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12月11日,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以下简称太岳林局)传来消息:历经6个多月,由该局规划建设的362.6公里森林防火应急道路顺利通车。
太岳山脉巍峨壮丽,绵延的林海勾勒出一幅瑰丽的自然画卷。然而,森林火灾的威胁如影随形,危及这片绿水青山。今年4月,太岳林局开始规划建设总长362.6公里的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其中新建290.1公里,改造提升72.5公里,涵盖局下18个林场、21个标段。仅用40余天,就完成从堪边定界到设计优化的全过程。
太岳山脉地势险峻、林密谷深,施工环境极为复杂,需穿越密林、翻越高山,还要应对泥泞滑坡、天气多变等多重挑战。项目开建以来,施工人员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歇人不歇设备,强力推进测绘放线、路基开挖、边坡修整、碾压路基、排水沟和涵洞施工、泥结碎石路面铺填等工序,翻斗车、挖掘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紧密配合。项目标段严把工程质量关、工期节点关和安全生产关,累计投入人力2000余人次,动用各类大型设备180余台。
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成后,太岳林局因地制宜结合防火道路开发多种功能。比如,马西林场围绕防火路网,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将防火巡查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条“网红打卡地”应急道路循环线;龙泉林场充分发挥道路贯通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大南坪中心林场依托防火道路,打造了“森林康养之路”,为森林资源保护和绿色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内涵。这些多样化的功能既提升了林区的防火能力,又展现了防火道路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中的巨大潜力。
防火应急道路不仅是“生命通道”,更是林区综合治理的重要保障,它们犹如森林的“毛细血管”,将防火管理深入到每一片林地,显著提升了资源调查、监测和综合管理的效率。太岳林局建成的360余公里防火应急道路,与工程阻隔带、生物隔离带及自然阻隔带联通,构成了一张功能完备的森林防火网络,与国道、省道、乡村公路无缝衔接,为森林资源的高效配置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