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版:国际

美乌“外交大戏”滑稽上演欧洲能否重回谈判桌前

  •   随着美国和俄罗斯就乌克兰问题的谈判结束,未参与前期磋商的欧洲深陷焦虑。作为俄乌冲突的重要利益相关方,欧洲希望回到谈判桌前,在可能达成的和平协议中争取实质性话语权。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月28日访美期间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万斯举行会谈。三人在媒体前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美乌矿产协议未能如期签署。这是否给了欧洲重新入局的时间?欧洲能否回到俄乌冲突谈判桌前?
      美乌谈崩欧洲有何反应
      在美乌领导人谈崩后,欧洲多国政要和欧盟领导人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重申支持乌克兰。同时,欧洲也有不少质疑美国的声音。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3月1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美国所谓“以实力谋和平”的概念并不现实,斯洛伐克对此持保留态度,因为这只会成为俄乌冲突继续延宕的理由。
      爱沙尼亚议会外事委员会主席马尔科·米克尔松3月1日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昨天在美国总统办公室,在全世界面前上演的史无前例的外交大戏,即使是好莱坞最好的编剧也想不出来,它可能会作为西方盟友空间解体的开始而被载入史册。”
      芬兰广播公司3月1日评论说,发生争执后,特朗普本应建议泽连斯基继续进行闭门会谈,但他却选择当着记者的面不断斥责泽连斯基。实际上,这只是特朗普在为将乌克兰排除于俄乌冲突和平谈判之外寻找理由。美国此举已经严重违背了欧洲的价值观和信仰。特朗普的行为,正在为乌克兰的苦难揭开新的一章。
      据匈牙利媒体报道,匈牙利总理欧尔班3月1日敦促欧盟就乌克兰危机与俄罗斯展开直接谈判。他致信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说,欧盟内部在乌克兰问题上存在无法弥合的“战略分歧”,“我坚信,欧盟应该效仿美国,与俄罗斯就乌克兰停火和可持续和平进行直接讨论”。
      欧洲能否重回谈判桌前
      法国《费加罗报》日前报道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美期间,欧洲战略出现关键转向——从聚焦停火调解转为追求长期安全机制。有分析人士指出,欧洲目前最关心的是欧洲和乌克兰的长期安全如何获得保障,但各国却无法就具体安全保障机制达成共识。马克龙提出,可在“稳固且持久的和平协议”签署后向乌派遣一支欧洲维和部队,但这一设想即刻遭遇欧洲内部阻力。
      然而,美国对欧洲的安全承诺正在收紧。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明确表示,美国将不再“主要关注”欧洲安全,维护欧洲安全必须是北约欧洲成员国的责任。作为这种责任的一部分,欧洲必须承担未来向乌克兰提供的援助的绝大部分。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表示,“美俄若希望欧洲接受(和平)协议,就必须让乌克兰和欧洲参与谈判”,否则协议无法运作。她近期专程就乌克兰问题访美却遭冷遇,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以“日程冲突”为由取消会面。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并不关心欧盟诉求,一个不团结且在战略上依赖美国的欧洲,在谈判中掌握的筹码有限。
      过去几周以来,欧洲领导人开展密集的外交行动,希望在俄乌和谈中发出欧洲声音。法英领导人先后访美并就乌克兰和平方案与特朗普进行会谈;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三周年之际,欧洲多国政要组团访乌,重申对乌支持;马克龙两度召集跨区域协调会议,希望欧洲国家凝聚共识。
      欧盟理事会近日批准针对俄罗斯的第16轮制裁。此轮制裁恰逢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三周年节点,被视作欧洲对乌支持的象征性举措。但有观点认为,在制裁边际效应递减的背景下,此举能否让欧洲回到谈判桌前效果存疑。
      乌克兰是否还能加入北约
      作为俄乌冲突爆发的导火索之一,北约东扩议题在三年后继续成为和平谈判的焦点。乌克兰能否加入美国主导的北约,大西洋两岸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欧洲内部都无法达成一致。
      尽管英法领导人近日在访美时试图争取美国对乌安全承诺,特朗普却对此回避,仅表示“相信(俄总统)普京会遵守协议”。更令欧洲不安的是,特朗普明确否决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这事成不了。”
      北约东扩议题也在持续撕裂欧洲。波兰及波罗的海国家近日发表联合声明,坚定支持乌克兰“快速入约”;欧尔班则断言乌克兰“不会入约,只会成为缓冲区”;菲佐更是多次发出警告,认为此举将加剧欧洲动荡。有分析指出,欧美立场分歧与欧洲内部撕裂叠加,使乌克兰“入约”前景愈发渺茫。

