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山西省文化名家工作室

梁桂星工作室:德如丹桂艺若繁星“梅花”绽放戏韵芬芳

  • 舞台上的梁桂星(中)。

  • 梁桂星

  •   人物简介
      梁桂星
      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戏剧“文化大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吕梁晋剧》首位传承人,山西省戏剧文化促进会名誉副主席,吕梁学院客座教授,吕梁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吕梁市青年晋剧院名誉院长、艺术总监。
      2001年7月荣获山西省第八届戏剧“杏花表演奖”;2003年12月荣获中国戏曲“红梅大奖”;2004年3月荣获山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2004年5月获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2007年12月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008年3月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8月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2013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4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2016年12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8年3月获山西省“四个一批”人才。
      如果说,梅花的魅力,是香气清冽、沁人心脾,那么,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的魅力,则在其高尚的艺德、精湛的演技、出色的才华和深厚的艺术积累。
      在第十届中国戏剧节暨首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领奖典礼上,山西省吕梁市青年晋剧院优秀演员梁桂星以对戏剧艺术的执着热爱和不懈追求,不仅摘取了中国戏剧人的梦中桂冠——梅花奖,同时,也以梅花的品格、梅花的精神,谱写了一个戏曲演员流光溢彩的艺术人生。
      沐风栉雨四十载 初心如金留影舞台
      有人说,梁桂星的成功主要是自身天赋好,其实不然。用与梁桂星合作多年的著名导演文井的话说:“梁桂星是个爱戏如命的人,她的成功主要靠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梁桂星出生于吕梁山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从小聪明伶俐,特别是对戏曲有一种本能的天赋。8岁时,她就在学校演出的样板戏《红灯记》中扮演了李铁梅,这种新奇、美妙的感觉,对这个有着滴水穿石般性格的孩子产生巨大的诱惑。从此,艺术之梦开始在她稚嫩的心中发酵。
      小学毕业后,梁桂星考入吕梁艺校晋剧班,走上了学戏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进校以后,尽管她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但她却是同学中最刻苦和最勤奋的。“我当时学的是青衣兼小旦,为学好课堂上老师所教的指法、台步、圆场、身段、唱、做、念及翻打等基本功,不知克服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又经历了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磨砺,终于得到老师们的肯定,他们倾囊所有,悉心相授,使我的进步更快了,基本功也越来越扎实了。”梁桂星回忆道。
      晋剧班毕业时,梁桂星不仅学会了《断桥》《芦花》等几个折子戏,更铸就了顽强拼搏的独特个性。进入原吕梁地区晋剧团后,她从跑流成、扮彩女、演龙套等配角开始,到当主角、挑“大梁”、领衔主演,梁桂星一步一个脚印,用更加勤奋的努力和钻研,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演出水平,并从一个条件艰苦的山区剧团脱颖而出。
      2002年,梁桂星参加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专业组擂台赛,这是一次有千人参加、高手如林的大赛,在长达近一年的比赛中,梁桂星从剧目的选择、排练的安排、人物的刻画、演出的包装等,无不亲力亲为,力求完美。排练时间不足,就抽演出的间隙赶排,参赛经费不足,就拿出自己的积蓄。从初赛、复赛到决赛,梁桂星一路领先,最终以1000分的绝对优势,登上“总擂主”的领奖台。
      从艺40多年,她已成功主演了《残月》《打神告庙》《失子惊疯》《葛尥》《红枣赋》《陈三两爬堂》《白蛇传》《宝莲灯》《深宫怨》《红兜肚》等40多个剧
      目,成为三晋戏曲舞台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性格演员、实力演员。
      “咱庄户人家的贴心演员”用心用情走好艺术之路
      舞台上的梁桂星光彩照人,但生活中的她却甘于寂寞,不事张扬。她钟爱戏剧事业,以送戏下乡为赏心乐事,戏迷们亲切地称梁桂星为“咱庄户人家的贴心演员”。
      梁桂星所在的吕梁市青年晋剧院是一个条件艰苦的山区剧团,每年的演出任务都在300场以上。许多观众都是冲着梁桂星的名字而来的,她不出场,观众就不满意,梁桂星有时一天要演出3场,每当演出完毕,累得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但只要听到观众的掌声,她就会咬着牙、神采奕奕地重新出现在舞台上。
      一次在五寨县农村演出,她不巧得了急性阑尾炎,可不知情的群众都点她主演的戏,等待着她出场,梁桂星忍着剧痛坚持如期出演,这一坚持就是半个月。等到演出完毕到医院就诊,才发现急性阑尾炎已拖成了慢性,只好住院两个多月才得以康复。
