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在太原市迎泽公园、商业步行街及迎泽大街等公园绿地,抑或驱车在滨河东西路上,会发现以往裸露在外的绿地上,披上了厚厚的“彩衣(覆盖物)”。谁能想到,这些彩色的覆盖物,其实是由修剪下的粗树干加工而成。
冬季的落叶、修剪的粗树干如何变废为宝,实现绿废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12月2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太原市园林绿废生态科创基地(以下简称科创基地),近距离揭秘“绿废”变“绿肥”的全过程。
变废为宝!彩色覆盖物“来历”不简单
当日,山西晚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的科创基地,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中。只见它伸出长长的“手臂”,将散落的粗树干拢在一起,再抓举起放进粉碎机,伴随着阵阵“咔咔咔”的粉碎声,一节节2-3厘米长的小木块“脱机”而出。
“这些小木块经过筛分机的筛分,到达出料口,紧接着被投入染色机上色、烘干区烘干,就正式成为彩色覆盖物,等待运往景区、公园、花坛等处。”太原市园林科创服务中心信息技术科工作人员冯大钧介绍,这些小木块被称为有机彩色覆盖物,可铺设在树穴、花坛、绿地上以及裸露的地表上,看上去不仅美观,还能保持土壤的水分,抑制杂草。其染色的染料是天然的矿物原料,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环保的同时还能为土壤补充矿物质元素。
科创基地利用高科技,对粗树干、枯枝、落叶进行处理,分门别类加工。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将有机彩色覆盖物分为红、蓝、绿、黄、黑五个颜色。目前,彩色覆盖物已广泛应用在太原市多处,如太原植物园、太原动物园,以及迎泽公园、双塔公园等公园湿地。冬日里,在红彤彤、蓝盈盈覆盖物的映衬下,形成不同色彩的园林景观,弥补了冬季城市园林景观色彩的不丰富,让城市变得更美更靓。
此外,落叶、枯枝的处理方式也很特殊,采取的是沤制腐熟有机基质,就是将枯枝、树叶粉碎后,与自制的营养液混合沤制。经过一个多月的发酵,最终形成稳定的腐熟有机基质,也就是有机营养土。
冯大钧说,这些有机营养土主要作为轻型基质来培养苗木、花卉等,也可以作为土壤改良物料,直接覆盖或掺拌在绿地土壤中,来改善植物的土壤生长环境。如太原市古树名木的改良复壮,就用到了这些有机“绿肥”,效果还不错。
新尝试!绿废循环利用不一般
花草树木装点了城市,却避免不了产生大量树干、树枝和树叶等绿色废弃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园林绿废垃圾。园林绿废垃圾产量巨大,占地庞大,无处堆放,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二次危害。若粉碎将其直接还田,未经高温杀虫灭菌处理,粉碎物有可能引发虫灾和土传病害。未完全腐熟的园林废弃物用于培养植物,可能会降低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园林废弃物如何处置一直是困扰园林绿化行业的难题。随着“无废城市”和“双碳”目标的相继提出,作为“城市矿产”的重要一环,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性属性日益得到重视,其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处理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将这些“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关系绿色低碳、循环利用为导向的美丽城市建设。近几年,太原市陆续建成多处专业的绿废垃圾消纳处理基地,专门处理粗树干、枯枝、落叶,其中科创基地是目前太原市最大的专业综合园林绿废垃圾处理基地,建于2019年,占地2000平方米。
该基地不断尝试新的绿废资源利用途径,科学合理消纳和处理园林绿废垃圾,加速绿废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技术人员以绿废彩色覆盖物为核心基础材料,针对传统胶、生态胶和糯米胶3种不同类型的胶水开展深入实验。经过不断调整各种物料的配比,成功实验研究出性能稳定、具有不同景观功能效果的生态彩色模块。该模块透水透气,能有效抵抗碾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可用于护坡、绿地和庭院等多个场景来造景。
这一创新,不仅增加了园林绿废垃圾原材料的消纳,又实现资源再利用的科学转换,让园林绿废垃圾有了新的归宿,为园林景观的建设和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同时,也提升了市民对园林绿废的认知,不再像以前认为园林绿废是毫无用处的垃圾,已成为可循环再利用的宝贝。2023年,太原市被住建部列为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