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市长李建国代表忻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建国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面对结构性和周期性矛盾交织、区域性和阶段性任务叠加的复杂形势,全市上下以求实之风、务实之举、落实之效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一年来,全市迎难而上、沉着应对,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消费活力有效激发,经济发展态势趋稳向好。一年来,全市向新而行、厚植优势,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电力产业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壮大成势,文旅产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扩容升级,特优农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年来,全市锐意改革、创新实践,企业主体支撑全面增强,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夯实,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一年来,全市扛牢责任、加压发力,生态治理持续深化,污染防治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年来,全市坚守初心、倾力为民,就业增收提质扩面,保障救助有力有效,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生福祉可感可及。一年来,全市履职为民、优化服务,加强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清廉政府建设,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实现更好结合,经营主体和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今年,忻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进出口总额力争保持正增长;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收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2025年,忻州市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是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现代水网体系建设;要全面激发消费潜能,坚持惠企利民、提振大宗消费,增强服务供给、提升消费品质,打造消费场景、拓展消费空间,满足多样需求、壮大新型消费;要提升外贸外资体量,持续加大扩外贸、引外资力度。
二是紧扣产业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产业体系,加快绿电资源就地转化,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光伏产业全链条发展;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涉铁产业整合提升,推动有色金属产业提质扩量、焦化产业延链升级、制造业振兴升级;要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尽快走出具有忻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是加强统筹联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建设品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是集聚创新要素,提升高质量发展效能。要强化高质量教育支撑,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为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深化财政金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六是聚焦美丽忻州建设,深化生态环境保护。要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战,深化生态保护修复,推进低碳绿色发展。
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着力稳就业促增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加快发展卫健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八是落实底线任务要求,维护安全稳定大局。要狠抓安全生产,防范化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李建国在报告中对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作出安排。要强化政治引领,更加自觉地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要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提升落实效能,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能早则早、能快则快推动工作落实,强化全市“一盘棋”思想,调动一切有利条件,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高起点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要深化廉政建设,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切实把有限资金用在民生急需上、投向发展紧要处。
山西晚报记者 郭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