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第十党支部成立于2020年12月,现有党员12名。多年来,该支部立足戒毒职业特点,打造了“指南针”党建品牌,争做禁毒宣传教育的引领者、社区戒毒指导工作的推动者、戒毒人员教育工作的示范者。工作中,他们以支部工作的“小切口”,融入社会综合治理的“大格局”。
激励党员担当“实战”增长才干 打造戒毒斗争前线“指南针”
“毒品,不仅严重侵害人的身体健康、销蚀人的意志,还破坏一个家庭的幸福。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拯救一人,支撑起一个家庭。”山西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第十党支部书记张俊和告诉记者,第十党支部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和同事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戒毒康复人员。如何用心、用情、平等关爱每一名戒毒人员,义务做好每一场禁毒讲座,尽可能让更多的人远离毒品,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努力方向。为此,多年来该支部坚持引领聚力,深化理论武装铸“魂”,对戒毒康复人员以关爱为“舟”,以真心为“桨”,全力当好戒毒康复人员回归之路上的“摆渡人”。
自成立以来,山西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第十党支部紧紧围绕“无毒山西、法治山西、平安山西”建设中心任务,立足戒毒工作特点。他们将每周二定为支部集体学习日,常态化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特别是对政法、司法行政、禁毒戒毒工作最新指示批示精神,立足主业开展“历史回响——虎门销烟纪念日”等主题党日活动,与时俱进对标对表推动入脑入心,确保思想永不落伍。
在强化组织建设凝“心”方面,支委班子成员分工明确,每名支委都建有个性化责任清单、可量化纪实清单、精细化考核清单。此举旨在落实上级安排部署有力有效,支部“自选动作”有声有色。
他们通过高质量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第一批高分通过验收,并被确定为示范党支部。在细化党员管理聚“力”方面,支部建立落实“支委+普通党员”“普通党员+群众”双向成长制度,在帮扶中接受监督、在受监督中自警自励。在“亮身份”的同时,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示范岗。此外,他们还加强党员自我管理,强化“八小时以外”监督,推行每日10分钟“过电影”反省自查措施。
“正是通过这些正向激励的手段,进一步促进我们支部成员在工作中有担当,有干劲。为此,我也提出把构建激励党员担当,作为制度机制全力推动执行。”支部书记张俊和介绍,在具体工作中,按照绩效考核要求,他们对支部党员每月打分排名,强化结果运用,对实绩突出、干群认可的,优先作为评先创优对象。其间,他们还秉承通过“实战”淬炼强本领的工作思路,专门选派1名党员到省厅“上挂”锻炼;选派1名同志参加支援边疆工作;选派3名党员到乡镇“下挂”锻炼;选派2名党员到发达省份跟岗锻炼。这些所有的努力,就是力求支部成员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中的“实战”锻炼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增强具备“指南针”的能力和素质。
在立体监督强保障方面,山西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第十党支部坚持把严的主基调,贯穿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在日常工作中,支部要全面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实行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为党员健康成长把脉问诊、保驾护航。
“亮点”不断 忠诚履职 发出山西戒毒“最强音”
“所有举措的努力,也让我们支部的工作从所内延伸到所外,为的就是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山西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第十党支部书记张俊和介绍,为了更好地坚持责任担当,争做为民服务表率,他们在社戒社康“从无到有”的方面也取得了突破。例如,在吕梁市13个县(市、区)成立社区戒毒康复综合指导站,在全省率先做到“一县一站、多点联动、全市覆盖”。
推动禁毒宣讲。支部积极筹建山西省第一家禁毒教育基地,成立山西省“蒲公英”禁毒宣讲团,面向社会义务开展禁毒宣讲,以支部工作的“小切口”,融入社会综合治理的“大格局”,将党员服务指数变为群众幸福指数。据悉,“蒲公英”禁毒宣讲团组建以来,禁毒宣讲团的讲师人数从1人发展到现在的300余人,从所内选拔讲师到与山西省警官职业学院联手合作,从1所学校到700多所学校宣讲,“蒲公英”禁毒宣讲团一路艰辛一路前行,思路清、点子多、招式实、覆盖广、人气旺、效果好等特点,为40余万名社会各界群众义务进行禁毒教育。
