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子夜

我爱东北的大年

  呼呼呼,几场大风雪过后,东北的大年就向我们扑面而来。大雪是东北大年的先遣队。柳絮一般的雪,芦花儿一般的雪,鹅毛一般的雪,飘飘扬扬,洋洋洒洒,洒落到白山黑水各个角落。每一条江河都变成一条沉睡的玉龙,每一座山峦都变成一座银色的宫殿。大风劲吹,天地一色,处处一片洁白,一片苍茫,一片混沌,一片冰冷。
  冰冷的空气里带着些冻梨的味道,带着些冻苹果的味道,带着些酸酸甜甜的糖葫芦的味道。冻梨和冻苹果蹲在家里的盘碟里,糖葫芦却在室外华丽登场了。大街小巷里,乡村小道上,几辆自行车,点着节能白灯泡,糖葫芦孔雀开屏一般插在车后座的草靶子上,一串串的,亮晶晶的,红通通的。白雪的白,映着山楂的红,草莓的红,橘子的金黄,像小灯笼,像珍珠串。散布在空气里的,是一声声悠长而又富有东北特色的吆喝声。
  乡村的雪地里摆放着一个一个银元宝,走近了细看,是一个个冻得硬邦邦的饺子。这饺子就是东北大年最坚实的底蕴。接着,粘豆包儿的香气也首先从乡村缭绕弥漫开来。漫漫大雪和北风,根本压不住粘豆包儿腾腾的热气。这腾腾的热气和香气,从乡村出发,一直笼罩到城市的每一个早市,每一个夜市。金黄色的粘豆包儿,像一个个传统的金元宝,映入人们的眼帘,拨动人们的心弦,撩起人们的食欲,搅动人们的乡思,老东北人儿的口水一口一口地吞下去,最终忍不住了,几十个几十个地买回家,放在冰箱里,想吃的时候放在笼屉里一蒸,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就有了粘豆包儿甜甜软软的香气。
  冰天雪地中,大集开始了。几个村、十几村的人和货物集中在一条或几条马路上。人声鼎沸,马嘶驴鸣。卖家满意地卖出了特产,买家买到了中意的年货。一直到暮色降临,双方皆大欢喜地各自回到暖意融融的炕头。
  杀猪了。几个壮小伙子拽住一头天蓬元帅,往案子上一摁,嗷嗷叫声中,寒光一闪,一抹红喷溅而出,接着捅、吹、烫、刨、解,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大肥猪顷刻间变成了肉案子上一块块的红白肉块。于是,灌了血肠、肉肠,炖了大盆的酸菜白肉,撒上辣椒葱花,杀猪菜的香味拴住了每一个人的胃。
  没到除夕呢,鞭炮就成天地响着,这边咚一声轰天雷,那边乒乓几声二踢脚。劈里啪啦,小孩子摇着摇花;出溜出溜,大孩子玩着地老鼠。大红灯笼都亮起来了:乡村院里,村头道旁,城市大街,胡同巷口,小区园中,单位门前,到处大红灯笼高高挂。
  到了大年夜,万家灯火,万炮齐鸣,烟花开放出了盛世空中花园,鞭炮炸出了地面热闹音响。吃饺子了。一大盆饺子端上来了,一大家子围着桌子吃了起来,三鲜馅的,酸菜馅的,吃着吃着,嘎巴一声响,吃出了一个钱饺子,欢笑四起。拜年了,一个大铁盆放在地上,咣咣咣,磕几个响头,一大把红通通的票子发出去,一声声童稚的欢笑声响起来。中国的长辈,就是比西方的圣诞老人更慈祥、更大方。
  初一初二初三,秧歌扭起来了,高跷踩起来了,二人转唱起来了,庙会的锣鼓锵锵地响起来了,一直到正月十五,热腾腾的元宵似乎要融化冰雪。
  东北的大年,你就可劲造吧,你就可劲玩吧,你就可劲喝吧,你就可劲乐吧。大盆喝酒,大盆吃肉,大盆吃老豆腐,这就是东北的大年。
  我爱东北的大年。东北的大年,像穿红棉袄的东北女子一样热情,像黑土地上的汉子一样豪爽,像慈祥的东北老太太一样富有人情味儿,像东北的黑土地一样厚重、瓷实。我愿东北的大年永远是那么热闹、红火、和平、安宁!

□康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1-27期

  • 第2025-01-24期

  • 第2025-01-23期

  • 第2025-01-22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20期

  • 第2025-01-17期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15期

  • 第2025-01-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