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怀仁市矿业街上各家制作糖干炉的店铺格外忙碌,店外大排长龙,店内顾客络绎不绝,加工区的烤箱也一直没闲着。整条街香气扑鼻,年的味道在这座北方小城里,似乎还未完全散去,它与糖干炉的香气交织在一起,一幅温馨又热闹的画面呈现在眼前。与此同时,新式龙头花馍也深受大家欢迎。
“二月二,龙抬头。”过两天,就是农历二月初二,在怀仁每年有“引钱龙”习俗,是用豆腐、青葱、糖干炉、麻花、鸡蛋、钱币等摆成龙的造型,寓意人们祈盼来年风调雨顺、生活美满。市民王琳说:“每年都摆,当地人对传统节日很重视,今天特意多买点,孩子们都爱吃。”
在怀仁,农历二月初二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当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会“引钱龙”,糖干炉作为摆“钱龙”的必备品,每年这个时间销量都很旺。魏师傅糖干炉店的店主魏秀梅告诉记者,连日来,每天都会做3000多个糖干炉,是平时销量的一倍。作为资深糕点师傅,这几天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除了糖干炉,他们家还特意加工一些麻花,让顾客进店能一站式买到摆“钱龙”的传统糕点。
这种习俗不仅是怀仁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多年来,糖干炉与二月二,仿佛也是怀仁这座城市的两张名片,它们共同展示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风情。
“糖干炉是美食,更是家乡记忆。”山西晚报记者又来到老管家糖干炉店,店主李建国和工作人员忙着装袋、打包。“我们都是当天烤、当天发货。不少在外地的怀仁人,都爱吃这口,二月二这几天线下卖得好,网上的订单也会剧增,是平时的三四倍。”
传统美食销售旺,新式龙头花馍也深受市民欢迎。“馒福磊”花样馍的张磊近几天接到10多个订单,他家二月二主题花馍有“引钱龙”和“龙腾四海”两款造型,颜色使用的是水果、蔬菜、红米等天然材料,因为从发酵、揉面、捏花到蒸制,制作花馍的工序每一步又都讲究精细,所以制作时间较长。
“有时候一天只能做出一个,为了赶订单,最近经常做到凌晨。顾客来订购也是为了图个好意头,日子蒸蒸日上,生活顺风顺水。”
在怀仁,不论是热气腾腾的糖干炉,还是栩栩如生的龙头花馍,节日美食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承、记忆的延续,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
山西晚报记者 刘俊卿 通讯员 王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