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政精神卫生领域,有一位默默耕耘的医者,他叫赵钊,1970年出生于忻州保德县。1996年怀揣着对医疗事业的满腔热忱,踏上工作岗位,自此,便心无旁骛地在精神科临床一线坚守了29年。
这29年里,赵钊从不止步于常规工作。他精心打造标准化病房,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环境;围绕精神科急危重患者救治,开展示教、讲座、病例讨论及应急演练等活动,并将宝贵经验在省内广泛推广,有力提升了全省精神科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同时,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常态化组织心理健康进病区、社区、校园、机构、单位的“五进”服务活动,将心理关怀的阳光播撒到社会各个角落。
不论是担任山西省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党委第一支部书记,还是精神病科男一区主任,抑或是副院长,赵钊始终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化作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
凭借突出的表现,他先后荣获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山西省民政厅厅直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晋中地区卫生工作先进个人、长治医学院优秀教师等多项殊荣。在他的带领下,所在支部的党建品牌熠熠生辉,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他用坚守与付出,在精神卫生领域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生动诠释着新时代医者的神圣担当。
五进服务 点亮“红喇叭”党建品牌
在太谷师范附属小学举行的“小学生心理健康三阶跳”科普讲座,为百余名小学生打开了认识自我心理的大门;在“家庭健康,安心行动”微博直播中开展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宣讲,跨越网络传递知识;在太谷金谷广场举办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集中宣传,为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在太原科技大学举办的心理健康暨睡眠健康科普讲座,让大学生收获呵护身心的良方……
这桩桩件件皆是2024年山西省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党委第一支部常态化开展的心理健康进病区、进社区、进校园、进机构、进单位——“五进”服务的生动写照。仅在这一年,他们就组织了20余次此类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超3000份。
赵钊说,这一切源于医院精心打造的“红喇叭”党建品牌。该品牌以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于每年的“雷锋日”“世界睡眠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特殊节点,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大型宣传、义诊与结对共建活动,致力于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升群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助力良好社会精神卫生环境的营造,推动人群精神健康行为的养成,进而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能。
除此之外,赵钊所在的一支部也勇于接难题,率先收治肇事肇祸患者和晋中市救助站送诊的流浪乞讨患者(又称无名患者),解决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老大难”问题。
“在宣传过程中,我们遇到过许多长期失眠却不知如何调整的患者。经睡眠医学科医护人员的耐心讲解,他们掌握了调节方法。要知道,长期失眠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或精神问题。”赵钊表示,医院所做的,是从细微处着眼的科普宣传,就是让患者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自“红喇叭”党建品牌创建以来,成效显著,最直观的变化便是门诊病人数量增多,患者更愿意与医生沟通交流,也逐渐摒弃了对精神疾病的偏见,认识到自身所面临的是疾病困扰,而非带有歧视性的“神经病”标签。
党建学术双轮驱动 打造精神医疗新高度
采访时,赵钊正在带领第一支部的党员学习“生活技能训练在精神科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自2024年7月起,赵钊所在的第一支部着力打造学术沙龙党建品牌,每周四15时30分至17时30分是他们的集体学习时间,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33期。该活动旨在实现双培养制度,以支部党员为主体,将业务骨干培养成专家型人才,从行政管理和业务水平两方面同步发力。
在行政管理方面,支部建章立制;在业务水平提升上,积极改革创新。他们首次在全省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建立了标准化病房,围绕精神科急危重患者救治,开展示教、讲座、病例讨论和应急演练等活动,并在省内推广,显著提高了全省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抢救患者的水平。通过双培养机制,支部将优秀党员培养成业务专家,同时把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
其间,支部组织了心理治疗培训、竞赛,开展学术前沿专业知识探讨。正如赵钊所言,“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在学术沙龙上,大家会集中学习睡眠、慢性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标准。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其他躯体疾病的几率增加,所以除了关注精神科疾病本身,支部还关注与精神疾病相关的边缘学科疾病。
一些医院不愿接收患有心脏病的精神病人,赵钊所在医院却毫不退缩,勇敢接收。从门诊大楼前往住院大楼的路上,赵钊只要看到患者家属在往车后备箱放轮椅,就会快步上前帮忙;遇到一脸茫然无措的患者家属,他也会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了一名精神科医生兼党员的坚守。谈及坚持的动力,赵钊表示,看到发病时的病人,虽然他们会抓挠医生、吐口水,但每当病人康复出院并表达感谢时,那种成就感便油然而生,正是这份成就感支撑着他一路走到现在。
此外,作为长治医学院兼职教授、山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责任导师,赵钊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在工作中是学生的良师,在生活里是学生的益友,教学成果显著。
以爱为引 传递精神医疗接力棒
作为一名医生,赵钊始终坚守在医疗一线,无论是病房还是门诊,不分工作时间内外,也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假期,只要患者有需要,病区发出召唤,他都会立刻赶赴现场,进行专业且合理的处置。
有时,患者会在晚上家中发病,手持菜刀、斧头等危险工具,处于随时可能伤人或自伤的危险状态,这种情况连警察在处置时都会有所顾虑,而此时就需要医护人员提供紧急医疗援助。赵钊从不畏惧危险,凭借自身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一次次成功化解险情,守护了患者及同事们的安全。他回忆道:“有一次在病房查房,一名患者突然用头撞击我的腰部,我原本就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那次受伤后疼得我卧床休养了一个月。还有一次去接病人,病人跑到了山头上,我们追上去时没留意到病人手里拿着改锥,结果改锥把同事的两颗牙都顶松了。”
此外,赵钊还是山西省司法鉴定评审专家,承担着山西省荣康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的司法鉴定工作。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要求,他经常加班加点,仔细研读卷宗材料,不放过每一个涉案细节,力求最大程度还原案发现场。在现场询问时,他细致入微,撰写鉴定报告时,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出色完成每一次鉴定任务,充分满足了本地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需求。作为一名精神卫生工作者,他为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身为资深专家,赵钊认真履行各项社会兼职职责,与同行专家、学者一起,潜心钻研,积极为我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组织管理出谋划策,推动学术活动开展,助力会员成长。赵钊说:“对待病人,我们要疑病从有;进行司法鉴定的时候要疑病从无。”
赵钊多次提到,精神疾病患者大多不被家庭和社会理解,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对这些患者满怀同情,深知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见证患者从精神状态不佳逐渐恢复正常,出院时所带来的成就感,成为他坚守岗位的动力。随着年龄增长和在精神科工作时间的增加,他对这份事业的感情愈发深厚,希望能将这份责任与使命像接力棒一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始建于1959年的山西省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已从赵钊初来乍到时的10余名医生,发展成为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医疗团队:其中高中级职称专家达100名,有1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实践导师,以及12名研究生;成为了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精神康复、司法鉴定、慈善救助、医务社会工作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自成立以来,院党委精准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方位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深度融入医院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党建服务品牌化、党建活动多元化,促进党建与业务、党建与现代医院管理的深度融合。在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上持续发力,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凭借出色的党建工作,医院党组织多次荣获“厅直先进党组织”“省直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
赵钊(中)和同事在查病房。
作为一名医生,赵钊始终坚守在医疗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