湖区戏剧研究所所长、盐湖区蒲剧团团长。
2001年,获山西省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栏目年终总擂主。2004年,获运城市戏剧“龙门”奖。2005年,获得山西省第十届“杏花”奖。2009年,荣获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0年,获运城市委宣传部“蒲剧艺术特别贡献奖”。2011年,荣获中国剧协文学协会、全国戏剧文化奖评委会颁发的“文化表演大奖”。2012年,荣获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2017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拔尖人才。2021年,被国家文旅部评为全国戏曲领军人物。
他是一位团长,把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剧团发展到现在的家喻户晓;他是一位演员,无论是上千人的大型演出,还是只有几个群众观看的田间地头,他都认真演绎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他荣获的奖项很多,他说,他要做蒲剧虔诚的守望者。他就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盐湖区蒲剧团团长孔向东。
追求完美的蒲剧人生
1972年,孔向东出生于运城市芮城县山区一个普通农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村里古树上的大喇叭,天天播放王天明的《空城计》。孔向东听得入迷,用枣木削成木梆,打着节拍边敲边学,得空就唱。当时,村里人都说:“一听到孔向东唱,那就肯定是放学了,要吃饭了。”
12岁那年,孔向东以自学的《空城计》里的一段清唱考上了芮城戏校。两年后,以《芦花》中一段纯净、洪亮的唱腔,受到格外青睐,顺利考入运城地区艺术学校。1994年,孔向东考上了当时的运城地区蒲剧团。对于戏剧演员而言,那是梦寐以求的团体。
由于声音条件优秀,进入蒲剧团不久,年仅22岁的孔向东有了给武俊英老师配戏的机会。当时,武俊英老师已经荣获梅花奖,是名冠三晋的角儿。22岁的小后生要演老生,为了接近角色,孔向东站在集市中央开始观察周围的人群。同样是被人叫到名字后的转头,年轻后生动作干脆、迅捷,老年人则要缓慢许多。孔向东一边观察生活,一边向周围的名家老师们学习取经,进步飞快。1996年,孔向东被选中给武俊英老师主演的电视剧配音。
2001年,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栏目举办首届年度总决赛,孔向东以《清风亭》中张元秀、《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景、《周仁献嫂》中的周仁,老生、须生、小生三个不同角色、不同年龄跨度的表演,令评委和观众叫绝,以几乎满分的成绩技压群雄,一举夺得专业组总擂主。
之后,孔向东频频斩获大奖。盛名之下,孔向东不肯停歇,他把目光投向了戏剧的最高奖项——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夺梅征程曲折而艰难,首先是历尽艰辛找原创剧本,直到2008年前半年,中国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裴福林来运城,看了他的演出后,认为孔向东对《清风亭》把握透彻,拿捏准确,建议以此参加比赛。
为演好这场戏,孔向东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对每个细节、每句唱段都抠来抠去反复揣摩。尤其是辛苦养育孩子十三年的主题唱段,他做了上千次的模唱,最后采用了轻音低唱和高亢紧唱相结合,把蒲剧的二性、流水、一倒一爻运用得娴熟自如。
他力求表演生动细腻,在“谴子”一场中,为了追求一个动作的完美,他一次又一次反复训练,摔裂了膝盖,几乎撕断韧带,到北京诊断时,大夫建议立马做手术,想到术后漫长的恢复时间,孔向东一口回绝,他说:“只要一上台,我就忘掉所有疼痛,只要能捧回梅花奖,为我们盐湖区塑造一个文化的品牌,哪怕这条腿不要了……”2009年5月,孔向东如愿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人戏合一的艺术境界
戏台上,孔向东几部历经时间检阅的代表作《芦花》《清风亭》《赵氏孤儿》都在讲述着父爱的伟大。戏台下,孔向东是戏校孩子们的孔爸爸。戏台下的好人,成就了台上的好角儿,达到了人戏合一的艺术境界。
为了培养好接班人,2007年,孔向东成立了孔向东戏校。戏校成立几年后,招收了很多家庭贫困的孩子。这些孩子中,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是父母双亡的孤儿,家庭特别贫困。那些年,夫妻二人把大部分精力,都给了这些孩子们。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孔向东允许孩子们自由出入自己的办公室、宿舍,可以随意在床上、房间里嬉戏打闹。
一天,一位70多岁的老人带着姐弟俩来到学校报名。当时,学校是免除学杂费的,老人却连生活费也拿不出来。老人来学校的时候,佝偻的背上背着一个破烂的挎包。孔向东仿佛看见了当初父亲送自己上学的情景,一下子又心酸又心疼。孔向东对老人说,您把孩子放下就行,剩下的不用管了。
