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村位于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距县城10公里,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陶寺村因“陶寺遗址”而闻名。陶寺遗址位于陶寺村南,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的田野考古发掘出了大型城邑和大量出土文物,逐步揭开尘封久远的帝尧之都的神秘面纱,触摸到了最早中国的文化脉动。陶寺遗址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1500米,面积280万平方米,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
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遗址,先后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支点。因有这样的历史渊源,陶寺村也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村内民风纯朴,建筑典雅,至今保存有古楼阁式建筑。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塔狮舞”发源地就是陶寺村。“天塔狮舞”在当地流传有上千年历史,表演时在桌椅搭起的九层高台上表演,有瑶池摘星、水中捞月、蜻蜓点水等特技舞狮动作,真的是集惊、险、奇、绝、美于一身,既有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的细腻、精明,融民间狮舞、武术、杂技、体育等运动项目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村内还有一座关帝庙,当地人称为老爷庙。始建于元代大德五年,明朝正德五年进行了重建。造型精美、气势雄伟,是三层楼阁式建筑,高约十五米,顶部为歇山顶,底部由四根直径50多厘米的四方八棱的大石柱支撑,楼阁外延四周有两米多宽的走廊。
去年11月,建在陶寺村的“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这一盛事吸引了众多目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陶寺村,一览古村风貌的同时还可“馆窥”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时光。
吴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