    据新华社

      链新闻
      美记者问泽连斯基:“你为啥不穿西装?”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爆发争吵前,泽连斯基因为着装遭到了一名美国记者的质问。
      当会议开放记者提问时,保守派有线电视网络“真实美国之声”的首席白宫记者布莱恩·格伦提问泽连斯基:“你为什么不穿西装?”
      这还不算,该记者继续问道:“你有西装吗?很多美国人都对你不尊重这个职位的尊严感到不满。”“你为什么不穿西装?”格伦问道。“你是这个国家最高级别的官员,但你却拒绝穿西装。”“你有西装吗?”他继续说道。“很多美国人都对你不尊重这个职位的尊严感到不满。”
      英国广播公司写道,听到这个问题的泽连斯基首次表现出“疲惫和厌烦”。“等这场战争结束后,我会穿上一套服装的。”泽连斯基回答道,“或许会穿得像你这样,或许会更好些……也可能会更便宜些。”
      当时泽连斯基穿着一套修身工装和作战靴。过去在会见前总统拜登和国会议员以及在美国的其他场合时,他也经常选择类似的服装。
      值得注意的是,泽连斯基回答该问题时使用的“服装(costume)”一词具有“戏服”的意思,常用于指代演员、吉祥物的穿着。
      BBC报道指出,乌克兰语中“西装”一词也可以翻译为“kostyum”,该词的发音和“costume”相近,因此英国广播公司等外媒认为,泽连斯基的回答带有讽刺意味。
      BBC的文章甚至以《泽连斯基的着装选择如何引发了白宫争吵》为题。
      现场视频显示,当这一问题问出后,美国副总统万斯立刻大笑了起来,特朗普听到后也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容,坐在一旁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则一脸尴尬。
      也不少网友借此讽刺泽连斯基。“泽连斯基只有这一身戏服可以穿,他之前就是一个演员。”“泽连斯基的流浪汉装扮充分反映了他的领导能力。”“这家伙是个演员,他总是沉浸在角色之中,这只是他扮演的‘战时总统’角色的一部分。”
      还有网友认为泽连斯基不穿西装的行为确实体现了“不尊重”。
      为了回应外界的强烈反对,格伦于周六上午发表了一份长篇个人声明,表达了“对乌克兰人民的极大同情”,但继续斥责泽连斯基。
      他在帖子中表示,泽连斯基在与其他世界领导人会面时经常穿着的橄榄绿色军装表示尊重,但带有该国国徽的黑色战术毛衣却没有这种含义。
      格伦写道:“他再次以这样的穿着进入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最高职位,反映出他内心不仅是对我们国家、总统,而且是对美国公民的不尊重,而正是后者才使得乌克兰能够生存到现在。”

