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佳 实习生 罗凤梅)3月11日,“2025年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培训暨基层公共就业人员培训班”在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开班。来自各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近百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参加了培训。自此,全市强化基层就业服务工作的帷幕拉开,预计将有2000余名从事基层就业服务的工作人员接受全方位的培训。
2024年,太原市成功入选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城市。由太原市人社局主办、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承办的系列培训活动,是太原市加强基层就业服务队伍建设,提升技能就业、保障公平就业、推动稳定就业、促进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此次培训内容紧贴基层就业实际,对就业补贴、创业扶持、失业保障等相关政策进行详细解读,确保劳动保障协理员能够精准把握政策内涵。为提升基层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班开设了涵盖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职业介绍与推荐等一系列丰富课程,并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分析与模拟操作演练,让学员熟练掌握业务流程与工作技巧。针对基层工作中常见的难题,如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劳动关系协调等,邀请业内资深专家进行经验分享与问题答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培训强调了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在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对信息化运用平台中涉及基层业务的功能模块,如就业信息发布、求职招聘信息管理、就业补贴申报系统等进行现场操作演示与实践练习。这不仅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平台的操作熟练度,更为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为就业服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方式方法。”万柏林区虎胜街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杨艳丽说,“本次培训让我更好地认识了AI,学会如何将AI运用到就业服务中,搭建好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双向奔赴的桥梁”。
零工市场作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灵活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正在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对零工市场工作人员的能力培训也被纳入此次培训的范围。3月15日起,太原市将陆续举办零工市场工作人员培训班,讲解相关政策,分析发展方向,交流工作经验,并针对正在积极构建的“1+3+N”太原就业信息平台矩阵中涉及零工市场的部分,进行详细的操作演示与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