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霈霈)年终岁末,山西这片热土,涌动着一股温暖而坚韧的力量,这股力量,源自那些平凡而又不凡的人们。他们的故事让人们感动思考,激发起奋斗的力量。12月18日,“感动山西”研讨会在太原温情启幕,共同见证这股力量的汇聚与传递。
研讨会上,山西晚报社社长李广义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感动山西”走过的历程。他提到,14年来,山西晚报循着感动的足迹,去挖掘、去记录,推出了一大批感动人物的报道。这些报道充分发挥了正向报道的巨大能量,在全社会形成了独特的“感动现象”及话题热度。这些感动人物,既有涓涓细流的漫长坚守,也有撼动人心的精彩时刻,他们的精神真切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成为构筑社会主流舆论的精神支柱。
现场大屏幕,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从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李润青,到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刘宝荣;从精益求精的航天工匠韩利萍,到驻村帮扶的青年干部鲍锐;从医术高超、仁心仁术的医生苏敬,到匠心独运的烹饪大师王力群;从无私奉献的老党员白振兴,到敬老爱亲的孝女王春霞;从屡建奇功的警犬驯导员景晓丽,到坚守乡村的医生肖俊斐;再有为国争光、为省添彩的山西健儿们……每一个故事都充满力量,每一分付出都让人动容。
与会嘉宾代表韩利萍和白振兴的发言让人印象深刻。韩利萍讲述自己作为航天一线技能工人的经历,她三十余年如一日匠心创造,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带动团队成长,助力航天事业发展,展现了新时代技能工人的责任与担当;白振兴主要以“担当、感恩、传承”三个关键词分享感受,提及自己在退休后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回报社会,他强调传承家风家教的重要性,倡导人人献出爱心,让世界充满阳光。
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代表畅所欲言。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内心的感动与思考;他们用最浓郁的方言传递真诚、坚定和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人不断奋进、勇敢追梦。
山西省委党校副校长王建军作了主旨演讲,他说,“感动山西”活动始终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推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影响力的人物,有效地传播了这一价值导向。王建军强调了榜样的重要性,提出应通过具体案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起来,变得易于感知和实践。专家的发言,为研讨会注入了更为深厚的内涵与广阔的视野,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并诠释“感动山西”品牌所承载的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心声共鸣的深远意义与朴实情怀。
声音 主旨发言
王建军 山西省委党校副校长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动山西始终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模范人物,不仅是山西晚报的标志性品牌,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舞台。
每位感动山西人物的事迹,既承载着个人之德,也体现了国家之德、社会之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好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人格化,让核心价值观“活”起来,变得可感、可触、可亲、可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成人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景象。
我们都应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杨凤忠 山西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
山西体育健儿艰苦训练,全力备战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成绩优异,硕果累累。包括苏翊鸣、赵雅婷、袁晓超、董栋等在内的很多山西运动员和团队都为山西增光添彩,拿到了不少的奖牌,他们是山西体育人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缩影。希望我们山西有更多的行业优秀代表涌现出来,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添砖加瓦。
白振兴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离退休党总支书记
以情动情最感人,以心暖心最暖人,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谈谈我的感受:
