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孝义市文化和旅游局
项目负责人:段双龙
随着历史的演进,墓葬制度、丧葬观念等都在不断演变。这里,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春秋至东汉初年的墓群,墓地延续时间之长,发掘墓葬数量之多,为近年来少有。其墓葬形制多样,出土器物丰富,基本勾勒出了吕梁山东麓东周至两汉时期墓葬形制、器用制度等葬制葬俗的演变过程。
它,就是吕梁市孝义市西关东周及两汉墓地。
该墓地位于吕梁市孝义市东部,中阳楼街道西关村北,南距汾河支流文峪河的支流孝河约1公里,地处吕梁山东麓山前冲积平原区。202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孝义市文化和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关村安置房建设区域内的古代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春秋晚期至东汉初年墓葬共计300余座,出土铜器、陶器、铁器、玉石器等各类器物共计2700余件,对研究晋文化的北进与发展变化及人群、社会与历史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为研究汉文化的形成,也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从东周到两汉,揭秘数千年前的古墓群
“墓葬形制分为竖穴墓和洞室墓两种,此次发掘的墓葬横跨两个时期,涵盖这两种不同的形制。”吕梁市孝义市西关东周及两汉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段双龙介绍,为配合西关村安置房项目建设,在前期调查、勘探工作的基础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8月,联合考古队共发掘148座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墓葬,这些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152座西汉至东汉初年墓葬,这些墓葬则多为带竖井式墓道的土洞墓。
段双龙介绍,吕梁市孝义市西关东周及两汉墓地墓葬形制多样、出土器物丰富,对于研究晋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全面展现了该地区东周、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生动演绎了汉文化形成的历史图景。其中,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墓葬的形制多口底同大,四壁规整,少数口略大底略小。葬具为一椁双棺或一棺一椁,墓主人骨保存较好,葬式均为仰身直肢,头多向北,其次向东。随葬器物组合多为鬲盆罐、鬲豆罐、鬲豆壶以及鼎豆壶或加盘、匜等,这些随葬器物承载着当时诸多密码,有代表礼制的仿铜陶礼器以及日用陶器,折射出相应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生活气息。西汉至东汉初年墓葬形制多样,有竖穴土坑墓、竖井墓道土洞墓、长斜坡墓道土洞墓。其中,带竖井式墓道的土洞墓,墓道多位于墓室西部,其次位于墓室南部。葬具为一棺一椁或单棺,人骨保存较好,墓主人葬式均为仰身直肢。随葬器物方面,出土有铜礼器、仿铜陶礼器以及日用陶器等。其中,铜器有铜鼎、铜钫、铜釜、铜甑、铜勺、铜扁壶、铜鐎壶、连弧纹铜镜、蟠螭纹铜镜、草叶纹铜镜以及半两、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铜钱,陶器有陶鼎、陶盒、陶壶、陶罐、陶灶等。这些铜陶礼器组合数量与墓主身份等级、家庭背景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墓地特征明显,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吕梁市孝义市西关东周及两汉墓地,镶嵌在吕梁山东麓,特征明显,墓地时代跨度大,延续时间长。东周、两汉各时期内墓葬规划有序,排列整齐,墓地的延续使用存在间歇期。东周墓葬由西北向东南延续,汉墓的分布存在小聚群的情况。每一座墓葬都承载着墓主人的过往,诉说着当时社会生活形态,更表达着死者对于“后事”命运的安排与延续。墓葬规格、形制、随葬品等的差异,与当时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或精美贵重、或简单朴素。
墓地所在地在春秋时期为瓜衍县,曾经为晋国范氏采邑,战国时期为兹氏县,曾为赵国重要城邑。该时期墓地墓主人应以当地的普通平民为主,个别为低等级的贵族。文化面貌上,基本上为典型晋文化传统,由于时间延续的有限性,区域文化特征尚不强烈,更加复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尚未凸显。秦置兹氏县,属太原郡,西汉因之,该时期墓主人应为当地的普通平民为主,个别为较高等级的官吏。文化面貌上,是典型汉文化,但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汉化过程趋缓慢。直至东汉早期,依然为土洞墓,没有盛行中原地区流行的墓葬形制及墓室结构。
吕梁市孝义市西关东周及两汉墓地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春秋晚期至东汉初年的墓地,墓地延续时间长,墓葬形制多样、出土器物丰富,虽有缺环,但是结合以往考古发掘材料,基本勾勒出了晋中地区东周至两汉时期墓葬形制、器用制度等葬制葬俗的演变过程。
段双龙介绍,在这个墓地,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墓葬制度由周制到汉制的转变,丧葬观念由重“礼”到重“俗”的转变,夫妻合葬由异穴合葬到同穴合葬的转变,墓葬结构由竖穴墓到洞室墓的转变,随葬器物由仿铜陶礼器到模型生活明器的转变。充分体现了东周至秦汉时期丧葬制度和墓葬结构在整个古代墓葬发展史上的继承、创新及融合发展。全面展现了该地区东周、秦汉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生动演绎了汉文化形成的区域历史图景。同时,也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及包容性。
多部门联合考古,构建山西考古新范式
“2024年度对吕梁市孝义市西关东周及两汉墓地遗址的发掘,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更多有价值的遗存被发现,更在于这次考古发掘工作,也是山西考古省、市、县联合考古的典型成功案例。”段双龙介绍,参加2024年度吕梁市孝义市西关东周及两汉墓地考古工作的团队,包含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孝义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在工作开展前期充分协调、科学部署的基础上,各单位在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力量,协同一体高效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具体到考古发掘工作中,各单位每一位参与人员勤勉负责,高质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探方发掘,遗迹现象确认、打破关系处理、墓葬清理、图文记录以及后勤保障等各项繁杂而又细碎的工作。
吕梁市孝义市西关东周及两汉墓地考古,是新形势下省、市、县联合考古的新模板,也创造了新时代山西考古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山西晚报记者 孙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