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山西晚报

2025年楼市:调整之下将迎新机遇?

  近日,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盈利警告称,公司预计2024年录得42亿元至48亿元亏损。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超过70家上市房企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但其中超七成房企预亏,亏损总额超千亿元,而赚钱的房企不到三成,亏损似乎成为房企无法躲避的话题。
  去年,国家及地方政府持续释放楼市利好政策,行业出现了转机。2024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新房销售额、销售面积累计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市场信心正在回归。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行业仍面临挑战,在诸多房企亏损加剧的背后,整个地产行业大洗牌状况仍在继续。从省城楼市来看,众多房地产行业从业者对新机遇充满期待。
  A 楼市深度调整 亏损房企增加
  在楼市深度调整的近年,无论是知名龙头房企还是地方性中小房企的盈利状况都不佳,亏损状态从部分中小民营房企,蔓延至一些央企、国企。近日,多家A股房企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从这些公告来看,虽然仍有部分房企在2024年处于盈利状态,但由盈转亏、亏损大幅增加的情况却非常明显,亏损房企占了绝大多数,有的房企预估亏损甚至超百亿元。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有超过70家上市房企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其中,保利发展表现最为亮眼,2024年净利润50.16亿,2024年,保利发展以3230亿元销售业绩位居行业第一,且连续2年居于房企销售额榜单第一名。但即使如此,保利发展预计2024年净利润将同比下降58.4%。相较于2023年同期取得的4207亿元销售额,2024年保利发展销售额减少了近千亿元。
  行业第一尚且如此,其它房企的亏损更是常态,且亏损额度进一步扩大。比如华远地产亏损10.5亿元—14.5亿元、大悦城预计亏损26亿元—34亿元;信达地产亏损6亿元—7.3亿……此外,还有部分房企连续两年大幅亏损,比如华夏幸福和首开股份,华夏幸福2023年亏损60.28亿元,2024年继续亏损40亿元—60亿元;首开股份2023年亏损63.39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75亿元—95亿元。从目前已经公布预告的房企来看,2024年预计亏损额度最大的三家房企分别为万科、金科股份和绿地控股,其中,万科首次预告亏损,亏损额度高达450亿元;金科股份和绿地控股均不是首次亏损,但2024年预计亏损扩大,金科股份预计亏损205亿元—285亿元,绿地控股预计亏损110亿元—130亿元。
  亏损加剧的背后,整个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洗牌。例如2022年的“一哥”碧桂园,不仅跌出销售榜单前十,就连财报都无法按时发布。今年1月14日,碧桂园才发布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半年报,2023年,碧桂园总收入约4010亿元,同比减少了6.8%,税前亏损约1673亿元;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约1021亿元,同比减少约55%,税前亏损约108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从“碧恒万”到“保中华”,房地产行业的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千亿房企的数量,从2021年巅峰时期的44家,缩减到2024年的11家,仅为巅峰时期的四分之一。百亿房企的数量也从2023年的125家,暴跌到2024年的86家,一年时间就有39家房企掉出百亿行列。
  B 亏损原因众多 转亏为盈还需市场企稳
  造成房企大面积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业内人士介绍,除了市场整体下行、需求不旺这一重要原因,还有房企负债高、经营不善、内部调整等原因。
  从多家房企公布的预告来看,项目结转收入的减少被多次提及,这导致房企项目年内交付结转规模下降,这部分收入直接导致了企业营业收入的下降。其次,行业毛利润率面临整体下调。很多公司公告中提到,拟对部分项目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前两年房企高价拿地,如今不得不面临资产价值下行的局面,而减值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利润。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在面临市场调整时,部分房企在售项目打折降价,当前,打折降价依然广泛存在于市场,特别是一些经营压力较大的房企,开始陷入资金短缺、降价销售、盈利减少的恶性循环。
  “房企能否盈利,说到底还是要看市场是否企稳,就是房企销售回暖和房企投资意愿。”业内人士介绍,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继续下滑,购房者信心不足,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房企去化压力巨大。从第三方机构统计的2024年房企销售业绩来看,大部分房企都出现同比下降,即使是头部的央企、国企也未能幸免。比如华润置地2024年销售额2611亿元,同比下降15%;万科销售额2460.2亿元,同比下降35%;建发房产销售额1033.6亿元,同比下降25%等。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下降17.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7.6%,基本上已经回到2009年的水平。而伴随市场成交下行,库存必然增加。2024年年末,全国商品房库存量为75327万平方米,自2020年来连续第5年上升创出新高。根据各大上市房企发布的业绩预告也能看出,最近两年,不少上市房企为应对市场下行压力,主动进行了资产减值计提,这进一步加剧了房企亏损幅度。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例如“白名单”机制,中央层面强调要打好房地产各项融资工具的“组合拳”,满足包括民营房企在内的各类房地产企业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合理融资需求,但很多房企依然存在这方面的压力,叠加土地、建安成本等成本,房企资金链紧张,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
  
