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教育

高中双休政策引热议

各方观点碰撞 教育改革在摸索中前行

  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江苏省扬州市和南通市、湖南的长沙市、浙江的杭州市、山东的淄博市、河北的沧州市等多地教育局均发布新规,高一、高二年级推行周末双休制度,高中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在周六、周日进行补课。这一消息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这一政策作为对国家“双减”政策的有力呼应,旨在为高中学生打造更宽松的学习环境,推动他们在身心和综合素质上的全面成长。目前,虽然我省教育部门并未发布该项政策,但家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对此也有不少话想说。
  A 学生:
  渴望休息与担忧学业矛盾突出
  记者走访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实验中学和太原市徐沟中学后了解到,师生们均表示目前尚未接到双休政策相关通知。不少学生对双休满怀期待,他们长期在忙碌的学习环境下,渴望更多的休息时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小梅语气中带着憧憬:“每天从早自习到晚自习,精神高度紧张,学习压力特别大。要是能有完整周末休息,我打算把之前积累的难题好好梳理,查缺补漏,下一周学习肯定更有效率,状态也能调整得更好。”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双休不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调整学习节奏、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机会。
  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三学生小王则利用周末参加了科技创新社团,他表示:“周末休息不仅放松了身心,还能利用时间拓展知识面,对高考也有帮助。”太原市徐沟中学一名高二寄宿生同样渴望双休:“目前两周才能回一次家,平时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都像在打仗。要是能双休,我每周都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顿热乎饭,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
  然而,也有学生对此心存顾虑。山西省实验中学长期实行高一高二周六上午上课、下午休息,周日白天休息、晚上有晚自习的作息安排,还积极开展模拟联合国、科技创新社、文学社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部分学生表示,若实行双休,再加上丰富的学校活动,或许会影响学习。一位参与模拟联合国社团和多个学科竞赛的高二学生有点担心:“现在学习任务就多得忙不过来,每天光完成作业和复习就要到很晚。要是空闲增多,学习时间根本不够用,真担心成绩下滑,到时候高考成绩受影响。”在学生群体中,渴望休息与担忧学业的矛盾十分突出,他们在享受双休带来的轻松和追求学业成绩之间难以抉择。
B 家长:
  态度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在家长群体中,态度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一部分家长对双休政策十分支持,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学生小郭的妈妈感慨万分:“孩子之前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10点才回家,周末还得插空去补习,回到家累得话都不想说,看着她疲惫的样子,我们做家长的心疼极了。如果真有双休政策,孩子能好好休息,调整状态,我们也跟着安心,亲子关系说不定也能更融洽,一家人能有更多时间相处交流。”这些家长深知孩子在长期高强度学习下的疲惫,希望双休能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忧心忡忡,不太赞同双休。这些家长担心,双休一来,孩子们可能会“放羊”,难以自律学习。一位徐沟中学学生家长言辞中含着焦虑:“高中学习争分夺秒,我家孩子两周回一次家,本身就没多少时间学习,双休了万一他松懈下来,成绩肯定受影响。高考竞争这么激烈,孩子一旦落后,就可能与好大学失之交臂,这可关乎他的未来啊。”这种担忧广泛存在于家长群体中,反映出他们对孩子学业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未来升学的深切焦虑。
  家长们在孩子的休息与学业之间摇摆不定,既心疼孩子的辛苦,又害怕孩子在升学竞争中掉队。
  C 老师:
  需要调整教学和管理方法
  教育工作者们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山西省实验中学一位有着多年高中班主任教学经验的王老师说:“有些学生本身学习积极性就不高,双休没人督促,很可能就彻底放松了,返校后收心都难,学习成绩肯定会受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合理休息对学生的成长也很重要,我们作为老师,也得探索新的教学和管理方法。”老师们一方面担心学生在双休期间缺乏自律,荒废学业;另一方面也明白休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和管理方法,以适应双休政策的实施。比如,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引导学生在双休期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等。同时,老师们也希望教育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多元化,不再仅仅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 政策推行面临挑战与困境
  其实,关于“取消晚自习”“周末实施双休“的说法早有提出。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文件中提到:学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应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作好衔接;晚自习不纳入课后服务范围;课后服务必须遵循学生自愿参加原则;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刷题备考、集体补课等。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段子,也反映出政策推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有观点说:“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早就有建议,只是大家不去执行,能有啥办法。”这一无奈的表达,从侧面反映出政策落实的难度。
  看似调侃的观点,实际上反映出高中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在当前以升学率为重要衡量指标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学校在执行政策时有所顾虑,家长们在支持孩子休息的同时,也难以摆脱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担忧。双休政策的推行,是教育理念从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的重大转变。虽然在初期面临教学安排调整、家长观念转变、学生自律性培养等诸多挑战,但随着各方逐步理解与适应,有望为学生创造更有利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8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6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4期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9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