孔向东的妻子王青丽至今清晰地记着,有一天,学校来了个瘦弱的女孩。父母离异后,女孩跟着父亲生活。女孩跟着父亲来学校的时候,走路一瘸一拐的。王青丽让女孩脱下鞋袜一看,女孩的脚指甲深深地嵌到了肉里。王青丽心疼坏了,小心翼翼地帮女孩剪脚指甲。女孩子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王青丽,出神了好几分钟才缓缓说,你要是我妈妈该多好。一下子,夫妻俩被狠狠触动了。
那些年,为了贴补戏校的开支,孔向东带着剧团玩命地下乡演出。在和戏校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孔向东夫妇与孩子们的感情与日俱增。孩子们亲切地称夫妻二人为孔爸爸、王妈妈。这些大多数来自困难家庭的孩子们,在孔向东夫妇的精心呵护下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从我们戏校出去的孩子,有好几个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深造。”孔向东骄傲地说。截止到2019年戏校停办,孔向东的戏校培养了数百名戏剧人才。“传承需要新生力量,我愿意做虔诚的守望者。”孔向东说。
传承蒲剧的不二夙愿
2003年,为了传承蒲剧艺术,振兴蒲剧事业,盐湖区重组蒲剧团,特别聘请孔向东担任团长。他接过重担决心在这里扎稳根基,实现人生价值,孔向东的艺术之路从此转入一个崭新阶段。
一个好的团长可以带出一个好团队,一出好戏可以救活一个剧团。孔向东走马上任后,克服重重困难,连续恢复排练了《薛刚反朝》《善士亭》《周仁献嫂》和《清风亭》等传统剧目,还移植演出了大型现代戏《抢来的警官》,排练出《岳飞夫人》《双官诰》等戏。
戏曲的主打市场在农村,艺术的蓬勃生机在民间,盐湖区蒲剧团常年奔波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一带演出,每年的演出多达400场,演一场爆满一场,演一场成功一场,所到之处备受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和由衷喜爱。由于常年在外演出,团里的年轻人吃住在一起,连终身大事都是在团里“解决”。80多人的蒲剧团,有将近20对夫妻。
多年来,孔向东一直为传承蒲剧奔波着、耕耘着、奋斗着。孔向东工作室成立以后,将建立导师制度,由领衔名家和核心成员担任导师,指导青年文化艺术人才进行创作研究和学术实践。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国际交流等方面,提升青年文化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青年文化艺术人才给予奖励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在每天两场戏的强度下,孔向东工作室始终不忘剧目建设的使命,排出了一批优秀剧目。
蒲剧的男声声腔,音调高,板眼紧,对演员的声带有所损坏。如果一直按老方法唱下去,不仅仅是坏嗓子,对蒲剧的发展也极为不利。现在,喜欢蒲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孔向东觉得唱腔也可以与时俱进。他潜心研究发声规律,在咬字、喷口、偷气等细节上打磨,慢慢就唱成了现在的样子,以前连续唱几场下来,就累得不行,现在唱几场下来,嗓子没问题,他自己的摸索和探讨取得了成功。唱腔饱满、道白铿锵、行腔舒展、韵重味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孔向东工作室成立后,会将孔向东的唱法进行系统研究,形成文字和系统学术文章,为蒲剧唱腔的传承、发展、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工作室成员眼中的文化名家
把孔派的唱腔传播得更广
在孔向东文化工作室文化团队成员,临猗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戏剧评论员赵文彬的眼里,孔向东是一个很优秀的戏曲领军人物,他不仅戏演得好,同时也很亲民,很接地气儿。不管到什么地方去演出,他都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也经常会去敬老院、福利院这些弱势群体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慰问演出,去了以后还自掏腰包给这些孤寡老人买东西,他的为人处世在群众中有非常好的口碑。
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孔向东在他多年的演出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新的唱法,他多次和从事音乐教学的专家教授一起探讨,把声乐的一些演唱技巧运用到戏剧的发声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他高亢、科学、通透、极富穿透力的演唱风格。我们也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把他这个孔派的唱腔传播得更广,让我们的蒲剧事业走得更远。
本版采写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本版摄影山西晚报记者 武六红 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