      “要尽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作品最精彩的演出奉献给观众,以至于常常为了演戏忘记照顾家人。”梁桂星满怀歉意地称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和母亲。
      青年晋剧院常年在农村演出,风里来,雨里去,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梁桂星却从不搞特殊,每次演出前,她总是提前一两个小时就开始饰妆、吊嗓做准备,没有一点大腕明星的架子。她把精力和时间都奉献给挚爱的戏剧事业,将为百姓演好戏视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将个人的成就与艺术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
      采访中,梁桂星的同事告诉山西晚报记者,2008年,方山县一名小朋友身患白血病无钱救治,梁桂星得知消息后,主动与吕梁电视台携手在吕梁市影剧院举行了由她领衔主演的大型现代戏《红兜肚》义演活动,现场筹集资金1.6万余元,全部捐献给了该小朋友。
      梁桂星40多年来跑遍了1000多个城镇乡村山庄窝铺,演出万余场。无论是在大都市的高档舞台中,还是在偏远乡村的土台子上,她都保持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用最好的状态,把最好的艺术呈现给观众。艰辛的付出与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成就了梁桂星为之奋斗的事业,也造就了一位德艺双馨的优秀戏曲演员。
      “梅花”香自苦寒来 散作乾坤万里春
      梁桂星的表演极富特色和魅力,悠扬婉转,清爽柔美,既富有青衣腔的舒展大方,沉稳持重,又富有小旦腔的轻盈活泼,脆气甜美,极具美感和艺术感染力;既不失晋剧传统之韵味,又融汇众家精华和现代演唱特色,因此在名家荟萃的各类大赛中,总能技压群芳。
      2003年,梁桂星携带《打神告庙》参加了中国首届戏曲“红梅奖”大赛。《打神告庙》是《王魁负义》中的一个独立折目,历经百年舞台实践与无数名家雕琢,可谓精华必注,已成定型。
      这个戏梁桂星已演出多年,对剧中的情节和人物早已娴熟于心。但参赛前,她仍像创作一个新剧目一样,请著名导演文井、肖桂叶对剧本进行了大胆剪裁,请国家一级作曲家刘和仁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对唱腔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在肖导的精心指导下,对剧本的结构、人物的表演、角色的心理揭示以及表演技巧的运用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修改。
      同时,她根据自己的音质和音色条件,在晋剧原有旦角唱腔技法的基础上,大胆采用了断音、颤音、滑音、鼻音以及各种感情色彩的装饰音,并把民歌中大量的唱法与韵律吸收到了自己的唱腔里,以追求情韵、达到声情并茂、以戏入情、以情动人的审美效果。特别在水袖技巧的运用上,她广撷博采,以“勾、挑、撑、冲、拔、扬、弹、甩、打、抖”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把敫桂英痛苦、哀怨、悲愤、激昂及以死抗争的毅然决然表演得淋漓尽致,凄楚动人,把一个性格发展清晰、人物心理层次揭示细腻、令人真实可信的新敫桂英成功地立在了舞台上。
      “艺术就是感情”。梁桂星正是抓住了感情这个表演的魂,“戏不离技、技不离戏”,“声与情合、情与声合”,既吸收了过去该剧的优点和长处,又融合了自己的独特个性,正是这种“循古法而不囿于古法”“师其意而不泥其迹”的探索创新,不仅使她成功地夺得中国首届戏曲“红梅奖”,还让评委和观众看到了她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
      梅花奖是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也是广大观众和专家对戏剧演员达到最高水平肯定。2006年,梁桂星带着自己新排出的一台折子戏(《情怨》《失子惊疯》《审姐责弟》)和一台大型现代戏(《红兜肚》),一举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梁桂星顽强的敬业精神,终于为她赢来一朵经历冬雪严寒后香气四溢的梅花。正如她所言:“获奖是荣誉,更是责任。”面对这些年来的累累硕果,她表示要更加刻苦努力,演出更多更好的剧目来回报养育她的故乡和广大观众。
      “以工作室成员集体智慧为依托,为专业院团创排优秀剧目提供强力保障,也为戏曲走进校园传播戏曲文化献计献策。”对于工作室的下一步计划,梁桂星说,工作室也将加大培养青年人才力度,选择一定数量的青年演员,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条件量身打造重点培养,让其得到快速提升,培育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尖子人才。
      工作室成员眼中的文化名家
      台上只识戏,台下方知人
      原山西省剧协副主席、专家委员会委员、吕梁人民艺术家、著名导演文井这样评价梁桂星:“台上只识戏,台下方知人。识别一个演员的本质,既要看她在舞台上通过精湛技艺塑造人物,更要看她脱掉戏装洗去油彩在生活中的处世为人,这是我与梁桂星合作多年的切身体会。”
      用七个字概括梁桂星,即爱(爱戏如命)、勤(勤奋学习)、谦(谦虚谨慎)、尊(尊师敬友)、俭(俭朴无华)、细(细致入微)、默(幽默风趣),她既是台上的楷模,也是台下的榜样,她确实是持之以恒、经得起考验、德艺双馨、品艺皆优的人民艺术家。

    山西晚报记者 许晶晶
    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 摄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21期

    • 第2024-11-20期

    • 第2024-11-19期

    • 第2024-11-18期

    • 第2024-11-15期

    • 第2024-11-14期

    • 第2024-11-13期

    • 第2024-11-12期

    • 第2024-11-11期

    • 第2024-11-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