在推动戒毒教育方面,该支部对标山西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目标,扛牢主责主业,打造党建引领下的戒毒工作“指南针”品牌,形成有成绩、有亮点、有特色的工作局面。支部书记张俊和提出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名戒毒人员,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教育戒治工作,尽最大努力把昔日的“浪子”们培养成有价值、有尊严、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近年来,该支部“社会帮教+亲情帮教+艺术戒毒+后续帮扶”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被司法部戒毒局评价为“可复制、可推广”;全国首创的“4+N”后续照管工作机制在全国药物滥用协会会议上做经验交流。案例撰写、辅助教育、一队一品等7项工作位列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2023年8月全国省际警务交流协作教学竞赛中,支部一名党员的参赛课程《戒毒者六问》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拔得头筹,入选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百部优秀精品视频课程。
此外,该支部还推出精品工程“十百千”。依托十余个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选树百余名戒毒之星,照管千余名戒毒人员。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组建“指南针”后续照管团队,通过电话、微信、实地回访等方式帮助1300余名戒毒者戒断毒瘾、重获新生,戒断率由2018年23.4%提高到2023年的84.5%;筹建“社工加油站”,为吕梁市500余名专职禁毒社工进行36次培训;绘就“同心圆”,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无缝对接,确保1865名社区康复人员全部纳入动态管控,真正实现“社区向前延伸一公里、民警向后延伸一公里”;搭建“连心桥”,每名党员直接联络30名解戒人员,培养选树了165名“戒毒之星”,帮助成功戒毒、成功创业,实现人生新的跨越。
小支部,大舞台小支部,大梦想
“不戒毒,只有死路一条,这也是我为什么抓住一切机会苦口婆心劝说每一名戒毒人员的原因。”张俊和笑着说,他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太啰嗦了,好像操不完的心。从事戒毒工作几十个年头,一心扑在禁毒事业上的张俊和见过太多的悲剧:有的因为复吸已经去世,有的因为复吸而犯罪入狱。当然还有一些人成功戒毒,彻底与“过去的生活”决裂。
采访过程中,张俊和的微信一直响个不停。张俊和让记者看了一名解戒人员给他发来的微信。“张主任,说实话,我现在已经渐渐遗忘过去的一切,不愿回忆以前的生活,其中也包括戒毒所的生活。现在只要和毒沾边的人与事我早已断了联系,望您谅解。”针对这样的回访对象,张俊和说自己都会开心地送上祝福,“只要他们生活幸福,我愿退出他们的生活,我希望戒毒所能被他们永远遗忘。”
正是有着张俊和这样一位“啰嗦”的党支部书记,山西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第十党支部通过扎实有效的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初步实现“小支部,大舞台;小支部,大梦想”的工作目标,党建品牌精神内涵植入全体党员思想深处,人人争当“指南针”,全员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明显提升。通过深度融合,他们创新打出禁毒宣讲“组合拳”。
“请进来”,邀请35个党支部800余名党员群众来所接受禁毒教育;“走出去”,走进900余所(个)学校、社区、乡村开展禁毒宣传,受众达42万余人;“拉队伍”,在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山西传媒学院等25所大学培养378名大学生担任“禁毒科普宣传员”;“强气场”,聘请人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等30余名社会知名人士担任禁毒形象大使;“壮声威”,举办100余场大型宣传教育活动;“造声势”,借助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蒲公英”禁毒宣讲团是山西最有影响力的禁毒讲团之一。
目前,6名党员被大中小学聘请为“法治副校长”“法治客座专家”等。支部榜样示范作用发挥突出,支部书记张俊和荣获“中国好人”“山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三晋最美禁毒民警”等称号,7名党员荣获“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化延伸工作受到了国家禁毒委、司法部、省司法厅等上级机关、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组织的《禁毒宣讲“4个100”,让10万年轻人远离毒品》志愿活动先后获得山西省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全国第五届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铜奖、山西省第四届青年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第二名,被山西省文明办表彰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日前,山西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第十党支部“戒毒斗争前线的指南针”还被评为山西省机关优秀党建品牌,得到有关省领导高度肯定。
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