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博

榆次区“四普”队员探寻石圪塔烽火台

  • “四普”队员们在探寻石圪塔烽火台的路上。 主办单位供图

  •   山西晚报讯(记者 南丽江)近日,为准确调查长凝镇石圪塔村古代军事遗存,晋中市榆次区“四普”队员们前往石圪塔烽火台进行深入调查。
      烽火台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主要用于传递敌情等紧急军情。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时袭扰,明代对烽火台的建设和使用进行了重大改革。明嘉靖二十四年巡按黄洪毗上疏提议:“乞敕兵部咨行宣大山西巡抚衙门委官相勘,各路建设墩台连属内地,使东西毕达。有军处,每墩拨军五名住居,其下架炮传烽,无军处佥居民五名,免其差役,有警时给以口粮,一体传报。其墩须高广其制,上盖平房二间,周以女墙,置以军器、炮药。真保等府一体建设。”榆次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交通要道高地布设传烽报警烽火台制度一直沿用。榆次境内的318省道原为晋冀古官道,其穿越太行山,直通冀南,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长凝镇石圪塔村位于榆次由山而入平原的东南口,是榆次县城的东南关要。在此处设立烽火台,一旦敌人入侵,可居高临下,观测敌情,通讯示警。为此,石圪塔村在古代就于路南山顶之上,就地取材,以石构屋,构筑防御设施,平时驻守,战时示警之用。
      一路上只见岩崖参差,岸田零落,荆棘遍布,野草横生,山径隐约崎岖。“四普”队员们相携相扶,最终爬上了山顶。此处烽火台由块石垒砌而成,呈小山状的穹顶小屋。屋内淤土半埋,穹顶部分塌陷,另有残存砌筑遗迹掩埋于荒草之中。历经几百年沧桑,原驻兵驻守遗迹已荡然无存。队员们按照规程,对这处烽火台进行了测量和调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21期

    • 第2024-11-20期

    • 第2024-11-19期

    • 第2024-11-18期

    • 第2024-11-15期

    • 第2024-11-14期

    • 第2024-11-13期

    • 第2024-11-12期

    • 第2024-11-11期

    • 第2024-11-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