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社会直通车

忻州市代县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桂珍入选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

47载,她是村民的好医生好老师好党员

  •   3月4日,中宣部命名的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揭晓,忻州市代县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桂珍光荣入选。
      山西晚报记者采访刘桂珍时了解到,这位扎根大山的女性,当乡村医生47年、代课教师29年、村支书29年、村主任22年,是群众交口称赞的脱贫攻坚领头雁、治病救人好医生、教书育人好老师、扎根基层好党员,她用羸弱的肩头扛起脱贫重任,以瘦小的身躯书写出不凡人生。
      赤脚医生 为民服务的起点
      段家湾村位于恒山脚下,地理位置偏僻。20世纪70年代,村里缺医少药,乡亲们看病只能到几十里外的部队医院或县医院。1977年,县里进行赤脚医生培训,给了段家湾一个名额,村里推荐了刚刚高中毕业的刘桂珍。对此,她的父亲说:“山里人看病要翻三座梁,你是全村唯一的高中生,你不学谁学?”“我当时想如果自己考上学校走了乡亲们咋办?”刘桂珍回忆说,她后来在卫生班完成培训,1978年开始了行医生涯,成了那片山区唯一的赤脚医生。
      刘桂珍的抉择,让段家湾村结束了无医的历史。通过自学、请教,刘桂珍学会了打针、输液、针灸、理疗,成了村民信任的“全能医生”。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只要村民需要,刘桂珍都会第一时间赶到。
      47载行医生涯,刘桂珍守护着段家湾周围几个村的村民健康。如今,她的药箱常备贫困患者的“救命药”。对于老年人看病刘桂珍不收钱,村民用药也是按进价收费,有些家庭困难的村民一时拿不出钱来,她干脆就免去费用。
      1988年,村里的学校没有教师,刘桂珍又接过担子,当起了代课教师,教小学所有的课程。白天,刘桂珍按年级给学生上课,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2017年下半年,村里的小学合并到乡镇学校,刘桂珍才卸下代课教师的担子。29年间,段家湾小学没有一个学生辍学,成绩在全乡名列前茅,全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和小学毕业生的合格率达98%以上。
      默默奉献 舍小家为大家
      段家湾村地处两山夹一河的峡谷地带,过去遇到山洪暴发,村民石头加土木结构的房子,不是被洪水冲出深坑,就是被山上的石头砸断房梁。每逢雨季,刘桂珍晚上根本不敢睡觉,常常撑一把伞,在村前公路边察看汛情。雨一直下,她就蹲在雨地里守着。
      2006年7月,一场大雨引发山洪,导致段家湾村众多老人与孩童被困于家中,在此危急时刻,刘桂珍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冒着大雨冲出门去,挨家挨户指挥村民撤离,全力引导他们前往安全地带。直至确认所有村民均已安全撤离后,她才惊觉自己家中的老父亲和小女儿尚未撤出。刘桂珍心急如焚,拼尽全力往家奔去。彼时,屋内积水已深至即将没过她的膝盖,她的父亲和小女儿正蜷缩在桌子上,处境艰难。见此情景,刘桂珍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2012年段家湾村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了带动村民积极性,刘桂珍率先拿出辛辛苦苦积攒的8万元,又借了4万元,购入县城移民小区楼房一套。由于放不下村里的工作和乡亲们,她一直没有到县城居住,楼房常年空置,她表示只要有一户村民没搬走自己就不走,愿坚守到最后。在刘桂珍的带动下,段家湾村13户村民也积极响应县里号召,先后在移民小区购买住宅。
      虽说很多村民易地扶贫搬迁,新地方都有组织提供帮助,可老街坊们习惯了刘桂珍帮忙,开证明、办医保、人口普查、看病等都得找她。刘桂珍也乐此不疲,哪里需要往哪里跑。有人问她,63岁的人了,为啥让自己这么累?刘桂珍说,她忘不了乡亲们的好。她的老父亲下葬时,搬迁进城的20多位乡亲都来送别;卖苗木起树的时候,认识不认识的都来帮忙……
      一切为了村民有好日子过
      段家湾村地处峪河深处,自然条件恶劣,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1996年,段家湾村“两委”换届,边治病、边育人的刘桂珍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又当选村委会主任,担子越来越重,但刘桂珍从不退缩。
      “抬头看大山、低头见石头”的段家湾村,地下无资源,当时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村民长期经济来源单一,生活比较贫困。刘桂珍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及村民代表多次开会讨论,分析研究村里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和比较优势,决定发动群众在河滩地搞油松育苗。刘桂珍先在自家的三分河滩地里试验,到了第三年,三分地的树苗卖了7.5万元。
      在刘桂珍的带动下,不少乡亲们跟着种起了树苗。刘桂珍也当起了技术指导员,给村民传授育苗技术;挨家挨户落实育苗面积,还垫钱送苗。刘桂珍的辛苦没白费,村民收入节节攀升,2017年段家湾村整村脱贫。2018年,刘桂珍牵头成立种植苗木合作社,让段家湾村育苗产业越来越红火,还带动邻村共同发展。到2019年,有17户进县城住上了楼房,13户有了小轿车,还有25位70岁以上老人在村里实现老有所养。
      “我的根在段家湾,我的心愿就是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谈到未来的打算,刘桂珍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段家湾村青山绿水,夏季纳凉,秋赏红叶,可漂流野营,可休闲度假,是一个发展生态旅游的好地方。2025年初,段家湾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及村民代表多次开会讨论,决定打造农家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段家湾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正阔步前进。

      山西晚报记者 梁成虎 实习生 陈乐芬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05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3-03期

    • 第2025-02-28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6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4期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