      据中国新闻社

      相关
      被“轰走”的泽连斯基团队几乎都“哭了”
      据环球网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当地时间3月1日讲述了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发生激烈争吵后,他告知当时“仍在争辩”的泽连斯基是时候离开白宫时的情景。
      CNN称,双方在媒体散去后回到各自单独的房间。华尔兹当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说,他、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其他高级官员当时“几乎一致建议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生那样的侮辱后,我们无法看到(事情)如何继续推进,任何进一步接触只会从这一刻开始倒退”。
      CNN表示,华尔兹随后被派去传达不再欢迎泽连斯基的消息。
      被问及泽连斯基是否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时,华尔兹说,“不,他没有。坦率地说,他的团队意识到了。他的大使和顾问几乎——我的意思是,他们几乎都流着泪,希望这件事能继续推进。但泽连斯基仍在争辩”。
      报道称,华尔兹告诉泽连斯基,“在这里,时间并不站在你这边。在战场上,时间不站在你这边。就世界局势而言,时间也不站在你这边,最重要的是,美国的援助和纳税人的容忍度不是无限的”。他补充说,泽连斯基“还没意识到这(特朗普)是镇上新上任的‘警长’。这是一位新总统,我们决心采取新的方式实现和平”。
      泽连斯基当日说,他不认为需要为当天早些时候在白宫面对媒体时与特朗普发生激烈争吵而向对方“道歉”。他说,乌方无论如何都会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和平谈判,但谈判的目标应该是实现“正义和持久的和平”,且乌克兰必须以非常强有力的地位出现在谈判桌上。
      贝森特表示这是泽连斯基总统有史以来最大的外交失误之一
      当地时间3月1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两次拒绝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
      贝森特表示,“这肯定是泽连斯基总统有史以来最大的外交失误之一”。
      贝森特解释称,泽连斯基在基辅的一次会议上告诉他,他不会签署一项用数十亿美元的美国援助资金换取乌克兰稀土和其他资源的矿产协议。贝森特表示,泽连斯基还拒绝与美国副总统万斯和国务卿鲁比奥达成协议。
      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面,双方紧张的交流导致多项原定议程被取消。
      多国“劝架”希望泽连斯基修复与特朗普关系
      当地时间3月1日,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白宫激烈争吵后,法国总理马克龙分别与二人通话,呼吁双方保持冷静并相互尊重。
      马克龙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强调,当前局势至关重要,两位领导人需冷静处事并相互尊重。泽连斯基向马克龙透露,乌克兰愿意恢复与美国的对话,包括讨论美乌矿产协议。特朗普通话中的表态未被披露。
      马克龙明确指出,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若选择“脱离接触”,不符合其自身利益,迫使基辅在缺乏安全保障下签署协议,将削弱美国对俄罗斯等国的威慑力。
      另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有消息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28日在白宫发生激烈争吵后,当天晚些时候,英国首相斯塔默曾致电泽连斯基,试图说服他返回白宫修复与特朗普的关系。
      报道称,当天晚些时候,斯塔默致电泽连斯基,试图说服他返回白宫,随后斯塔默又与特朗普通话,试图缓和紧张局势。然而,他的努力未能奏效,美方表示,在重新展开讨论之前,需要先平息情绪。
      当地时间3月1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生争吵是很不幸的,他已就此事与泽连斯基沟通,希望泽连斯基能好好思考如何重建与美国人及美国总统的关系,因为乌克兰、欧洲和美国需要共同前进。

