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一组数据引发热议:中国城镇宠物数量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淘宝发布的《三大养宠趋势关键词》与上海两会“宠物友好”提案相继刷屏。如今,宠物的陪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毛孩子”们是陪伴,亦是亲密关系的纽带。本期,山西晚报记者围绕这个有趣的话题,探查省城学生与宠物的美好情缘。
A 宠物是成长的陪伴
太原市山水城小学五年级杨焯翔有个特别的伙伴——一只牛蛙。这只牛蛙可不是一般的宠物,它为杨焯翔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别样的色彩。杨焯翔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看他的牛蛙,给它喂食、清理蛙缸。在照顾牛蛙的过程中,杨焯翔逐渐学会了观察牛蛙的生活习性,了解它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他知道牛蛙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特意在蛙缸里布置了合适的环境;他清楚牛蛙的食物偏好,就精心挑选适合它的饲料。这种对宠物的悉心照料,不仅培养了杨焯翔的耐心和细心,更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与责任的重量。
太原市青年路小学四年级张可曈有一只蜥蜴,她觉得这只蜥蜴堪称她写作业时的“监督员”。每当张可曈坐在书桌前准备写作业,蜥蜴就会安静地趴在一旁,似乎在专注地“监督”着她。有一次,张可曈写作业时有些分心,眼神开始游离,这时蜥蜴突然动了一下,引起了她的注意,仿佛在提醒她要认真学习。张可曈立刻回过神来,重新专注于作业。在与蜥蜴的相处中,张可曈学会了自我约束,明白了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保持专注。为了让蜥蜴健康成长,张可曈主动查阅资料,了解蜥蜴的饮食、生活环境等知识,这也拓宽了她的知识面。
在如今的校园中,像杨焯翔和张可曈这样拥有宠物伙伴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宠物们以各种方式融入孩子们的生活,成为他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杨焯翔妈妈说:“宠物不仅是孩子课余时间的玩伴,更是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时,最忠诚的倾听者和陪伴者。”
宠物的存在,让孩子们的童年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他们在与宠物的互动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成长经验。
B 宠物是人生的“老师”
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三年级学生石佳琰是一个“宠物重度爱好者”,由于爸爸从小也喜欢宠物,家里一度成为“动物园”。乌龟、兔子、鹦鹉、猫咪、金鱼、金丝熊……都曾是家里的“常驻嘉宾”。他曾在自己的作文里写道:“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动物园园长,可以照顾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让人类和自然和平相处”。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在爸爸这个动物爱好者的影响下,全家都喜欢小动物。从动物挑选到照顾,石佳琰参与到了它们的每个成长瞬间。“家里有小宠物和孩子一起长大是很棒的事情,它们是孩子忠诚而重要的玩伴。孩子们能在养宠物的同时,培养耐心和细心。”谈及养宠物对孩子的影响,妈妈张婧表示,由于当下社会孩子们的玩伴有限,养宠物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去年过年时,孩子饲养的金丝熊走完了自己的“熊生”。当时石佳琰沉默地看着笼子,心里难过极了。爸爸石昊川坦言:“从养宠物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告诉他,死亡是以后不可避免会经历的事情,其实提前经历这些也未尝不是好事。孩子们一直生长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面对宠物的去世,能让他们感知到对生命的敬畏,借此可以学会对自己情绪的调节。”
其实父母和孩子的旅程,也是不断“告别”的过程。“我相信有一天,石佳琰和妹妹也会飞往自己的天空。”张婧感慨道,“在和孩子一起养宠物的过程中,我也开始深刻地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毛孩子们’也是我们的‘人生老师’。”
C 养宠物也可以让学习更高效
就读于太原市迎泽区双西小学三年级的田翊泽已经过了上“一猫一狗”的幸福生活。2024年国庆,妈妈终于带回了一只蓝猫和一只雪纳瑞狗。“我一直特别想养它们,感谢妈妈帮我实现了愿望。”田翊泽告诉记者。当问到是否会因为陪伴宠物而影响学习时,田翊泽说并不会:“我会控制好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在高效完成作业后,我就能和它们一起玩耍了。”
看似宽松的“宠物自由”背后,其实还隐藏着妈妈的用心。妈妈吴芳告诉记者:“其实养宠物有很多益处。首先,能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自从带回家,孩子们对它们很上心。他们也在渐渐照顾宠物的过程中,理解了我照顾他们的不易,并产生了照顾弱小的意识。其次,养宠物可以让孩子们调节学习节奏,反而让学习效率更高。比如我们约定好50分钟写完作业,就可以和猫狗玩耍,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每天放学后的遛狗环节,还可以让孩子们多多享受户外的阳光。”
D 老师调查发现 有宠物的家庭占比其实挺高
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路小学班主任白老师表示,在二年级的时候,就让同学们通过“我和我的小动物”进行过主题作业活动。作业细化到让孩子们说出养小动物的理由、规划,并尝试说服家长。
“当时全班40多位同学,有20多位家里已经养了小动物,乌龟、兔子、金鱼、猫、狗比较多,还有养仓鼠、鹦鹉、蜥蜴的。”白老师回忆道。不过,白老师发现,对于宠物,有的家长表示支持,也有家长找了很多理由婉拒。她坦言:“比如觉得家里空间不够大,牵扯的精力太大,没有成熟的条件接纳一个新生命等。一位家长曾向我反映,家里有4只鹦鹉、一群孔雀鱼。都是由家长照料,孩子只是负责欣赏。”
那么,如何正确建立孩子和宠物的关系呢?太原市儿童心理咨询专家廖琴建议:“首先,要培养责任心。部分独生子女失去了成为别人哥哥或姐姐的机会,而照顾一个宠物能让孩子获得别样的责任心和锻炼。为了不饿着宠物,孩子们会早早起床喂食,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宠物,俨然成了小大人。这是因为,虽然孩子在大人眼里是弱小的,需要呵护,但是,当有更弱小的生命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时,孩子就变得强大了,这是责任心培养的最佳时机。其次,要引导孩子学会尊重生命。在照顾宠物的时候,一开始,孩子并不懂得什么是生命,可能因为好奇而不断地骚扰宠物,可能导致宠物生病甚至死亡。这时就需要父母的耐心解释,孩子就会明白,原来生命是很脆弱的,需要细心呵护,更需要尊重。”
当然,在收养宠物阶段,廖老师也给出了有创意性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更持久地陪伴宠物。“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列一个养宠工作清单,比如养猫可以这样列:喂食、猫盆添水、清理猫窝、清洗猫咪毛巾、如厕训练、生病了要喂药……哪些是每天必做的,哪些是一周一次的,帮助孩子对照顾宠物有个具体的认识,让孩子判断是否能胜任。同时,家长在养宠物时给孩子设置一些仪式感。例如:举行欢迎仪式,全家人给宠物过生日,让孩子承诺每天陪宠物玩的时间,并落实在一个小的签约仪式上。”廖老师表示。
山西晚报记者 田晓瑛