C 供需关系转变 全面回暖仍有诸多挑战
  由于待售商品房和闲置土地规模持续创新高,大量的未售商品房和未开发土地增加了房企的资金压力,为了缓解这些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政府收购未售商品房和闲置土地等。这些政策旨在去行业库存,调节供需关系,但全面推进仍需时间。
  去年四季度出台了一系列稳楼市的刺激政策后,全国新房销售额、销售面积累计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其中销售面积累计同比降幅已连续7个月收窄,销售额降幅连续8个月收窄,这说明市场信心正在回归。“虽然政策端在持续发力,市场环境在逐步改善,但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很难一蹴而就。”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需求端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年轻人数量减少,老年人大多已有房产,购房需求自然减弱,再加上市场大环境下,投资者信心受挫,许多投资者选择抛售房产以规避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过于求局面。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政策端在改善和鼓励,但房企的整体业绩表现很难再回到从前。
  从太原市场来看,2024年,太原楼市呈现出止跌企稳的态势,但其特点是新房市场如日中天,价格持续攀升,甚至跻身全国房价涨幅前三甲,与上海等一线城市并肩而立,反观二手房市场却是一片凄凉,存量从年初的4万套激增至年末的5万套,二者之间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根据省内相关机构的最新统计数据,12月太原二手房市场均价在9000元/平方米以下,而新房市场均价超过了13000元/平方米,两者价格差距超过4000元。
  业内人士表示,太原出现这样的楼市特征,是供需关系改变的一种表现,一方面随着房地产行业洗牌,留下的实力房企多数以保交付、保品质、保口碑立足市场,并不需要大打价格战,且受限于自身各种成本,不愿降价抛售,相当一部分房源出现涨价销售的情况。而二手房挂牌量居高不下,许多房东急于套现,不得不降价争取成交,导致二手房价格继续下跌。综合2024年下半年以来省城楼市的表现,尽管市场热度有所回升,但全面复苏还需要等待更多宏观经济的回暖和政策的持续推动。
  
D 应对市场变化 房企需抓住新机遇
  “房地产市场恢复、消费者信心修复都是缓慢的过程,我们应该更加耐心地等待市场企稳复苏。”业内人士表示,在等待市场恢复的过程中,房企需要积极调整战略,应对市场变化的同时,寻找新的盈利点,这在省城楼市有所体现。
  近年来,省城楼市不断高端化,头部房企将资源倾斜到一些地段较好、配套齐全的城央核心项目上,且在项目定位时,聚焦高学历、高收入客户,精准锁定改善型需求,尽可能缩短去化周期。“这一现象不仅是太原,国内知名房企的策略均是如此,放眼全国,房企将优势资源集中在经济、政策更好的一线城市,具体到某个城市,会在优质地块、核心产品上多下功夫。”业内人士表示,预计2025年,多数房企仍会坚持这一策略,集中精力少而精地打造拳头产品,省城的新房市场预计仍将以改善型住宅为主,价格稳中有升。在此背景下,产品品质和竞争力成为关键。从太原市场来看,少部分国、央企开发的高端楼盘备受追捧,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情况,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主流的宽厅、五恒科技等高端设计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尽管市面上出现了少数新的高端设计亮点,例如整合厨房、餐厅、客厅敞阔的“家庭厅”,整合起居、衣帽、卫浴的“大主卧”,但整体而言与一线城市的成熟产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产品的多元化仍需迈进,省城楼市在产品端存在巨大的提升潜力。
  从政策端来看,今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提出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等改造。要加强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统筹用好财政、金融资源,完善市场化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不久前,山西省发展改革委、省民营经济发展局组织各市、相关省直厅局和省属企业,遴选出2025年第一批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计划引入民间资本227亿元,参与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而从去年的土地市场来看,城改用地出售占比增多,意味着省城在改善整体居住环境、促进城市规划发展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对于省城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在“高端化”一家独大的背景下,可能会催生新的改善型购房需求。
  此外,据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太原保障性租赁住房(保租房)已筹集6488套(间),配售型保障房开工6003套,从此前公布的政策来看,太原市作为全国首批40个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此过程中,通过定向购买和市场购买等方式筹集的房源不在少数。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一些实力房企,能否抓住城中村改造的政策风口,并在保障房领域开辟新的盈利点值得考虑。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太原楼市预计将继续享受政策扶持,在税费减免、公积金政策优化以及房贷利率下调等措施协同作用下,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与信心,城中村改造的加速推进,将为楼市带来新的购买力,为广大房企提供新的机遇。
山西晚报记者 柴旭晖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6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4期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9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7期

  • 第2025-02-14期

  • 第2025-02-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