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上海三联书店 [日]河合隼雄著 李静译
本书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作者河合隼雄先生写的一本关于中年危机的心理学著作。该书每一章都选用了一部文学作品,以原著为基础展开论述,阐释人到中年的不同危机,通过对中年职场地位、出轨、孩子的教育、对衰老的不安等中年危机中,让读者了解到没有哪个阶段比中年时期蕴含的危机更多,并给予了我们珍贵的提示,告诉我们度过一个好的中年,等同于为爬另一座山作了充足的准备:迎接衰老、迎接死亡。
人到四十就像是走在山棱上。无论是往左还是往右,稍微踩错了一点点,都是无法预想的后果。而且,往右往左,看到的景色也会迥然不同。
要思考四十岁的意义,无论谁可能都会联想到孔子的名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把关于四十岁前后、从三十岁到五十岁的说法罗列在这里,读一遍,不由得心生佩服。
到底是圣贤,孔子的人生真是活得明白。静下心来再想想就能体会到,这样的话可不是随便谁都能轻轻松松地说出来的。
三十而“立”,这个“立”是我们平常说的“已经自立了”吗?“四十而不惑”不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自立以后到四十岁都还是一直处于困惑状态吗?那么自立以后,我们究竟在困惑什么?不管怎么说,姑且认为到了四十人可以走出困惑就好,接下来的“五十而知天命”又明确指出,在这之前人是不知天命的。已经走出困惑,却依然不知天命,那所谓“不惑”是真的“不惑”吗?这样想下来,所谓“四十而不惑”并非不可撼动。只能说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惑”,但基盘还不是那么稳固。让已知天命的人看来,你真是还什么都不懂呢;反过来,走在朝气蓬勃的自立之路上的年轻人,觉得中年人成天磨磨叽叽到底想要干什么?两头受夹击,还不得不逞强:“我看万事已经不被迷惑了”。这就是四十岁的处境。这么看下来,就能明白四十岁的意义,也能体会到走在四十到五十这段道路上的一些困难。其实,现在人的寿命不断延长,把超过五十岁的人也算在这个范围内,好像更合实情。
四十岁的“惑与不惑”,与三十而立之前的摇摇摆摆、找不到方向还不一样。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不惑”还与随后而来的“知天命”缠绕在一起,三十的“而立”,是为了能站立在这个世界,根本顾不上“天命”什么的(如果在二十来岁的年龄,就开始想着天命,自立的过程就会很艰难)。在这里,我们不去深究“天命”的课题,但从包涵“天命”在内的意义上来说,山田太一的《与异界人共度的夏日》非常准确地描绘出了四十几岁的困惑。
主人公四十七岁,是一位电视剧的编剧。小说虽以第一人称写,但他的名字叫原田,我们就称他为原田吧。他和妻子离婚以后,独自住在一栋公寓的七楼,这套房子是原田用来当作工作场所用的,离婚后就只好住在这里了。故事从这个场景开始。这个公寓,很多房子都是用作公司办公室的。每天工作结束,晚上也不得不在这里住了一阵子后,原田才发现,大家陆陆续续下班后,楼上楼下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本来就因为受不了令人窒息的人际关系才离婚,现在能独自生活,多么自在呀。可不知为什么,正应该是自在无比的时候,却感到整栋楼晚上只剩自己,也有点“太安静了”。
离开故土、离开家人,孤零零的一个人,现代社会的中年人很多都品尝过这样的孤独滋味儿吧。即使每天走在大街上、每天和家人一起生活,也不见得就能远离孤独。如今无论男女,若没有孤独的体验,简直就没资格说自己是现代人。当然我们不是说现代人每时每刻都陷入孤独不能自拔,但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孤独的时刻应该是有的。主人公原田,确实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但实际上他依然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现代中年的标准形象。
人都是很任性的。日常烦心事太多,总想着挣脱粘嗒嗒的人际关系,最好能一个人待着。嘴上这么说着,真到了只剩一个人的时候,又开始为孤独而烦恼。原田正独自品尝着寂寞时,以前在一起工作过的某电视台的制片人间宫来访。原田像是遇到老知己一样跟他见面,却料想不到他说想要和原田离婚的妻子绫子拉近关系,今天上门是因为觉得事先跟他打声招呼比较好。原田感受着内心翻滚的情感,表面上的词语却不失冷静,临分别时还对间宫说:“祝你成功!”
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中年人的悲剧。如果任由自己的情感爆发,瞬间就失去了人到中年的体面,随后内心也会对自己的失控行为厌恶无比。但反过来,把所有的冲动都硬压下去,像原田那样体面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压抑下去的能量又会在不可预知的场景中显示其影响。原田并不例外。在间宫离开以后,一会儿是故意刁难上门打招呼的女性邻居,一会儿是自己被神经官能症折磨得苦不堪言,烦恼不一而足。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感,对活在现代的中年人来说算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人生课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