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本报今日推出山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特刊

摸清文物家底 守护历史记忆

  •   从春夏到秋冬,从酷暑到严寒,有一群人,用脚步丈量着三晋大地,经历四季更迭,经历风霜雨雪,坚守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只为甄别一条条线索,复查一处处文物,以双手触摸历史,为我们身边的不可移动文物上“户口”。
      自2024年5月以来,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山西省精心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力量,强化协调联动,持续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注:简称“四普”)实地调查工作,已落实普查经费7000余万元;投入普查专用设备800余台;建立专家包市机制与试点推动机制;吸纳基层专业人员1200余人,组建普查队伍170余支……截至2025年1月20日,山西省已复查“三普”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9752处,复查率73.8%;“四普”已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959处。
      这份成绩,是全省普查工作者携手奋进的“战果”——他们追风赶月、跬步千里,一心扑在普查上,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文物保护有我一份力量”的誓言。
      今天,在山西省文物局指导下,山西晚报联合推出“四普”特刊,全景式记录山西“四普”的概貌,反映“四普”的成果,用镜头捕捉普查队员的风采,记录基层一线文物工作者饱满的热情与执着担当——在全国“四普”中,山西普查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付出,都将成为文物保护事业中弥足珍贵的、沉甸甸的记忆!

    孙轶琼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1-24期

    • 第2025-01-23期

    • 第2025-01-22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20期

    • 第2025-01-17期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15期

    • 第2025-01-14期

    • 第2025-01-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