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

犯懒、怕冷、记性差 小心是“甲减”找上门

  每到冬天,总有一些人比别人更怕冷:在一个屋里,别人穿薄衫,他要裹着外套;别人还在喝温水,他已经拿起了保温杯……对此,内分泌科医生提醒:甲状腺是一个“恒温器”,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体温,一旦甲状腺功能异常,就会出现怕冷或怕热的情况。“在冬天,如果比别人更怕冷,未必是‘甲减’,但如果同时出现某几项症状,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甲减’。”
  什么是“甲减”?它有哪些症状呢?有人说“甲减”的危害不如“甲亢”大,是真的吗?对此,山西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A 病例:突然怕冷确诊“甲减”
  张女士今年37岁,很爱美,往年冬季不管天气再冷,她出门逛街时也总是长靴短裙,手脚也总是温热的。但奇怪的是,今年还没过冬至,她却一反常态早早就穿上了羽绒服,还一个劲地老嚷嚷冷。而且,原来活泼好动的她,如今整天蔫蔫的,干什么都没兴趣,还经常忘事,老想睡觉。一开始,她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身体虚了”,就开始“食补”,但补品吃了不少,“怕冷”的情况没有丝毫好转,她这才想到去医院进行检查。经过化验检查,张女士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最终确诊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后经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她的症状慢慢消失。
  “其实,这就是比较典型的‘甲减’患者。”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高颖介绍,“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在现代生活中,大多数人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情绪低落、记性不好、没胃口等症状,都可能是甲减导致。
  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0%,发病率为2.9/1000,且以女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4-6。“甲减的发病率虽高,却很容易被忽视。”高颖说。究其原因,一般是因为它起病隐匿,病情进展较缓慢,且早期症状不明显,有80%以上的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也就不会主动求医。但“甲减”拖延不治只会引起更严重的危害,因此,了解其症状尽早发现及治疗是重中之重。
  
B 症状:多种多样且危害较大
  高颖介绍,引起“甲减”的原因,常见于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破坏、碘过量、抗甲状腺药物、下丘脑和垂体病变、先天性疾病等。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后期有畏寒、乏力、心率减慢等症状。具体来说,“甲减”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常常犯困,体力不足;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情绪容易低落,甚至还出现抑郁、暴躁等不良情绪;体重增加,面容水肿,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指甲又厚又脆;比常人怕冷、少出汗;食欲降低、消化不良、容易便秘;血压升高、心跳变慢;血脂变高;肌肉骨骼僵硬疼痛、四肢无力、麻木;声音嘶哑、睡觉打鼾;女性月经变多、经期延长,最后还会出现卵巢萎缩、闭经及不孕的情况;男性乳房发育、性欲减退等。“我们比较建议出现3种及以上症状的人,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如果只是怕冷、不愿动这些症状,是不是不治也没事?”对此,高颖持否定的态度,她明确表示,甲减会影响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首先,甲减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甲状腺激素水平直接影响心脏和外周血管系统,它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扩张外周动脉和增加心搏血量。甲减时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功能减退;动脉弹性减退,外周阻力增高,导致血压明显升高。同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物质代谢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对糖、脂肪、蛋白质合成与分解起着平衡作用。然而在甲减时,这种平衡被打破,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人体胆固醇分解代谢下降,同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下降,可导致血液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尿酸水平升高。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患者得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甲减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如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率减慢、心包积液、冠心病以及脑血管意外等。
  另外,冬季也是“甲减”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环境温度降低,机体对甲状腺素的需要量增加,就有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的退化。“有时候,也可能由感染、心脑血管意外、创伤、手术、麻醉和镇静药应用不当所诱发。”高颖说,临床表现有嗜睡、神志不清、昏迷、低体温、低血压、低血糖、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和四肢肌肉松弛,可伴休克及心肺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C 治疗:并不难日常生活要注意
  高颖介绍,“甲减”治疗的目标是使甲状腺激素达到正常水平,此时服用的甲状腺激素量为生理治疗量,被称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而一旦被诊断为“甲减”,就需要按内分泌专科医生的医嘱来治疗、服药,药品的剂量是根据患者本身的甲功水平决定的,因此建议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诊、遵医嘱。
  “‘甲减’能自愈吗?”对此,高颖表示,在“甲减”患者中,能够自愈的是少数,不能自愈、终生需要服药的是绝大多数。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大豆类;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虾皮等;贫血者应注意选择含铁、叶酸、维生素B12丰富的食物。
  另外,“甲减”“患者的运动方式应该以轻度至中度的有氧运动为主,结合适当的力量训练。比如:慢跑、瑜伽、散步和太极拳、力量训练等。同时,应注意运动的适度,避免过度疲劳。建议运动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每周进行3至5次。运动前应充分热身,减少受伤的风险。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30期

  • 第2024-12-27期

  • 第2024-12-26期

  • 第2024-12-25期

  • 第2024-12-24期

  • 第2024-12-23期

  • 第2024-12-20期

  • 第2024-12-19期

  • 第2024-12-18期

  • 第2024-12-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