      据中国新闻网

      泽连斯基抵达英国“求安慰”获20多亿英镑援助贷款
      乌总统称将拿“被冻结俄资产收益”还钱
      据新华社电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前脚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公开争吵而被下“逐客令”,后脚抵达英国,3月1日与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会晤,受到“热烈欢迎”。英方表示将继续“坚定支持”乌克兰,确认向乌方提供20多亿英镑援助贷款,而乌方将用遭西方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产生的收益偿还。
      泽连斯基1日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与斯塔默闭门会晤大约75分钟。前者抵达首相府门外时,受到等候在那里的民众欢呼,斯塔默上前迎接和拥抱。“唐宁街非常、非常欢迎您,”斯塔默说,英国“完全支持”乌克兰。
      会晤结束后,斯塔默送泽连斯基出门,两人再次拥抱。
      泽连斯基这次伦敦之行还有一项重要日程,即出席2日举行的欧洲国家领导人会议,会上将讨论乌克兰危机。
      访英前一天即2月28日,泽连斯基到访美国白宫,在媒体记者面前,与特朗普和美国副总统詹姆斯·戴维·万斯就乌克兰问题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原定的联合记者会取消,美乌矿产协议也未签订。按照美国媒体的报道,特朗普下了“逐客令”,取消了双方午餐会。视频画面显示,泽连斯基走出白宫时,仅有一名美方人员送至门口。他随后飞抵英国。
      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说,与斯塔默的会晤“重要且热烈”,讨论了“乌克兰及整个欧洲面临的挑战……以可靠的安全保障公正地结束这场战争”。
      英国首相府在会晤结束后发表声明说,英方致力于确保建立公正且持久的和平,以保障乌克兰的主权与安全,双方将在2日举行的欧洲领导人会议上继续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与乌克兰财政部长谢尔盖·马尔琴科1日以远程视频方式签署一份协议,由英方向乌方提供22.6亿英镑(约合207亿元人民币)贷款。
      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说,这笔贷款将用于乌克兰的武器生产,并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所产生收益偿还”。英方说,贷款分3年发放,每年7.52亿英镑,首笔贷款下周末提供。
      乌克兰危机2022年全面升级后,西方冻结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其中逾2000亿欧元资产在欧洲联盟境内,大部分存在总部位于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账户。
      俄方多次强调,根据国际法,西方政府对俄方资产的任何扣押都是“盗窃行径”,损害自身信用。
      欧洲和美国在俄乌冲突中都向乌克兰提供援助,而特朗普坚称美方吃了亏。他2月24日在白宫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会谈,称欧洲以贷款形式援助乌克兰,最终能“收回”,而美国不能。马克龙则反驳说,欧洲援乌资金总额中有60%是自掏腰包“支付”的,且欧洲援乌形式与美方相同,包括贷款、担保和赠款。
      马克龙当时说,欧盟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不是贷款抵押物,因为它不属于我们”。
      美乌双方原本商定在泽连斯基访美时双方签署协议,使美国获取乌克兰关键矿产资源的开采权,作为乌方对美国先前援助的回报,不料双方不欢而散,协议签署日期未定。这场争吵后,马克龙、斯塔默等欧洲国家领导人均发声支持泽连斯基。
      马克龙给美乌领导人“劝架”泽连斯基称愿签矿产协议
      据新华社电 法国总统办公室1日说,美乌领导人2月28日发生激烈争吵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已分别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交谈。马克龙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这两位领导人保持“冷静”。
      马克龙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将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白宫的争执描述为“一场出了问题的新闻发布会”。马克龙说,每个人都应该“恢复冷静、相互尊重”,“如此我们才能向前迈进”。
      马克龙表示,不相信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之间会出现裂痕。他认为,从长远来看,美国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支持乌克兰。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任何“脱离”行为都不符合美国利益。
      泽连斯基2月28日访美期间在白宫与特朗普、美国副总统万斯举行会谈。三人在媒体前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双方计划在会晤后召开的联合记者会被取消,美乌矿产协议未签署。
      泽连斯基随后在社交媒体平台X发文表示,感谢美国方面提供的所有支持。他写道,获得特朗普的支持至关重要,“他希望结束战争,但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和平”。
      泽连斯基还表示,“我们已准备好签署矿产协议”,那将是“迈向安全保障的第一步”。
      俄总统新闻秘书:不应期待俄美合作能快速取得成果
      据新华社电 据多家俄罗斯媒体2日报道,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日前表示,不应期待俄美合作能快速取得成果。
      据报道,佩斯科夫日前接受俄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方立场是首先解决乌克兰问题,然后再讨论经济合作。他说,现在确实有必要梳理可能开展合作的议题,但不应期待迅速取得成果。
      佩斯科夫说,美国新政府正迅速改变外交政策布局,其很大程度上与俄方立场契合。此前,联合国安理会表决一项涉及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时,俄美都投了赞成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联合国安理会2月24日举行乌克兰问题会议并通过决议,呼吁迅速结束冲突,实现持久和平。这份由美国提交的决议草案,当天在安理会表决中以10票赞成、0票反对、5票弃权的结果获得通过。英国、法国、丹麦、希腊和斯洛文尼亚5国投了弃权票。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8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6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4期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9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