第一个关键词“担当”。我退休快四年了,但我有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促使我持续为社会贡献余热,不负每一份期待。“别人使用你,才能体现你的价值”。在退休的岁月里,我的生活特别充实而又有意义。第二个关键词“感恩”,党组织给予了我太多太多的荣誉,太好太好的待遇。所以,我一定要回报这个社会,回报培养我、教育我成长的党组织。第三个关键词“传承”。让三晋大地各行各业涌现出更多感动山西的人和事;通过这个活动,把“感动山西”的种子播撒进每个人的心田,大家用生命温暖生命,用感动超越感动。
韩利萍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
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国家对于航天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全国劳模、一名航天生产一线技能工人,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感动是精神感召,更是担当作为。我们将继续发挥载人航天精神,坚持开拓创新精神,立足岗位持续提升,展示新时代航天一线技能工人在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过程中的责任担当。
为此,我们唯有立足岗位坚守“初心”、攻坚克难打磨“匠心”,用“工匠精神”立起新时代标杆,才能助力制造强国、航天强国的蓝图变成现实。
感言
苏敬 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成人内科主任医师
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的普通人。也许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我见到的感动事和人特别多,有九旬老人阑尾穿孔,家人始终不放弃希望,最后得救的;有百岁老人心肌梗塞的,众人都彷徨无助,然后苦苦寻觅,我多方联系专家挽救生命的……就是在这无数次抢救过程中,我其实也在被感动着。所以我在工作中,也秉持“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今天看到感动山西研讨会嘉宾们的事迹,我更要坚持这个信念,即使担风险,也不能让患者、家属们失去希望,这也是我今天参加活动的一点感悟。
刘宝荣 太原市阳曲县侯村乡西黄水村村委会主任
这几年西黄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古村落变成国家3A级旅游示范村、山西省级文明村。这一切离不开政府、村民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村上下团结一心,凝心聚力。这种精神让人感动。我们“一张蓝图绘到底”,我相信西黄水村未来一定更美好,村民们也会更幸福。
王春霞 山西省军区太原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中校干事
不管走到哪里,“感动”需要做到以下这个四个字,第一个是“爱”,爱是一种境界,不同的境界会带来不同的状态。第二个是“情”,只有真抓实干、真情实感才能见成效。第三个是“久”,干工作不但要用一股子猛劲儿,还要有一份持久力,久久为功。第四个是“思”,要带着脑子干工作,多思考,多积极多提炼,多总结。
李润青 山西华青藜麦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么多年走过来,我做到了两个词,就是“认真”和“坚持”。我觉得成功不是个人名利,而是能为别人、为家乡做多少事。用科技种地,用现代管理理念经营,用先进设备生产,种好粮,做好产品,带领乡亲一起干,这份事业是我毕生所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心情很好,能让所有人吃得健康,很有意义。
王力群 山西省经贸学校餐饮系主任、晋菜晋面产业学院院长
去年,我省成立了晋菜晋面产业学院,我担任首任院长。现在的我,致力于山西美食文化的创新传承,大力推广新派晋菜。我们把山西几千年的文化和美食融合在一起,推出新派晋菜,让我们山西的美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鲍锐 北京理工大学驻方山县胡堡村第一书记
我在山西驻村工作两年期间,也收获了很多感动。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城市孩子,我一开始确实遇到了语言沟通等问题,但是也慢慢地感受到了村民们对乡村发展的迫切愿望,所以我就特别想为村里做点事。在数字乡村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在污水处理、村级产业发展等方面,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带动了老百姓增收。
去年8月我回到了北京,但是感动之旅并没有结束。我认为感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就在于奉献、友爱、互助、服务这8个字,我也会继续带着我的学生们在感动之路上越走越远。
张会芳 山西阳光益佳爱心总队志愿者
研讨会带给我很多感动,是由感动人物的事迹传递出来的,更是感动精神的引领与号召。我诚挚地向各位在座的老师们、前辈们学习,继续做好人、做好事。
李来平 晋绥边区八路军烈士遗骸收迁志愿者吕梁工作队队长
很多人疑惑我为什么要做烈士遗骸收迁的公益,人生来都是有使命的,我愿意担当责任,不求能够感动多少人,只要我做的是值得的事,有利于后代的事,我就会坚持下去。包括我创建红色文化庭院,免费向社会开放,都是想在有生之年,利用自己的一点能力,让家国情怀通过这样的形式体现出来,提醒更多的人不忘历史,传承文化。
郭泽鹏 山西广播电视台星卫视传媒有限公司职工
我今年28岁,做志愿服务10年了,先后参加过武汉抗疫、云南抗震救灾、支教、河南抗洪抢险等志愿服务活动,也获得了一些荣誉,都对我是非常大的激励。我会继续多向大家学习,用自己的力量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山西晚报记者 张婉 武佳
山西晚报记者 武六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